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言論罪的特點及其形成背景
[Abstract]:On the one hand, the speech system of the Han Dynasty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the basic types of the crime of Qin endorsements; on the other hand, the ruler's control of speech always swung between loose and tight, showing certain instability. The social and historical reason is that the speech system of the Han Dynasty was formed on the basis of summing up the lessons of the Qin Dynasty and adapting to the needs of the autocratic system with a high degree of centralization. The ideological reason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both the use of the king and the Confucianism and law in the Han Dynasty.
【作者單位】: 南京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南京師范大學傳播法治研究所;
【基金】:南京師范大學“青藍工程”青年骨干教師培養(yǎng)項目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D929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宋潔;;漢文帝“除誹謗妖言詔”發(fā)覆[J];史學月刊;2014年03期
2 穆中杰;;秦朝不當言論罪之研究[J];新聞愛好者;2011年06期
3 夏保國;;先秦“思想言論罪”稽考[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4 余華青;略論秦漢王朝的保密制度[J];中國史研究;2002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趙凱;秦漢時期的輿論及其社會影響[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鄒舉;;漢代言論罪的特點及其形成背景[J];學海;2017年04期
2 閆曉君;;古代保密法:漏泄罪與間諜罪[J];法學;2017年02期
3 徐旭偉;王煦之;;關于我國新聞立法的幾點思考[J];今傳媒;2015年07期
4 張群;;中國保密法制史研究的意義、現(xiàn)狀與展望[J];北京電子科技學院學報;2013年03期
5 張群;;論中國古代保密文化[J];北京電子科技學院學報;2013年01期
6 張群;;“事以密成,語以泄敗”——論中國古代的保密思想與法制[J];中西法律傳統(tǒng);2013年00期
7 張群;;中國近代保密法制與新聞自由[J];政法論壇;2012年03期
8 蔡斐;;2011年新聞傳播法研究綜述[J];國際新聞界;2012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劉中興;晚明輿論傳播與東林運動[D];華中師范大學;2013年
2 鞏寶平;漢代民間力量與地方政治關系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3 夏保國;先秦輿論思想探源[D];吉林大學;2009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夏保國;姜玉珂;;“懸書”、“露布”源流考[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2 潘良熾;秦漢誹謗、妖言罪同異辨析[J];中華文化論壇;2004年04期
3 楊皚;子產(chǎn)有否殺鄧析疑案分析[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04期
,本文編號:23175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lilunwen/2317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