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四川高等法院之達縣司法檔案審訊筆錄語言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2-21 15:23
四川省高等法院全宗形成于1920年-1930年,檔案現(xiàn)存于四川省檔案館,共149032卷,內(nèi)容為民國時期四川地區(qū)的各種司法檔案及相關的平行移文。其中司法檔案的審訊筆錄是鮮活的口語材料。本文主要研究其中達縣地區(qū)的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的審訊筆錄。第一章為緒論,介紹民國四川高等法院檔案的概況及研究現(xiàn)狀和相關說明。第二章為誤、脫字,主要查看其中的誤、脫字現(xiàn)象,其中誤字分為形誤字、音誤字、形誤兼音誤字以及非形誤音誤字四類,最多的是音誤字,其次是形誤兼音誤字。第三章為俗字,由于民國時期繁體字逐漸走向簡體字,出現(xiàn)了很多因類推而形成的半繁半簡字,也將其歸為俗字類。在這一章,我們參考張涌泉先生對俗字的分類,將俗字分為增減意符類、改換聲符類、改換意符類、增繁類、簡省類以及其他類,其中最多的是簡省類,這也表現(xiàn)了由繁向簡的趨勢以及體現(xiàn)了審訊筆錄的特點。第四章為方言詞,由于選取的材料作了地域限制,便把其間的方言詞單獨列出來放在這一章,并標注其國際音標,同時盡量尋求其最早例證,并與羅竹風版《漢語大詞典》進行對比,看是否存在應收而未收或者書證滯后的情況。這一章里根據(jù)收集的語料情況將方言詞分為名詞、動詞、量詞、副詞、代...
【文章來源】:西南科技大學四川省
【文章頁數(shù)】:7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民國四川高等法院檔案概況
1.2 民國四川高等法院檔案研究現(xiàn)狀
1.3 本文研究內(nèi)容
1.4 研究方法
1.5 相關說明
2 誤、脫字
2.1 誤字
2.1.1 形誤字
2.1.2 音誤字
2.1.3 音誤兼形誤字
2.1.4 非形誤音誤字
2.2 脫字
3 俗字
3.1 增減意符
3.2 改換聲符
3.3 改換意符
3.4 增繁
3.5 簡省
3.6 其他
4 方言詞
4.1 達縣方言聲韻調(diào)
4.2 方言詞
4.2.1 名詞
4.2.2 動詞
4.2.3 量詞
4.2.4 副詞
4.2.5 代詞
4.2.6 其他
5 語法
5.1 特殊結(jié)構(gòu)
5.2 子綴
6 結(jié)論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1 俗字及其出現(xiàn)頻次表(按音序排列)
附錄2 方言詞匯及出現(xiàn)頻次表(按音序排列)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近五年俗字研究綜述[J]. 阮仁平. 文教資料. 2018(34)
[2]川東方言研究綜述[J]. 鄭嵐心. 四川文理學院學報. 2018(04)
[3]對三種特定銀元的鑒定淺談[J]. 劉雪松,劉海彬,祝培明,杜啟行.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17(08)
[4]試論俗字與正字、異體字的關系及特點[J]. 張簫.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 2016(10)
[5]民國文獻研究現(xiàn)狀與特征分析——基于國內(nèi)學術(shù)期刊的文獻計量研究[J]. 蔡迎春. 上海高校圖書情報工作研究. 2016(01)
[6]淺析清代南部縣衙檔案中的改換形旁俗字[J]. 王慧蘭. 西昌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02)
[7]清代南部縣衙檔案俗字淺考[J]. 何澤稀. 四川文理學院學報. 2015(03)
[8]四川方言后綴“子”淺談[J]. 蔣靜. 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 2015(01)
[9]漢語言古文獻古文字研究新學說——“借音字說”[J]. 王夕河. 河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04)
[10]“解手”來源糾謬[J]. 顧勁松. 常熟理工學院學報. 2011(01)
碩士論文
[1]乾隆年間巴縣檔案詞匯研究[D]. 趙茜.重慶大學 2017
[2]四川達州地區(qū)方言音系調(diào)查研究[D]. 羅燕.四川師范大學 2016
[3]民國時期檔案利用成就研究[D]. 田雪華.山東大學 2012
[4]三十年來民國檔案研究述評(1979-2008)[D]. 金慧.云南大學 2010
[5]民國時期的識字運動(1928-1937)[D]. 師萍萍.華中師范大學 2009
[6]雍正朝內(nèi)閣三法司檔案中的詞匯研究[D]. 晏一立.四川大學 2006
[7]《西蜀方言》詞匯研究[D]. 郭莉莎.四川師范大學 2003
[8]方言俗字研究中的幾個問題[D]. 殷梅.山東師范大學 2000
本文編號:3044542
【文章來源】:西南科技大學四川省
【文章頁數(shù)】:7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民國四川高等法院檔案概況
1.2 民國四川高等法院檔案研究現(xiàn)狀
1.3 本文研究內(nèi)容
1.4 研究方法
1.5 相關說明
2 誤、脫字
2.1 誤字
2.1.1 形誤字
2.1.2 音誤字
2.1.3 音誤兼形誤字
2.1.4 非形誤音誤字
2.2 脫字
3 俗字
3.1 增減意符
3.2 改換聲符
3.3 改換意符
3.4 增繁
3.5 簡省
3.6 其他
4 方言詞
4.1 達縣方言聲韻調(diào)
4.2 方言詞
4.2.1 名詞
4.2.2 動詞
4.2.3 量詞
4.2.4 副詞
4.2.5 代詞
4.2.6 其他
5 語法
5.1 特殊結(jié)構(gòu)
5.2 子綴
6 結(jié)論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1 俗字及其出現(xiàn)頻次表(按音序排列)
附錄2 方言詞匯及出現(xiàn)頻次表(按音序排列)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近五年俗字研究綜述[J]. 阮仁平. 文教資料. 2018(34)
[2]川東方言研究綜述[J]. 鄭嵐心. 四川文理學院學報. 2018(04)
[3]對三種特定銀元的鑒定淺談[J]. 劉雪松,劉海彬,祝培明,杜啟行.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17(08)
[4]試論俗字與正字、異體字的關系及特點[J]. 張簫.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 2016(10)
[5]民國文獻研究現(xiàn)狀與特征分析——基于國內(nèi)學術(shù)期刊的文獻計量研究[J]. 蔡迎春. 上海高校圖書情報工作研究. 2016(01)
[6]淺析清代南部縣衙檔案中的改換形旁俗字[J]. 王慧蘭. 西昌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02)
[7]清代南部縣衙檔案俗字淺考[J]. 何澤稀. 四川文理學院學報. 2015(03)
[8]四川方言后綴“子”淺談[J]. 蔣靜. 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 2015(01)
[9]漢語言古文獻古文字研究新學說——“借音字說”[J]. 王夕河. 河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04)
[10]“解手”來源糾謬[J]. 顧勁松. 常熟理工學院學報. 2011(01)
碩士論文
[1]乾隆年間巴縣檔案詞匯研究[D]. 趙茜.重慶大學 2017
[2]四川達州地區(qū)方言音系調(diào)查研究[D]. 羅燕.四川師范大學 2016
[3]民國時期檔案利用成就研究[D]. 田雪華.山東大學 2012
[4]三十年來民國檔案研究述評(1979-2008)[D]. 金慧.云南大學 2010
[5]民國時期的識字運動(1928-1937)[D]. 師萍萍.華中師范大學 2009
[6]雍正朝內(nèi)閣三法司檔案中的詞匯研究[D]. 晏一立.四川大學 2006
[7]《西蜀方言》詞匯研究[D]. 郭莉莎.四川師范大學 2003
[8]方言俗字研究中的幾個問題[D]. 殷梅.山東師范大學 2000
本文編號:304454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lilunwen/3044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