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法律論文 > 法理論文 >

現(xiàn)代法治敘事中的習慣法文化——以廣西金秀瑤族石牌制為例

發(fā)布時間:2018-08-03 14:56
【摘要】:現(xiàn)代法治的話語系統(tǒng)實為一種制定法的敘事方式。從立法上看,習慣法處于一種末位的、次要的、補充性的法源地位;在司法實務領域,作為一種最古老的法律淵源,習慣法文化對社會秩序的塑造正以一種曲線的方式向廣深推進,司法者在解紛止爭時常按照法律規(guī)定大膽援引習慣法。運用田野調查和個案分析的方法,考察廣西金秀瑤族石牌制這一典型的民族習慣法,有助于探討習慣法文化的司法影響和司法進路的問題。
[Abstract]:The discourse system of modern rule of law is a kind of narrative way of making law. From the legislative point of view, customary law is in a position of last, secondary, supplementary source of law; in the field of judicial practice, as one of the oldest sources of law, The shaping of the social order by the culture of customary law is advancing in a curved way, and the judiciary often invokes the customary law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egal provisions in resolving disputes and disputes. By using the method of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case analysi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typical national customary law of the stone brand system of Jinxiu Yao nationality in Guangxi, which is helpful to probe into the judicial influence of the culture of customary law and the problem of the way to the 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
【作者單位】: 廣西民族大學;清華大學;
【分類號】:D920.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張洪濤;;邊緣抑或中心:大歷史視野中習慣法命運研究[J];法學家;2011年04期

2 王允武;;西部開發(fā)法治與少數(shù)民族習慣法文化[J];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3 莫金山;潘遠益;;瑤族石牌制及其在南方民族習慣法中的地位[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4 黃小箏;;民族習慣法的新特點:以金秀瑤族新石牌為例[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5 王飛;吳大華;;論少數(shù)民族習慣法的自主發(fā)展與人權保障——文化多元視角[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6 潘志成;;少數(shù)民族習慣法與我國民族立法的完善[J];民族論壇;2012年12期

7 陳本寒;艾圍利;;習慣在我國民法體系中的應有地位[J];南京社會科學;2011年06期

8 高其才;;作為當代中國正式法律淵源的習慣法[J];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13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彬;胡勇;;西部民族地區(qū)農村國家法與苗族習慣法沖突解決機制透視[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8年05期

2 韋志明;;法律權威在農村被弱化的原因探析[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8年08期

3 駱緒剛;王榮利;;論農民法律信仰的缺失與培植[J];安徽科技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4 盧建軍;;解決民間糾紛的立場定位與路徑選擇——從兩則案例說起[J];北方法學;2010年06期

5 李麒;;民間水規(guī)的法文化解讀——以明清山西河東地區(qū)水利碑刻為中心的討論[J];比較法研究;2011年04期

6 劉寶璋;;論民間法對法治建設的可能性貢獻[J];北京政法職業(yè)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7 馬文哲;劉輝;;農村環(huán)境法治視野下的環(huán)境習慣法探析[J];中共成都市委黨校學報;2010年06期

8 王金利;張立納;朱強;;試論農村法律信仰的缺失與培育[J];柴達木開發(fā)研究;2008年06期

9 奉曉政;仲裁引入民事訴訟之可行性研究[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10 浦加旗;;彝寨社會秩序解讀——從法社會學、法人類學的視角[J];重慶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陳樂一;;論當前我國經濟周期的階段[A];首屆中國經濟論壇論文集[C];2005年

2 牧仁;;蒙古民族傳統(tǒng)法律體系與當代草原環(huán)境的保護[A];論草原文化(第五輯)[C];2008年

3 董巍;;鹽業(yè)契約制度與現(xiàn)代合同法研究——“一物二賣”在鹽業(yè)契約與現(xiàn)代合同法中的比較[A];鹽文化研究論叢(第三輯)[C];2008年

4 姜裕富;;村規(guī)民約的效力:道德壓制,抑或法律威懾[A];“秩序與進步:浙江社會發(fā)展60年研究”理論研討會暨2009浙江省社會學年會論文集[C];2009年

5 孫杰遠;;文化的斷裂與教育的使命[A];“首屆中國教育人類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6 王佐龍;;民間社會的“私了”——以西部民族地區(qū)為視域[A];民族法學評論(第6卷·2008年)[C];2008年

7 談蕭;;初論商會與行業(yè)協(xié)會法——基于民間法和國家法二元視角的分析[A];中國商法年刊(2007):和諧社會構建中的商法建設[C];2007年

8 沈艷萍;;民間法化解草場權矛盾糾紛的路徑選擇——以包頭市達茂旗草場為研究樣本[A];探索社會主義司法規(guī)律與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國法院第23屆學術討論會獲獎論文集(下)[C];2011年

9 楊長泉;;深描地方性知識——黔東南苗族原生態(tài)習慣法探析[A];走進原生態(tài)文化——人類學高級論壇2010卷[C];2010年

10 范建波;仝永濤;;檢察文化探析[A];當代法學論壇(2008年第2輯)[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鄭啟福;中國合會法律問題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2 張佳鑫;協(xié)商解決糾紛機制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3 馬小華;當前清真寺與回族鄉(xiāng)村社會之間關系的實地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4 張文香;蒙古族習慣法與多元糾紛解決機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5 張蓓蓓;新時期鄉(xiāng)村題材法制電影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6 陳文華;民間規(guī)則在民事訴訟中的運用[D];山東大學;2011年

7 尚海濤;民國時期華北地區(qū)農業(yè)雇傭習慣規(guī)范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8 陳光;我國區(qū)域立法協(xié)調機制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9 唐峰;糾紛和解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10 鄭牧民;中國傳統(tǒng)證據(jù)文化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蘭;小議社會變遷下轉型中國的法院司法[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錢蘇青;清前期思想控制之法律問題論析[D];蘇州大學;2010年

3 何宇;罪刑法定語境下的刑事習慣法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0年

4 衛(wèi)瑋;國家法與少數(shù)民族習慣法適用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10年

5 李保民;論民間法的價值[D];淮北師范大學;2010年

6 唐時華;司法與媒體之現(xiàn)狀及雙贏思考[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7 金勇;鄉(xiāng)土社會法律信仰缺失的理性思考[D];煙臺大學;2010年

8 李長力;我國鄉(xiāng)村治理中的民間法研究[D];浙江財經學院;2011年

9 謝博思;法律與專業(yè)技術規(guī)范[D];吉林大學;2011年

10 藍海濱;民族習俗與刑法的沖突與調適[D];西南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廣安;傳統(tǒng)習慣對清末民事立法的影響[J];比較法研究;1996年01期

2 季衛(wèi)東,易平;調解制度的法律發(fā)展機制——從中國法制化的矛盾入手[J];比較法研究;1999年Z1期

3 李力;清代法律制度中的民事習慣法[J];法商研究;2004年02期

4 張洪濤;;從“以禮入法”看中國古代習慣法的制度命運[J];法商研究;2010年06期

5 付子堂,胡仁智;關于法律功能實現(xiàn)的若干思考[J];法學評論;1999年05期

6 蘇力;當代中國法律中的習慣——一個制定法的透視[J];法學評論;2001年03期

7 謝鴻飛;論民事習慣在近現(xiàn)代民法中的地位[J];法學;1998年03期

8 ?送袪枴じ窳_斯·埃斯比爾,張大川;人權的普遍性與文化多樣性[J];國際社會科學雜志(中文版);1999年04期

9 張強;;淺析我國當前物權習慣調查模式——從清末民初兩次民商事習慣調查比較角度[J];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10 張洪濤;;“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轉型中國法律運行模式的功能比較研究[J];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08年06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張寬明;[N];人民法院報;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楊磊;新疆地方立法與少數(shù)民族習慣法[D];新疆財經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黃小箏;;民族習慣法的新特點:以金秀瑤族新石牌為例[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本文編號:216210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lilunwen/216210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8e8fb***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