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鄧小平民主法制思想及其實踐
發(fā)布時間:2021-01-20 16:10
鄧小平民主法制思想是鄧小平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和發(fā)展,是具有全局性、平等性、實踐性的特點,鄧小平民主法制思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制思想的開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思想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理論基礎(chǔ)。本文的第一章介紹了東西方民主法治思想的追溯,簡要地說明了各個歷史時期民主法治的發(fā)展情況;第二章全面系統(tǒng)地介紹了鄧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的內(nèi)涵、特點以及形成條件;第三章介紹了鄧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的實踐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闡述了江澤民同志提出的“依法治國”的治國方略,胡錦濤同志“以人為本”地推進(jìn)社會主義法制建設(shè)的思想。
【文章來源】:吉林大學(xué)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37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東西方民主法治思想的追溯
(一) 古代的法治思想
1. 中國古代的法治思想
2. 古希臘時期的法治思想
(二) 近代中國民主法治思想
1. 黃宗羲的民主法治思想
2. 梁啟超的民主法治思想
3. 孫中山的民主法治思想
二 鄧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的內(nèi)涵、特點及形成條件
(一) 鄧小平的政治觀
(二) 鄧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的概述
1. 社會主義民主需要社會主義法制
2. 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相輔相成的關(guān)系
3. 社會主義民主必須制度化、法律化
(三) 鄧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的特點
1. 全局性
2. 平等性
3. 實踐性
(四) 鄧小平民主法制思想形成的條件
1. 鄧小平民主法制思想形成的歷史背景
2. 鄧小平民主法制思想形成的現(xiàn)實依據(jù)
三 鄧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的實踐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
(一) 鄧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為依法治國提供了理論基礎(chǔ)
(二) 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形成及其實施
1. “依法治國”這一治國方略的形成
2. 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實施要求
3. 以人為本推進(jìn)社會主義法制建設(shè)
結(jié)論
參考文獻(xiàn)
致謝
【參考文獻(xiàn)】:
期刊論文
[1]論鄧小平的民主法制思想[J]. 聶啟元. 毛澤東思想研究. 2008(04)
[2]論析鄧小平的民主法制思想[J]. 郭洪. 中南民族大學(xué)學(xué)報(人文社會科學(xué)版). 2003(S1)
[3]鄧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的核心內(nèi)容及其意義[J]. 周湘?zhèn)? 湖湘論壇. 2000(05)
[4]鄧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研究[J]. 張文顯. 吉林大學(xué)社會科學(xué)學(xué)報. 1997(04)
本文編號:2989354
【文章來源】:吉林大學(xué)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37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東西方民主法治思想的追溯
(一) 古代的法治思想
1. 中國古代的法治思想
2. 古希臘時期的法治思想
(二) 近代中國民主法治思想
1. 黃宗羲的民主法治思想
2. 梁啟超的民主法治思想
3. 孫中山的民主法治思想
二 鄧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的內(nèi)涵、特點及形成條件
(一) 鄧小平的政治觀
(二) 鄧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的概述
1. 社會主義民主需要社會主義法制
2. 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相輔相成的關(guān)系
3. 社會主義民主必須制度化、法律化
(三) 鄧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的特點
1. 全局性
2. 平等性
3. 實踐性
(四) 鄧小平民主法制思想形成的條件
1. 鄧小平民主法制思想形成的歷史背景
2. 鄧小平民主法制思想形成的現(xiàn)實依據(jù)
三 鄧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的實踐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
(一) 鄧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為依法治國提供了理論基礎(chǔ)
(二) 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形成及其實施
1. “依法治國”這一治國方略的形成
2. 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實施要求
3. 以人為本推進(jìn)社會主義法制建設(shè)
結(jié)論
參考文獻(xiàn)
致謝
【參考文獻(xiàn)】:
期刊論文
[1]論鄧小平的民主法制思想[J]. 聶啟元. 毛澤東思想研究. 2008(04)
[2]論析鄧小平的民主法制思想[J]. 郭洪. 中南民族大學(xué)學(xué)報(人文社會科學(xué)版). 2003(S1)
[3]鄧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的核心內(nèi)容及其意義[J]. 周湘?zhèn)? 湖湘論壇. 2000(05)
[4]鄧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研究[J]. 張文顯. 吉林大學(xué)社會科學(xué)學(xué)報. 1997(04)
本文編號:29893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lilunwen/2989354.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