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法律論文 > 法理論文 >

道德:法律闡釋的根據(jù)——以德沃金對道德與法律關系的闡釋及應用為例證

發(fā)布時間:2018-08-12 20:28
【摘要】:近代以來,西方實證主義法學企圖將道德從法律中驅逐出去,主張法律與道德無涉。然而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戰(zhàn)后對納粹法律的省察,自然法得以強勢復興,它們強調為法律建立道德基礎。德沃金就是這一復興運動中的標志性人物,他站在當代哲學闡釋學的立場,認為法律不是有待人們去解剖的自然實體,而是一通過闡釋者的道德信念進行闡釋的對象。正是闡釋者在闡釋法律過程中,法律獲得了道德根據(jù)。德沃金進而認為,一旦人們將法律理解為一"建設性闡釋"概念,"道德與法律"、"惡法是不是法"等經(jīng)典難題自然就獲得了破解。
[Abstract]:Since modern times, western positivism attempted to expel morality from law, arguing that law has nothing to do with morality. However, with the post-war review of Nazi law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natural law was strongly revived, and they emphasize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moral basis for law. Dworkin is the iconic figure in this revival movement. He stands on the standpoint of contemporary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and thinks that law is not a natural entity to be dissected, but an object of interpretation through the moral belief of the interpreter. It is the hermeneutics who get the moral basis in the process of interpreting the law. Dworkin further believes that once people understand the law as a "constructive interpretation" concept, "morality and law", "draconian law" and other classic problems are naturally solved.
【作者單位】: 深圳大學中國系統(tǒng)哲學研究中心;
【基金】: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2013年度學科共建項目“深圳移民文化倫理維度的現(xiàn)代構建” 深圳市“十二五”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課題“深圳城市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道德文化建設”
【分類號】:D90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方以啟;;關于詮釋學理論中若干基本問題的探究[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3期

2 史際春;孫虹;;論“大民事”[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1年00期

3 周世中;;西方法的合理性思想的演進[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2年02期

4 孫曉光;;從家庭本位到個人本位——古代法與近代私法主體之比較[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2年02期

5 楊海坤;曾祥華;;行政過程的社會正當性——利益平衡[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5年01期

6 何志鵬;;非社會契約論[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5年01期

7 王慶廷;;法律的親情化求證——一個法理學的視角[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6年02期

8 顏良偉;陳慰星;;侵權責任成立要件新論[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6年02期

9 曹險峰;;羅馬法中的人格與人格權[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7年02期

10 陳宏光;;新時期法治思想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十七大報告蘊含的法治思想[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8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朱全景;;論檢察機關貫徹公平正義的法治理念[A];第三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7年

2 楊迎澤;朱全景;;和諧社會、法律監(jiān)督與檢察官職業(yè)培訓[A];第四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8年

3 張黎明;楊國章;;從法秩序利益看檢察權的正當性[A];第五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9年

4 錢翠華;;知識產(chǎn)權民事審判權濫用的公平矯正——公正視野下法官品德對專利民事審判權的影響[A];專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5 王梓臣;;執(zhí)行釋明權初論[A];第二屆全國邊緣法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6 朱富強;;兩類立法原則之評述:法理的基礎[A];2008年度(第六屆)中國法經(jīng)濟學論壇論文集(下)[C];2008年

7 黃韜;;考察我國法院處理不良金融債權爭議案件的政治維度[A];2009年度(第七屆)中國法經(jīng)濟學論壇論文集[C];2009年

8 柯華慶;;實效主義法學綱要[A];2010年度(第八屆)中國法經(jīng)濟學論壇論文集(上冊)[C];2010年

9 梁迎春;;論魯迅雜文中的理解訴求[A];魯迅與“左聯(lián)”——中國魯迅研究會理事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10 王淑芹;;社會公德制度化建設的價值理由[A];“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公共文明論壇文集[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道宇;課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吳旅燕;論我國私有財產(chǎn)權的憲法保護[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吳曉暉;論宏觀調控決策的法律調整[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張玉堂;邊沁功利主義分析法學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薛磊;當代國際法中的承認制度[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鄧繼好;程序正義理論在西方的歷史演進[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7 趙寧;罪狀解釋論[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8 吳波;共同犯罪停止形態(tài)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9 張瑾;主權財富基金國際監(jiān)管制度法制化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10 王娟;理論旅行:吸收與變異[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屈怡;湖北省農(nóng)村勞動力轉移就業(yè)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2 邵江婷;基于社區(qū)發(fā)展的我國農(nóng)業(yè)生態(tài)補償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3 廉靖;基于社區(qū)發(fā)展的我國農(nóng)村矛盾化解機制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4 李研;論刑事法官自由裁量權[D];河北大學;2009年

5 張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實質課稅主義[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6 王國濤;納稅人權利保護司法論[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7 仉義品;量能課稅原則視域下的《企業(yè)所得稅法》[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8 張園;不正當競爭行為法律認定相關制度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9 張玉;我國農(nóng)村飲用水源保護的法律問題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10 楊鵬章;非強制性環(huán)境行政執(zhí)法行為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倩;;論德沃金的法律原則論對我國司法實踐的指導意義[J];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2 韓新華;試析德沃金的疑難案件理論[J];東方論壇;2003年01期

3 宋向杰;;德沃金法律解釋觀視野下我國法律解釋體系之重構[J];紅河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4 羅時貴;;微探德沃金的權利論[J];比較法研究;2011年04期

5 柴玉麗;李懷德;;德沃金“惟一正確答案”——一種實用的策略[J];法律方法;2003年00期

6 邸雅婧;試論整體性法律觀的多重面向[J];山東社會科學;2005年07期

7 傅鶴雞;;界說德沃金的法哲學思想[J];中國市場;2006年Z2期

8 呂世倫;;論德沃金的“整體性法律”理論[J];山東社會科學;2006年07期

9 葉繼林;駱慶國;;解讀德沃金自由主義權利觀[J];中國市場;2007年18期

10 彭思慶;;德沃金權力理論的認識[J];黑龍江史志;2008年1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武延平;;學習董必武的法制思想 進一步提高依法辦事的觀念[A];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二輯)[C];2003年

2 Aloysias Patrick Martinich;;朱熹與德沃金的理想解釋理論(英文)[A];北京論壇(2007)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人類文明的多元發(fā)展模式:“愛智和宏道:人文奧運的哲學基礎”哲學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3 陳守一;蔡定劍;;依法辦事是進一步加強法制的中心環(huán)節(jié)——《董必武政治法律文集》學習筆記[A];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一輯)[C];2001年

4 張華;;弘揚董必武法治思想,推進依法治國方略的實現(xiàn)[A];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輯)[C];2005年

5 宋毓均;;從“依法辦事”到“依法執(zhí)政”——重讀董必武同志“八大”發(fā)言的體會[A];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輯)[C];2007年

6 魏治勛;;論法律解釋的合法性邏輯結構[A];第一屆全國非形式邏輯與法律邏輯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7 楊瑞廣;;歷史辯證法呼喚董必武法學思想[A];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一輯)[C];2001年

8 田君;康巧茹;;從語言邏輯角度對法律規(guī)范詞“必須”與“應當"的界定[A];1997年邏輯研究專輯[C];1997年

9 萬平;;協(xié)調性論證研究[A];法律邏輯與法學教育——第十五屆全國法律邏輯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7年

10 陳銳;;論法律推理的一致性[A];第十四屆全國法律邏輯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湖南省長沙縣人民法院 李少葵;德沃金:法律帝國里的公民權利[N];人民法院報;2011年

2 青海省人民檢察院 王水明;德沃金的整體性法律觀[N];檢察日報;2010年

3 汪偉全 楊成敏;法律秩序下的自我主義[N];社會科學報;2001年

4 張琪;認真對待權利[N];檢察日報;2005年

5 彭興庭;從關系秩序到法律秩序[N];中國經(jīng)濟時報;2006年

6 陳靖 何苗;中西方觀念差異不影響法律文化交流[N];法制日報;2005年

7 林U,

本文編號:218027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lilunwen/218027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7df92***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