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三段論建構的困境
發(fā)布時間:2022-08-08 15:22
司法三段論分為三個部分,即兩個前提和一個結論。而我們現(xiàn)今流行的三段論并不是真正的亞里士多德式的三段論,亞里士多德式的三段論有完全的三段論與不完全的三段論之分,完全的三段論是公理,而且完全的三段論不是推論式,而是一個合取式。在司法三段論的運用中,我們的教學和司法考試的三段論運用都是確定的運用,也即前提已經(jīng)確定了的運用,這樣的運用不能拓展我們的認識,而司法實踐和社會生活中的三段論的運用卻要復雜得多,前提都是還沒有確定的。人們需要去建構前提,在建構的過程中,涉及到對法律規(guī)范和生活事實的理解與解釋,人們在理解與解釋時,需要運用解釋的方法,但是方法卻不能保證達致真理。而且,人們在選擇各種方法時,是基于法律結果來進行選擇的,而此種結果類似于設證與前見,因為此種結果是一種預先裁判,與理解的前見相同。而由于前見在各個個人那里可能會不同,那么,人們的理解也就會不同,那么法律的統(tǒng)一性就將遭到破壞。對此,就得對前見的生成結構進行分析。前見并不確定的導致理解的不同,但也不是確定的導致理解的相同,在前見的結構里,有共同性的地方。同時,理解存在普遍循環(huán)的理解,而由此直接導致司法三段論前提建構中的循環(huán)建構和法律與事...
【文章頁數(shù)】:6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選題背景及意義
1.2 國內(nèi)外文獻綜述
1.3 研究的主要內(nèi)容和思路
第2章 司法三段論概說
2.1 傳統(tǒng)三段論
2.2 亞里士多德式的三段論
2.3 司法三段論及其建構困境概說
第3章 司法三段論前提建構中的法律解釋
3.1 法律解釋的困境
3.1.1 解釋方法的困境
3.1.2 解釋方法排序的困境
3.2 從結果出發(fā)的法律方法選擇
3.2.1 從結果出發(fā)的法律解釋過程
3.2.2 從結果出發(fā)的突破
3.2.3 從結果出發(fā)的危險境地
3.3 結果的合理性
3.3.1 結果與設證
3.3.2 結果與前見
3.4 前見的合理性
3.4.1 本質(zhì)直觀中的前見
3.4.2 領會的前理解結構
3.4.3 理解的歷史性
第4章 司法三段論前提的循環(huán)建構與法律判決
4.1 前提建構之前的公正程序
4.2 前提之間的建構
4.2.1 法律問題與事實問題的界分
4.2.2 前提之間的循環(huán)建構
4.3 循環(huán)建構中的法官前見
4.3.1 循環(huán)理解的普遍性和難題
4.3.2 法官前見在循環(huán)建構中的作用
4.4 法律判決的形成
4.4.1 休漠難題及法律推論所受到的詰難
4.4.2 法律對事實的涵攝
4.4.3 法律與事實間的演繹和歸納以及類推
4.4.4 法律與事實間的等置和類型以及事物本質(zhì)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A(攻讀學位期間所發(fā)表的論文)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人民法庭法官的司法過程與司法技術——全國32個先進人民法庭的實證分析[J]. 高其才,黃宇寧,趙小蜂. 法制與社會發(fā)展. 2007(02)
[2]案件事實的形成及其法律判斷[J]. 劉治斌. 法制與社會發(fā)展. 2007(02)
[3]司法裁判中法律事實與法律規(guī)范的關系[J]. 楊建軍. 法制與社會發(fā)展. 2007(02)
[4]類比法律推理的性質(zhì)與難題[J]. 吳學斌. 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6(04)
[5]法律判斷大小前提的建構及其方法[J]. 鄭永流. 法學研究. 2006(04)
[6]我國現(xiàn)行法律解釋與法治觀念的沖突[J]. 周永坤. 現(xiàn)代法學. 2006(04)
[7]試論類比法律推理及其制度基礎——以普通法的運作機制為例[J]. 劉克毅. 法商研究. 2005(06)
[8]法官是說謊者嗎?——對德沃金《法律帝國》的維特根斯坦式批評[J]. 查爾斯·雅布隆,陳林林,劉誠. 法制與社會發(fā)展. 2005(05)
[9]法律判斷形成的模式[J]. 鄭永流. 法學研究. 2004(01)
[10]哲學解釋學與法律解釋學——《真理與方法》對法學的啟示[J]. 陳金釗. 現(xiàn)代法學. 2001(01)
本文編號:3671753
【文章頁數(shù)】:6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選題背景及意義
1.2 國內(nèi)外文獻綜述
1.3 研究的主要內(nèi)容和思路
第2章 司法三段論概說
2.1 傳統(tǒng)三段論
2.2 亞里士多德式的三段論
2.3 司法三段論及其建構困境概說
第3章 司法三段論前提建構中的法律解釋
3.1 法律解釋的困境
3.1.1 解釋方法的困境
3.1.2 解釋方法排序的困境
3.2 從結果出發(fā)的法律方法選擇
3.2.1 從結果出發(fā)的法律解釋過程
3.2.2 從結果出發(fā)的突破
3.2.3 從結果出發(fā)的危險境地
3.3 結果的合理性
3.3.1 結果與設證
3.3.2 結果與前見
3.4 前見的合理性
3.4.1 本質(zhì)直觀中的前見
3.4.2 領會的前理解結構
3.4.3 理解的歷史性
第4章 司法三段論前提的循環(huán)建構與法律判決
4.1 前提建構之前的公正程序
4.2 前提之間的建構
4.2.1 法律問題與事實問題的界分
4.2.2 前提之間的循環(huán)建構
4.3 循環(huán)建構中的法官前見
4.3.1 循環(huán)理解的普遍性和難題
4.3.2 法官前見在循環(huán)建構中的作用
4.4 法律判決的形成
4.4.1 休漠難題及法律推論所受到的詰難
4.4.2 法律對事實的涵攝
4.4.3 法律與事實間的演繹和歸納以及類推
4.4.4 法律與事實間的等置和類型以及事物本質(zhì)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A(攻讀學位期間所發(fā)表的論文)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人民法庭法官的司法過程與司法技術——全國32個先進人民法庭的實證分析[J]. 高其才,黃宇寧,趙小蜂. 法制與社會發(fā)展. 2007(02)
[2]案件事實的形成及其法律判斷[J]. 劉治斌. 法制與社會發(fā)展. 2007(02)
[3]司法裁判中法律事實與法律規(guī)范的關系[J]. 楊建軍. 法制與社會發(fā)展. 2007(02)
[4]類比法律推理的性質(zhì)與難題[J]. 吳學斌. 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6(04)
[5]法律判斷大小前提的建構及其方法[J]. 鄭永流. 法學研究. 2006(04)
[6]我國現(xiàn)行法律解釋與法治觀念的沖突[J]. 周永坤. 現(xiàn)代法學. 2006(04)
[7]試論類比法律推理及其制度基礎——以普通法的運作機制為例[J]. 劉克毅. 法商研究. 2005(06)
[8]法官是說謊者嗎?——對德沃金《法律帝國》的維特根斯坦式批評[J]. 查爾斯·雅布隆,陳林林,劉誠. 法制與社會發(fā)展. 2005(05)
[9]法律判斷形成的模式[J]. 鄭永流. 法學研究. 2004(01)
[10]哲學解釋學與法律解釋學——《真理與方法》對法學的啟示[J]. 陳金釗. 現(xiàn)代法學. 2001(01)
本文編號:367175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lilunwen/3671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