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法律論文 > 法律適用論文 >

論見義勇為者損失的民事救濟

發(fā)布時間:2021-09-05 10:13
  見義勇為行為,民法領(lǐng)域沒有將其作為一個獨立的法律概念予以界定。而《民法通則》第109條規(guī)定:“因防止、制止國家的、集體的財產(chǎn)或者他人的財產(chǎn)人身遭受侵害而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quán)人承擔賠償責任,受益人也可以適當補償!贝藯l文是針對見義勇為行為的,并形成了以《通則》109條為中心,以《意見》第142條以及《解釋》第15條為補充的救濟體系。此救濟理論主要運用公平原則,認為見義勇為者的損失由侵權(quán)人承擔,侵權(quán)人不能確定或者侵權(quán)人沒有承擔能力的由受益人適當補償。對于以此為中心對見義勇為行為進行調(diào)整和救濟存在頗多爭議。一切爭議的起點都源于法律概念的缺失,因此本文從見義勇為的民法界定入手,在理清概念的基礎(chǔ)上,討論見義勇為的定性和定損問題,希望能夠找到更加合理的補償機制。在本文中,筆者運用了案例法、比較分析法等法學研究方法,闡述了見義勇為者損失救濟相關(guān)理論以及完善建議。文章由導言、正文和結(jié)語三部分組成,正文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見義勇為行為的定義。由于民法上并沒有將見義勇為作為獨立的法律概念予以準確的界定。因此,文章主要是通過對一些地方性條例中見義勇為行為界定的研究,并運用抽象概念加具體列舉的方式,探... 

【文章來源】:華東政法大學上海市

【文章頁數(shù)】:4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導言
    一、 研究背景及意義
    二、 文獻綜述
第一章 見義勇為概念的界定
    第一節(jié) 見義勇為概念
        一、 地方性法規(guī)對見義勇為概念的界定
        二、 概念界定上存在的缺陷
        三、 小結(jié)
    第二節(jié) 見義勇為與無因管理的關(guān)系
        一、 見義勇為的特征與構(gòu)成要件
        二、 無因管理的概念、特征及構(gòu)成要件
        三、 見義勇為與無因管理的共同點
        四、 見義勇為與無因管理的區(qū)別
        五、 小結(jié)
    第三節(jié) 見義勇為與正當防衛(wèi)、緊急避險的關(guān)系
第二章 見義勇為行為的性質(zhì)
    一、 無因管理說
    二、 侵權(quán)責任說
    三、 制止侵害說
    四、 行政協(xié)助說
    五、 小結(jié)
第三章 見義勇為者損失的民事救濟
    第一節(jié) 見義勇為行為致?lián)p的法律適用問題
        一、 無侵害人的危難救助行為引致?lián)p害的法律救濟
        二、 有侵害人的制止侵害行為引致?lián)p害的法律救濟
    第二節(jié) 見義勇為者損失的民事請求權(quán)
        一、 公平責任說
        二、 侵權(quán)行為之債說
        三、 無因管理之債說
        四、 小結(jié)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法律論域下“見義勇為”概念的厘立[J]. 鄭麗清.  廣西社會科學. 2011(04)
[2]見義勇為者利益保護的民法分析[J]. 潘芝雯,黃本蓮.  行政與法. 2010(07)
[3]見義勇為的認定與保障機制[J]. 張素鳳,趙琰琳.  法學雜志. 2010(03)
[4]對見義勇為的損害賠償在適用民事法律規(guī)范上的思考[J]. 楊文君.  四川工程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 2009(04)
[5]對見義勇為受損者加強公法救濟之思考[J]. 張李,徐小平.  云南行政學院學報. 2007(03)
[6]見義勇為立法與學說之反思——以《民法通則》第109條為中心[J]. 曾大鵬.  法學論壇. 2007(02)
[7]我國見義勇為法律救濟機制的檢討與完善[J]. 陳方秀.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05)
[8]見義勇為行為受益人的民事補償原則探析[J]. 馬新文.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06(05)
[9]對見義勇為人員的保護及立法思考[J]. 李旭東,汪力.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 2006(03)



本文編號:338516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lvtiaokuanjiedu/338516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dbc7b***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