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徽州典契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2-18 11:50
清代徽州山清水秀、人杰地靈,擁有璀璨的徽州文化;罩萜跫s代表著法與情、法與理的結(jié)合,也同時是清代徽州地區(qū)社會經(jīng)濟文化的真實寫照。在諸多徽州契約文書中,選取了清代徽州地區(qū)的典契作為研究對象,從國家立法層面對典制度的規(guī)制和民間實際典交易習慣兩方面加以研究分析,明確典契出典人和承典人的權(quán)利義務(wù),從而進一步探究清代徽州典契的影響。從“典”的起源展開,考察歷朝歷代國家層面對“典”的立法規(guī)定,進而引申到所研究的清代。自明代以來,訂立典契成為典之交易的首要步驟,故而清代國家層面圍繞著典契展開立法。在有關(guān)典契的主體資格問題上,清代統(tǒng)治者對旗人、官員等特權(quán)階級做了明確限制,但并未對普通民眾加以限制,給予了民間很大的自由空間。在典契最為重要的回贖問題上,清代國家立法不斷結(jié)合民間交易實際,對回贖期限不斷調(diào)整,并明確典產(chǎn)可回贖為典之交易中最為重要的權(quán)利,以此嚴格區(qū)分典與賣、典與典當。同時,國家對契約的賦稅政策也影響的典契的形式。隨著典契契稅的不斷減免,被官方確立為標準契式的紅契逐漸被民間白契所取代,白契的效力也逐步得到官方的認可。在了解國家法層面上對典契規(guī)范基礎(chǔ)上,將視野轉(zhuǎn)向清代徽州地區(qū)的典契文書。首先明確了...
【文章來源】:安徽大學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5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典”之沿革
(一) 清代以前“典”之沿革
(二) 清代國家對“典”的立法規(guī)定
二、清代徽州典契法律關(guān)系的主體
(一) 出典人與承典人
(二) 中人
三、清代徽州典契中的典產(chǎn)類型
(一) 田地
(二) 房宅
四、清代徽州典契出典人與承典人的權(quán)利與義務(wù)
(一) 清代徽州典契出典人的權(quán)利與義務(wù)
(二) 清代徽州典契承典人的權(quán)利與義務(wù)
五、清代徽州典契的特點與評價
(一) 清代徽州典契的特點
(二) 清代徽州典契的評價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shù)論文目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國古代契約之存在基礎(chǔ)及作用[J]. 隆奕,李理. 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06)
[2]清代徽州婦女經(jīng)濟活動初探——以徽州文書為例[J]. 李姣. 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16(03)
[3]明清時期田皮交易契約研究[J]. 柴榮.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 2014(04)
[4]典與清代地權(quán)交易體系[J]. 龍登高,林展,彭波. 中國社會科學. 2013(05)
[5]清代合同類型的初步研究——基于徽州合同文書的實證分析[J]. 俞江. 中國古代法律文獻研究. 2012(00)
[6]典制的完整形態(tài)——清至民國徽州典契研究[J]. 吳秉坤. 淮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1(05)
[7]試論傳統(tǒng)典契中的找價習俗[J]. 羅海山. 文化學刊. 2010(04)
[8]中國古代的“典”、“典當”、“倚當”與“質(zhì)”[J]. 趙曉耕,劉濤. 云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01)
[9]中國歷史上的典權(quán)[J]. 黃宗智. 清華法律評論. 2006(00)
[10]我國歷史上田宅典權(quán)制度流變考[J]. 付堅強. 中國農(nóng)史. 2004(02)
博士論文
[1]典之風俗與典之法律[D]. 吳向紅.福建師范大學 2008
[2]明清徽州宗族關(guān)系文書研究[D]. 劉道勝.安徽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明清以來徽州找價契研究[D]. 汪慧.安徽大學 2016
[2]宋至清代徽州地區(qū)幾件買賣契約文書初探[D]. 楊朝迎.蘭州大學 2013
[3]清代徽州祀產(chǎn)合同研究[D]. 胡沙松.華中科技大學 2013
[4]清代土地典契研究[D]. 陳丹丹.黑龍江大學 2010
[5]清代田宅典契初步研究[D]. 趙楠楠.中國政法大學 2010
[6]析典權(quán)制度及存廢[D]. 鐘浩.湘潭大學 2003
[7]清代典權(quán)制度初步研究[D]. 陳志紅.中國政法大學 2001
本文編號:3039516
【文章來源】:安徽大學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5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典”之沿革
(一) 清代以前“典”之沿革
(二) 清代國家對“典”的立法規(guī)定
二、清代徽州典契法律關(guān)系的主體
(一) 出典人與承典人
(二) 中人
三、清代徽州典契中的典產(chǎn)類型
(一) 田地
(二) 房宅
四、清代徽州典契出典人與承典人的權(quán)利與義務(wù)
(一) 清代徽州典契出典人的權(quán)利與義務(wù)
(二) 清代徽州典契承典人的權(quán)利與義務(wù)
五、清代徽州典契的特點與評價
(一) 清代徽州典契的特點
(二) 清代徽州典契的評價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shù)論文目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國古代契約之存在基礎(chǔ)及作用[J]. 隆奕,李理. 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06)
[2]清代徽州婦女經(jīng)濟活動初探——以徽州文書為例[J]. 李姣. 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16(03)
[3]明清時期田皮交易契約研究[J]. 柴榮.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 2014(04)
[4]典與清代地權(quán)交易體系[J]. 龍登高,林展,彭波. 中國社會科學. 2013(05)
[5]清代合同類型的初步研究——基于徽州合同文書的實證分析[J]. 俞江. 中國古代法律文獻研究. 2012(00)
[6]典制的完整形態(tài)——清至民國徽州典契研究[J]. 吳秉坤. 淮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1(05)
[7]試論傳統(tǒng)典契中的找價習俗[J]. 羅海山. 文化學刊. 2010(04)
[8]中國古代的“典”、“典當”、“倚當”與“質(zhì)”[J]. 趙曉耕,劉濤. 云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01)
[9]中國歷史上的典權(quán)[J]. 黃宗智. 清華法律評論. 2006(00)
[10]我國歷史上田宅典權(quán)制度流變考[J]. 付堅強. 中國農(nóng)史. 2004(02)
博士論文
[1]典之風俗與典之法律[D]. 吳向紅.福建師范大學 2008
[2]明清徽州宗族關(guān)系文書研究[D]. 劉道勝.安徽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明清以來徽州找價契研究[D]. 汪慧.安徽大學 2016
[2]宋至清代徽州地區(qū)幾件買賣契約文書初探[D]. 楊朝迎.蘭州大學 2013
[3]清代徽州祀產(chǎn)合同研究[D]. 胡沙松.華中科技大學 2013
[4]清代土地典契研究[D]. 陳丹丹.黑龍江大學 2010
[5]清代田宅典契初步研究[D]. 趙楠楠.中國政法大學 2010
[6]析典權(quán)制度及存廢[D]. 鐘浩.湘潭大學 2003
[7]清代典權(quán)制度初步研究[D]. 陳志紅.中國政法大學 2001
本文編號:303951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lilunwen/3039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