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文明的歷史進路與時代啟示
本文選題:法治 切入點:法治文明 出處:《中國政法大學學報》2014年06期
【摘要】:法治文明是人類為追求政治民主和維護公平正義,把法治確定為治國理政基本方式過程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文明程度,屬于制度文明。雖然法治不僅僅是法律制度,但制度性構(gòu)成和規(guī)則體系始終是法治的基本要素。在法治國家和法治社會,任何經(jīng)濟制度、政治制度以及文化制度要得到穩(wěn)固的確立、順利的運作和健康的發(fā)展都必須法律化、法治化。法治是政治文明的核心內(nèi)容,政治文明的精義是政治民主。現(xiàn)代社會民主與法治總是如影隨形。唯有法治,才能保障民主推動民主;唯有民主,才能豐富法治張揚法治。
[Abstract]:The civilization of the rule of law is the degree of civilization embodied in the process of human beings pursuing political democracy and safeguarding fairness and justice, and defining the rule of law as the basic way of governing the country and governing the government. It belongs to the system civilization, although the rule of law is not only a legal system, However, the institutional composition and rule system are always the basic elements of the rule of law. In a country ruled by law and a society ruled by law, any economic system, political system and cultural system must be legalized if they are to be firmly established, and the smooth operation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system must be legalized. Rule by law. The rule of law is the core content of political civilization, and the essence of political civilization is political democracy. Democracy and the rule of law in modern society always follow. Only the rule of law can guarantee democracy to promote democracy; only democracy, To enrich the rule of law and promote the rule of law.
【分類號】:D920.0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夏恿;法治是什么——淵源、規(guī)誡與價值[J];中國社會科學;1999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富文;;馬克思人本思想探析——以《共產(chǎn)黨宣言》為中心的考察[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1期
2 劉莎莎;;從《愛彌兒》中探究盧梭的生命教育理念[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年04期
3 林頤;;“自我”的兩個維度——讀丹尼爾·貝爾《社群主義及其批評者》[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1年03期
4 項志友;馬珊;;論法治的人性基礎——兼論中西人性觀對法治的影響[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2年02期
5 馬新福;于延曉;;法社會學引論[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3年02期
6 王圣揚;董瓊;;論刑事訴訟中的控辯平衡原則[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5年02期
7 方瀟;;法律與信仰:天學視野的古今之論[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6年02期
8 王慶廷;;法律的親情化求證——一個法理學的視角[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6年02期
9 賈劍虹;法治與法治的中國特色之思考[J];安徽電力職工大學學報;2001年04期
10 蔣傳光,張建設;論中國的法律文化傳統(tǒng)與當代中國的法治道路[J];安徽大學學報;2001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肖能;;學術(shù)權(quán)利與行政權(quán)力:大學治理的核心范疇——以平衡論為視角[A];通過章程的大學治理[C];2011年
2 黎秀蓉;;“李約瑟之謎”的博弈論解讀[A];第十一屆中國制度經(jīng)濟學年會論文匯編(上)[C];2011年
3 秦玉孌;袁輝;唐芳;;和諧社會下如何樹立國人的法律信仰[A];創(chuàng)新·發(fā)展·和諧——河北省第二屆社會科學學術(shù)年會論文專輯[C];2008年
4 張睿麗;;議會政治:憲政民主的運作[A];地方政府發(fā)展研究(第三輯)[C];2008年
5 黃云明;;論法律與道德差異性認知的誤區(qū)[A];中國倫理學三十年——中國倫理學會第七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匯編[C];2009年
6 鄭磊;;兩個村莊的村民政治——以農(nóng)民的選舉權(quán)意識為契入點[A];新農(nóng)村建設的制度保障[C];2005年
7 韓春暉;;民主:一種世俗化的實踐理性——評熊彼特的民主觀兼談對我國政治文明建設的啟示[A];北京高校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博士生第二次論壇--“現(xiàn)代民主與行政法”研討會會議資料[C];2006年
8 黎秀蓉;;制度是博弈的結(jié)果:國家理論[A];2005中國制度經(jīng)濟學年會精選論文(第二部分)[C];2005年
9 何勤華;;西方法學觀在近代中國的傳播[A];北京論壇(2004)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法治文明的承繼與融合”法律分論壇論文或提要集[C];2004年
10 田山俊;;論盧梭的勞動教育思想:政治觀與哲學觀的角度[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丁宇飛;企業(yè)國有資產(chǎn)管理體制的法律探索[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晉入勤;企業(yè)國有產(chǎn)權(quán)交易法律制度創(chuàng)新論[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趙寧;罪狀解釋論[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鄭現(xiàn)U,
本文編號:16750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lilunwen/1675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