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構建和諧社會中的法制建設
發(fā)布時間:2021-03-01 15:29
本論文系統(tǒng)闡述了和諧社會思想的提出,歷史淵源,和諧社會的涵義以及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征,現(xiàn)實意義。在概述了法制的職能和作用的基礎上,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角度,歷史觀角度,法制是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和途徑方面論證了和諧社會與法制之間的辯證統(tǒng)一關系。分析探討了當前我國加強社會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面臨的不可忽視的一些矛盾和問題。主要從就業(yè),教育,收入分配,人口與資源環(huán)境問題,社會誠信問題,群眾利益訴求渠道不暢問題,腐敗問題方面做了重點分析研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加強法制建設,構建和諧社會的對策建議。全面落實與就業(yè)相關的政策,保障充分就業(yè);制定相關法律法規(guī),促進人口,資源,環(huán)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深化誠實信用原則的司法實踐,樹立誠信觀念;保障法律救濟可獲性,使群眾利益訴求納入到法制化軌道;完善法律監(jiān)督機制,加強反腐倡廉建設。
【文章來源】:長春理工大學吉林省
【文章頁數(shù)】:4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目錄
引言
第一章 和諧社會思想的提出及涵義
一、和諧社會思想的歷史淵源
二、和諧社會的涵義
第二章 和諧社會與法制的關系
一、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角度看和諧社會與法制辯證統(tǒng)一
二、從歷史觀角度看法制的演變符合和諧社會發(fā)展的要求
三、法制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目標和途徑
第三章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就業(yè)、教育、收入分配問題比較突出
二、人口、資源、環(huán)境壓力仍然很大
三、社會誠信狀況不容樂觀
四、群眾利益的訴求渠道不暢
五、腐敗現(xiàn)象依然嚴重
第四章 加強法制建設構建和諧社會的對策
一、全面落實與就業(yè)相關的法律實施,保障充分就業(yè)
二、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貫徹落實相關法律法規(guī)
三、深化誠實信用原則的司法實踐,樹立誠信觀念
四、保障法律救濟可獲性,使群眾利益訴求納入法制化軌道
五、完善法律相關機制,加強反腐倡廉建設
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構建和諧社會要求調(diào)整階級階層關系[J]. 王亭. 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02)
[2]和諧社會的法治思考[J]. 胡余旺. 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02)
[3]論我國社會基本矛盾與和諧社會建設[J]. 馬中柱. 嶺南學刊. 2008(01)
[4]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原因[J]. 張英崗. 科技信息(科學教研). 2008(01)
[5]全面創(chuàng)新:構建和諧社會的決定性前提[J]. 易杰雄,劉榮. 理論前沿. 2008(01)
[6]康德目的王國思想的邏輯路徑[J]. 齊貴云. 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03)
[7]堅持用馬克思主義法律觀引領法學研究[J]. 姚建宗. 法學論壇. 2007(02)
[8]群體利益的表達行動與社會穩(wěn)定[J]. 應星. 司法. 2006(00)
[9]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法律機制[J]. 張文顯. 中國法學. 2006(01)
[10]民主法治視野中的和諧社會的構建[J]. 孫光永. 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 2005(04)
本文編號:3057678
【文章來源】:長春理工大學吉林省
【文章頁數(shù)】:4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目錄
引言
第一章 和諧社會思想的提出及涵義
一、和諧社會思想的歷史淵源
二、和諧社會的涵義
第二章 和諧社會與法制的關系
一、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角度看和諧社會與法制辯證統(tǒng)一
二、從歷史觀角度看法制的演變符合和諧社會發(fā)展的要求
三、法制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目標和途徑
第三章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就業(yè)、教育、收入分配問題比較突出
二、人口、資源、環(huán)境壓力仍然很大
三、社會誠信狀況不容樂觀
四、群眾利益的訴求渠道不暢
五、腐敗現(xiàn)象依然嚴重
第四章 加強法制建設構建和諧社會的對策
一、全面落實與就業(yè)相關的法律實施,保障充分就業(yè)
二、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貫徹落實相關法律法規(guī)
三、深化誠實信用原則的司法實踐,樹立誠信觀念
四、保障法律救濟可獲性,使群眾利益訴求納入法制化軌道
五、完善法律相關機制,加強反腐倡廉建設
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構建和諧社會要求調(diào)整階級階層關系[J]. 王亭. 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02)
[2]和諧社會的法治思考[J]. 胡余旺. 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02)
[3]論我國社會基本矛盾與和諧社會建設[J]. 馬中柱. 嶺南學刊. 2008(01)
[4]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原因[J]. 張英崗. 科技信息(科學教研). 2008(01)
[5]全面創(chuàng)新:構建和諧社會的決定性前提[J]. 易杰雄,劉榮. 理論前沿. 2008(01)
[6]康德目的王國思想的邏輯路徑[J]. 齊貴云. 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03)
[7]堅持用馬克思主義法律觀引領法學研究[J]. 姚建宗. 法學論壇. 2007(02)
[8]群體利益的表達行動與社會穩(wěn)定[J]. 應星. 司法. 2006(00)
[9]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法律機制[J]. 張文顯. 中國法學. 2006(01)
[10]民主法治視野中的和諧社會的構建[J]. 孫光永. 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 2005(04)
本文編號:305767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lilunwen/3057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