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個人信息保護立法比較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4-02 10:19
本文關鍵詞:中美個人信息保護立法比較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接受教育、旅游、購物、辦理銀行業(yè)務、就醫(yī)、保險等等,都需要以提供個人信息作為個人后續(xù)購買商品或享受服務的前提,言外之意,大多數(shù)能給予我們發(fā)展機會或享受服務的前提都是建立在個人信息交換的基礎上。過去,這些活動都是通過面對面的手動記錄,而今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應用的普及,取而代之的是電子化辦公。通過計算機可以從大量的、雜亂無章的、難以理解的個人信息中抽取對特定主體有價值、有意義的信息,個人信息的商業(yè)價值逐漸被挖掘出,這些行為也極易對個人的利益造成侵害,威脅程度難以估量,目前我國的現(xiàn)實也印證了這點。面對個人信息濫用造成的危害,我國目前卻沒有對應完善的法律保護為支撐,至今我國還未制定專門的個人信息保護法律,現(xiàn)行法律分布零散,缺乏可操作性,對信息主體保護力度較弱等特點,不僅嚴重影響我國電子商務的發(fā)展,同時也阻礙我國在國際貿(mào)易中的信息跨境流通。美國的個人信息保護有著悠久的歷史,雖然也面臨著嚴峻的個人信息風險問題,但其形成的獨特立法模式也是可圈可點。因此,本文主要采取比較研究方法,對中國、美國的個人信息保護的立法、制度進行不對稱比較研究。本文將分為三部分闡述:第一部分:本文主要對國外個人信息保護立法的概念、個人信息權的屬性以及在國際范圍內(nèi)有重要影響的歐盟立法模式與美國立法模式做大概介紹,通過對文獻進行研究的方法,分析國外個人信息概念的定義的主要方法、個人信息權的屬性的爭議以及歐盟立法模式與美國立法模式的不同。第二部分:也是本文的主體部分。美國是世界上個人信息保護最有影響力的國家之一,也形成了特有的保護模式與保護理念,通過比較研究方法,分析美國個人信息保護的經(jīng)驗與不足,并結合我國現(xiàn)階段的個人信息保護立法以及國內(nèi)有影響力的《個人信息專家建議稿》,通過從相關概念、立法模式、信息主體的權利、監(jiān)管、法律責任及救濟方面進行對比,分析得出我國目前立法不足及建議稿的幾點思考。第三部分:通過第二部分與美國比較研究的基礎之上,考慮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立法背景以及文化傳統(tǒng)與美國存在的差異情形下,如何對其選擇和變通,并以此提出筆者對我國未來的個人信息保護立法的構建提出新的思路。
【關鍵詞】:個人信息 中美 立法 模式 比較
【學位授予單位】:新疆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D923;D971.2
【目錄】:
- 摘要2-4
- Abstract4-9
- 引言9-11
- 一、個人信息保護立法概述11-20
- (一)個人信息與個人信息權11-15
- 1、個人信息的界定11-13
- 2、個人信息權及相關權利辨析13-15
- (二)經(jīng)合組織關于個人信息保護立法的基本原則及借鑒意義15-16
- (三)目前國外關于個人信息保護立法的主要模式16-20
- 1、歐盟立法模式16-17
- 2、美國立法模式17-19
- 3、歐美立法模式比較分析19-20
- 二、中美個人信息保護立法之比較20-49
- (一)中美個人信息保護立法概述20-28
- 1、“個人信息”名稱的使用20-21
- 2、個人信息概念辨析21-24
- 3、個人信息權的法律屬性24-25
- 4、個人信息保護立法的現(xiàn)狀及必要性分析25-28
- (二)中美個人信息保護模式之比較28-37
- 1、統(tǒng)一立法與分散立法的選擇28-30
- 2、立法主體及層次劃分30-33
- 3、自律機制對個人信息的保護33-37
- (三)個人信息保護主體之比較37-40
- 1、信息主體的范圍38
- 2、信息主體決定權的行使38-40
- (四)個人信息保護監(jiān)管之比較40-44
- 1、美國多元主體之監(jiān)管40-42
- 2、我國政府主導型之監(jiān)管42-43
- 3、中美監(jiān)管模式之比較43-44
- (五)中美個人信息保護立法的法律責任及救濟44-49
- 1、美國關于責任及救濟的規(guī)定及不足44-46
- 2、我國立法關于責任、救濟的規(guī)定及不足46-49
- 三、關于我國個人信息保護立法的思考49-61
- (一)對個人信息保護立法框架的建議49-52
- 1、專門立法的必要性49-50
- 2、提升法律階位,健全個人信息立法體系50-51
- 3、擴大個人信息保護立法的適用范圍51
- 4、明確個人信息權與隱私權關系51-52
- (二)我國個人信息保護立法模式的確立52-55
- 1、采取統(tǒng)一交叉式立法模式52-53
- 2、設置“公私”兼顧的第三法域53
- 3、加強自律機制對個人信息的保護53-55
- (三)保障信息自決權的行使55-56
- (四)個人信息保護監(jiān)管制度的建立56-59
- 1、拋棄獨立機構監(jiān)管方式56-57
- 2、合理配置自律機制與政府機構的監(jiān)管資源57-58
- 3、注重社會的監(jiān)督力量58-59
- (五)完善法律責任與救濟59-61
- 1、豐富法律責任的規(guī)定59
- 2、增加對信息主體實質(zhì)救濟的權利59-61
- 結語61-62
- 注釋62-67
- 參考文獻67-71
- 在讀期間發(fā)表論文清單71-72
- 致謝72-7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張軍;;新聞自由與隱私權的沖突和平衡[J];法學評論;2007年01期
2 洪海林;;個人信息保護立法理念探究——在信息保護與信息流通之間[J];河北法學;2007年01期
3 李維娟;;試論完善個人信息保護制度[J];新疆警官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4期
4 楊佶;;論個人信息的法律保護[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5 翟峰;;個人信息保護立法的意義及主要內(nèi)涵[J];秘書;2006年05期
6 劉海應;蒲舟軍;;構建我國個人信息保護法律制度的思考[J];上海金融;2008年08期
7 梅紹祖;個人信息保護的基礎性問題研究[J];蘇州大學學報;2005年02期
本文關鍵詞:中美個人信息保護立法比較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8233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lilunwen/282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