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上古時期為政原則與禮治觀念的施教——以周公、申叔時和孔子為中心
發(fā)布時間:2017-08-19 11:13
本文關(guān)鍵詞:論上古時期為政原則與禮治觀念的施教——以周公、申叔時和孔子為中心
【摘要】:西周初年,周公著眼于政治統(tǒng)治的需要,從夏商周三代更迭的歷史出發(fā),對西周貴族及殷商遺民等予以訓誡,強調(diào)行德政、修君德、明禮制。春秋中期,楚國大夫申叔時立足于治國理政的需要對楚太子進行教育,闡發(fā)了歷史文獻在修身治世方面的意義,其旨趣重在德教。春秋末期,孔子創(chuàng)辦私學,將教育普及到社會層面。他以六經(jīng)為教,或講述先王治國之道,或寄寓自己的政治主張,要在德政禮治。三人時代不同,身份各異,然明德重禮的思想一脈相承,激發(fā)后人深深的歷史思考。
【作者單位】: 山東師范大學歷史與社會發(fā)展學院;
【關(guān)鍵詞】: 德政 禮治 周公 申叔時 孔子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中國古代史學批評研究”(項目編號:15JJD770004) 山東師范大學青年教師科研項目“先秦史學批評研究”(項目編號:13SQR025)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D929
【正文快照】: 治國理政,是人類文明史上永遠值得思考的一個課題。在中國的上古時期,周公、申叔時和孔子以不同的身份、從不同的角度對此問題予以關(guān)注,并以施教的形式予以闡發(fā),其中有些共通的認識與思想,給后人留下深刻的啟示。一、周公:以史為鑒明德慎罰周公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與思想家,
本文編號:70038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lilunwen/700389.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