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與法學教育
本文關鍵詞:儒家思想與法學教育
【摘要】:探討法學教育,不能只是"從法律到法律",亦即不能一味關注法律知識的傳授與法律技能的培養(yǎng),應當全方位、多視角進行。當前,我國的法學教育客觀上存在著諸多弊端。進一步提高我國的法學教育質(zhì)量,應從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中萃取精華。儒家思想與法學教育的有機融合有助于培養(yǎng)具有健全人格的法律人。只有既掌握專業(yè)知識與技能,又具有職業(yè)倫理與道德的法律人,才能推動我國的法治事業(yè)不斷發(fā)展進步,從而實現(xiàn)法學教育的終極目標。
【作者單位】: 安徽科技學院人文學院;
【關鍵詞】: 高等院校 法學教育 儒家思想 有機融合
【基金】:安徽省省級質(zhì)量工程項目(2013zjjh026) 安徽科技學院校級教研項目(x2014053)
【分類號】:G642;D90-4
【正文快照】: 高等院校法學教育(以下簡稱法學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法學教育質(zhì)量的高低,從根本上說,關乎依法治國能否順利實現(xiàn),關乎國家與民族的未來。早在民國時期,蔡元培先生即指出,晚近歐美各國文化之所以能夠一日千里地進步,“推原溯因”,其法學教育功不可沒[1]。有鑒于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峗;;法律與教化——從儒家的教化理念吁歸法治工程中的教化[J];太平洋學報;2008年01期
2 劉變?nèi)~;劉興超;;論儒家思想影響下的依法治國[J];山東省農(nóng)業(yè)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3 李麗萍;全艷麗;;儒家法律思想的價值及啟示[J];法制與社會;2012年34期
4 李曙光;論儒家思想對中國封建法律的影響[J];政法論壇;1985年02期
5 劉全德;儒家法學與西方傳統(tǒng)法學的比較[J];政法論壇;1990年03期
6 李長喜;儒家思想與當代中國公民的法律意識[J];社會科學家;1997年06期
7 張順慶;;試析儒家思想對中國古代法制的影響——以人性論為視角[J];福建法學;2005年03期
8 龍江;陳松;;從批判、理想到現(xiàn)實、理性——論儒家教化觀的宋代之變及其對法律思想的影響[J];社會科學家;2013年02期
9 孟文鏞;;試論傳統(tǒng)的儒家法律意識及其影響[J];紹興師專學報;1989年04期
10 魏哲;;清代司法中體現(xiàn)的儒家思想[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1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黃亞妮;;儒家法律思想對我國廉政建設的啟示[A];吉林省行政管理學會“加強體制機制創(chuàng)新,,建設服務型政府”研討會論文集(《吉林政報》2008·理論專刊)[C];2008年
2 郭衛(wèi)華;;從“秩序情結”到“意義”的追尋——論儒家“情”的文化功能[A];科學發(fā)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會科學界第八屆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上)[C];201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丁銳;從儒家經(jīng)典中汲取法治營養(yǎng)[N];人民法院報;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栗斌;儒家法律思想及其當代價值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2 郝廷婷;試論越南阮朝法制的特點[D];西南政法大學;2008年
3 李娜;儒家孝道對唐朝吏治的影響[D];蘇州大學;2013年
4 劉方;秦代法制與儒家思想辨析[D];西南政法大學;2009年
5 婁雨洋;論漢循吏的法律實踐[D];安徽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0619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lilunwen/1061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