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兒作品立法中圖書館著作權(quán)例外與限制研究——以美國和歐盟孤兒作品立法為例
本文選題:著作權(quán)法 + 孤兒作品 ; 參考:《圖書館論壇》2014年12期
【摘要】:《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quán)法(修訂草案送審稿)》關(guān)于孤兒作品的原則性規(guī)定并不足以解決復雜的孤兒作品著作權(quán)問題。美國《2008孤兒作品法案》和歐盟《2012孤兒作品指令》規(guī)定了關(guān)于適用于圖書館著作權(quán)例外與限制的條款,但在適用主體、適用客體和補償機制等方面存在不同。文章基于兩者的不同,以孤兒作品利用的著作權(quán)權(quán)利限制制度的適用差異性及其關(guān)聯(lián)度為切入點,分析孤兒作品法律規(guī)定、概念——法律內(nèi)在因素,以及有效嵌入特定社會運行的過程和狀況——法律外在因素,為我國孤兒作品立法的法律移植本土化提供參考。
[Abstract]:The principle provisions of the copyright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revised draft to be submitted for review) are not enough to solve the complex copyright problem of orphan works. The American Orphan works Act 2008 and the EU < 2012 Orphan works Directive stipulate the provisions applicable to library copyright exceptions and restrictions, but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applicable subjects, applicable objects and compensation mechanisms. Based 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legal provisions, the concept and the internal factors of the orphan's works, taking the differences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estriction system of copyright rights used by the orphan works and their correlation degree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s. And the process and condition of embedding the specific social operation effectively-the external factor of law, which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localization of the legislation of orphan works in our country.
【作者單位】: 大連海洋大學渤海校區(qū)圖書館;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基金項目“比較法視角下圖書館孤兒作品利用的路徑選擇和制度構(gòu)建”(項目編號:14YJA870011)研究成果之一
【分類號】:D923.41;D971.2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5條
1 王瑞琪;;淺析著作權(quán)法律移植與本土化[J];法制與社會;2014年14期
2 王本欣;曲紅;;圖書館孤兒作品利用的法定許可制度研究——以著作權(quán)法第三次修改為背景[J];圖書情報工作;2013年15期
3 王本欣;樊雁;;圖書館孤兒作品數(shù)字化著作權(quán)問題的解決方案——以歐美孤兒作品立法進程為視角[J];圖書館建設(shè);2014年04期
4 韓瑩瑩;;《2006年孤兒作品法案》議案及《2008年孤兒作品法案》議案[J];環(huán)球法律評論;2009年01期
5 夏揚;;法律移植、法律工具主義與制度異化——以近代著作權(quán)立法為背景[J];政法論壇;2013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9條
1 趙海燕;;孤兒作品及其保護利用[J];改革與開放;2015年02期
2 金潞;劉青;;推進孤兒作品公共獲取的解決之道[J];圖書情報工作;2010年09期
3 張艷冰;;“孤兒作品”著作權(quán)保護研究——以《著作權(quán)法》第三次修改為視角[J];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5期
4 鄭倫幸;聶鑫;;論孤兒作品的版權(quán)保護——兼評《著作權(quán)法》第三次修改草案[J];求索;2013年10期
5 王本欣;樊雁;;圖書館孤兒作品數(shù)字化著作權(quán)問題的解決方案——以歐美孤兒作品立法進程為視角[J];圖書館建設(shè);2014年04期
6 楊佩霞;;論版權(quán)制度下孤兒作品的保護[J];中國版權(quán);2012年03期
7 趙銳;;論孤兒作品的版權(quán)利用——兼論《著作權(quán)法》(修改草案)第25條[J];知識產(chǎn)權(quán);2012年06期
8 白超霞;;“表見性”孤兒作品利用的付酬機制探析——以著作權(quán)集體管理組織為視角[J];中國版權(quán);2014年04期
9 鄧亞嬌;;數(shù)字環(huán)境下“孤兒作品”的版權(quán)保護——以谷歌和解協(xié)議為分析中心[J];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研究生學報;2014年03期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旭春;論孤兒作品制度[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艾倩文;孤兒作品利用的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3 鄭建濱;孤兒作品使用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4 解岳中;著作權(quán)法定許可使用制度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2011年
5 金旭;論孤兒作品的使用[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6 田燕;我國孤兒作品的利用困境與解決機制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2年
7 陳雪娜;孤兒作品利用的法律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2年
8 段雅嫻;孤兒作品著作權(quán)問題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3年
9 廖曉飛;我國孤兒作品及其使用問題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10 馬飛飛;孤兒作品的著作權(quán)保護和利用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許章潤;《法治及其本土資源》隨談[J];比較法研究;1997年01期
2 黃旭春;;淺析美國2008年孤兒作品議案[J];電子知識產(chǎn)權(quán);2009年07期
3 金泳鋒;彭婧;;孤兒作品保護大陸與香港之比較研究[J];電子知識產(chǎn)權(quán);2011年03期
4 王立民;古代東方法文化的移植問題[J];法學;1999年10期
5 趙力;;孤兒作品法理問題研究——中國視野下的西方經(jīng)驗[J];河北法學;2012年05期
6 易軍;;個人主義方法論與私法[J];法學研究;2006年01期
7 管育鷹;;歐美孤兒作品問題解決方案的反思與比較——兼論我國《著作權(quán)法》相關(guān)條款的修改[J];河北法學;2013年06期
8 馬海群;王英;劉t$斐;;數(shù)字圖書館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的法定許可制度研究[J];情報資料工作;2010年04期
9 王立君;法律移植的界定[J];法學論壇;2004年02期
10 李宇;;著作權(quán)法視野下的Google圖書和解協(xié)議解讀——兼論網(wǎng)絡(luò)環(huán)境下著作權(quán)授權(quán)模式的理性選擇[J];圖書館雜志;2010年06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蕾;論中國的法律移植問題[J];南都學壇;2002年02期
2 李長友;論法律移植的必要性和可能性[J];綏化師專學報;2002年01期
3 張麗;試論法律移植的主體[J];錦州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6期
4 何勤華;關(guān)于法律移植語境中幾個概念的分析[J];法治論叢;2002年05期
5 鄒曉紅;法律移植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芻議[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6 吳傳毅;論法律移植[J];湖南行政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7 王保智;論法律移植[J];求實;2003年09期
8 于沛霖,王海燕;關(guān)于法律移植的內(nèi)涵及形式的學理思考[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2003年05期
9 胡成建,聶施恒;法律移植的基本問題研究[J];行政與法;2003年11期
10 張麗;試論法律移植應(yīng)遵循的原則[J];錦州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華德;武杰;;熵理論視域下的法律移植[A];第二屆中國科技哲學及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論文集(碩士卷)[C];2008年
2 強世功;;法律移植的終結(jié)——對當代中國法理學的反思[A];北京論壇(2004)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法治文明的承繼與融合”法律分論壇論文或提要集[C];2004年
3 A.哈丁;高鴻鈞;;東南亞的比較法和法律移植:“習俗雜音”的意蘊[A];全國外國法制史研究會學術(shù)叢書——多元的法律文化[C];2006年
4 陳傳法;;法律移植簡論——從發(fā)展的觀點看[A];全國外國法制史研究會學術(shù)叢書——法的移植與法的本土化[C];2000年
5 馮卓慧;;法律移植問題探討[A];全國外國法制史研究會學術(shù)叢書——法的移植與法的本土化[C];2000年
6 肖光輝;;法律移植及其本土化現(xiàn)象的關(guān)聯(lián)考察——兼論我國法的本土化問題[A];全國外國法制史研究會學術(shù)叢書——法的移植與法的本土化[C];2000年
7 周偉文;;法律移植和法治[A];全國外國法制史研究會學術(shù)叢書——法的移植與法的本土化[C];2000年
8 何勤華;;關(guān)于法律移植的幾個基本問題[A];全國外國法制史研究會學術(shù)叢書——法的移植與法的本土化[C];2000年
9 王文;;論法律移植與法律融合[A];全國外國法制史研究會學術(shù)叢書——法的移植與法的本土化[C];2000年
10 蔣巖波;;論提高法律移植的效用[A];全國外國法制史研究會學術(shù)叢書——法的移植與法的本土化[C];2000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瞿琨;法律移植與中國的法治土壤[N];光明日報;2005年
2 熊,
本文編號:208792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lilunwen/2087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