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應激對大鼠凝血功能和血小板活化的影響及電針的干預作用
本文關鍵詞:慢性應激對大鼠凝血功能和血小板活化的影響及電針的干預作用
【摘要】:目的觀察慢性應激抑郁模型大鼠血漿凝血功能變化以及電針的干預作用。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32只,適應性飼養(yǎng)1周后,隨機分成空白組、模型組、氟西汀組、電針組,每組8只。后三組采用慢性應激刺激結合孤養(yǎng)21 d建立大鼠抑郁模型,氟西汀組、電針組分別同時采用氟西汀、電針進行干預。測定各組大鼠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凝血酶時間(TT)、纖維蛋白原(FIB);酶聯(lián)免疫吸附測定檢測大鼠6酮前列腺素F_(1α)(6-keto-PGF_(1α))、P-選擇素、血栓烷素B2(TXB_2)的變化。結果模型組曠場試驗水平運動次數(shù)和垂直運動次數(shù)較空白組明顯降低(P0.01),電針組和氟西汀組較模型組明顯增加(P0.01)。與空白組比較,模型組PT、APTT、TT明顯縮短(P0.01),FIB含量升高(P0.05);血清6-keto-PGF_(1α)含量降低(P0.05),P-選擇素、TXB_2含量明顯升高(P0.01);與模型組比較,氟西汀組、電針組PT、APTT、TT延長(P0.05),血清6-keto-PGF_(1α)含量升高(P0.01),P-選擇素、TXB_2含量降低(P0.05),電針組FIB含量降低(P0.05)。結論慢性應激抑郁模型大鼠凝血功能增強,血小板活化功能異常,電針和氟西汀可改善這些變化。
【作者單位】: 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人民醫(yī)院;內(nèi)蒙古國際蒙醫(yī)醫(yī)院;北京中醫(y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北京博愛醫(yī)院中醫(yī)治療中心;首都醫(yī)科大學康復醫(yī)學院;
【關鍵詞】: 抑郁 電針 凝血功能 血小板活化 大鼠
【基金】: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人民醫(yī)院院內(nèi)基金項目(No.201557)
【分類號】:R245.97
【正文快照】: 心理因素在身體健康中發(fā)揮重要作用。近年來人們逐漸認識到,作為一種情感障礙類疾病,抑郁癥影響著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與發(fā)展[1]。抑郁癥患者血小板活性增強,而血小板凝聚功能異常與心血管疾病密切相關,推測血小板功能異常在抑郁與心血管疾病之間發(fā)揮重要作用[2]。 1 材料與方法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景泉凱;賽音朝克圖;姚海江;呂威;奧村悠斗;楊利娟;劉俊彤;李志剛;;電針對慢性應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馬磷酸二酯酶4及其亞型表達的影響[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6年09期
2 王訓強;樓忠澤;張慶玉;胡朦;季蘊辛;阮列敏;;血小板功能在抑郁癥與心血管疾病間作用的研究進展[J];浙江醫(yī)學;2016年06期
3 劉上上;趙紅;畢爽麗;;針灸治療抑郁癥的作用機制研究進展[J];湖北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6年01期
4 魯文波;申光范;李穎;甘莉艷;;度洛西汀治療抑郁癥后對血小板的影響[J];中國藥物濫用防治雜志;2015年06期
5 薛濤;鄔麗莎;劉新民;王瓊;;抑郁癥動物模型及評價方法研究進展[J];中國實驗動物學報;2015年03期
6 李光燦;肖召安;;文拉法辛致不良反應文獻分析[J];中國藥業(yè);2014年23期
7 郝曉慧;張建斌;劉海蓉;笪妮麗;;從督脈探討扶陽理論在針灸臨床中的應用[J];吉林中醫(yī)藥;2013年12期
8 紀倩;李志剛;唐銀杉;莫雨平;姚海江;賽音朝克圖;;不同電針刺激對慢性應激抑郁模型大鼠行為學及海馬谷氨酸轉(zhuǎn)運體的影響[J];針刺研究;2013年03期
9 戶麗;梁佳;金樹英;韓焱晶;盧峻;圖婭;;針刺治療抑郁癥作用機制近5年研究進展[J];針刺研究;2013年03期
10 夏青;趙軍;;調(diào)神解郁針法治療郁證療效觀察[J];上海針灸雜志;2013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尹平;陳澤欽;韓栩珂;徐世芬;;電針對抑郁大鼠行為學及海馬β-CaMKⅡ蛋白的影響[J];世界中醫(yī)藥;2017年02期
2 陳卓偉;王敦建;袁璦芹;;針刺夾脊穴配合盆底肌功能鍛煉治療產(chǎn)后壓力性尿失禁療效觀察[J];上海針灸雜志;2017年03期
3 宋洪濤;武忠;張瑞霞;賽音朝克圖;景泉凱;姚海江;;慢性應激對大鼠凝血功能和血小板活化的影響及電針的干預作用[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7年03期
4 石昌杰;花秋紅;張麗紅;張儒;;神經(jīng)干細胞特異性LSD1基因敲除對小鼠情緒及記憶的影響[J];中國實驗動物學報;2017年01期
5 孟斌;田靖;;“通督溫陽”法針刺治療肌萎縮側索硬化癥臨床觀察[J];上海針灸雜志;2017年02期
6 張潔;李軍;黃新智;何瑋;張苗;;基于社區(qū)的針藥結合治療老年抑郁癥療效和影響因素研究[J];中外醫(yī)療;2017年04期
7 陳四有;高曉芬;黃艷萍;植昌嘉;曹春梅;蔣華忠;陳來雄;;扶陽通經(jīng)療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研究[J];光明中醫(yī);2017年02期
8 米琨;郭強;孫振卿;王海波;;神經(jīng)干細胞移植聯(lián)合電針刺激對慢性應激抑郁模型大鼠行為學的影響[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7年01期
9 張帥;周平;王雪蕊;馬思明;付清楠;石廣霞;劉存志;;基于神經(jīng)影像學技術的針刺效應影響因素分析[J];北京中醫(yī)藥;2016年12期
10 徐春朝;;血府逐瘀湯聯(lián)合度洛西汀治療抑郁癥伴疼痛的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6年23期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佳;張磊;袁靖姣;李連玲;劉曉麗;韓明;張仕壯;胡振波;梁淑娟;井西學;;抑郁癥的腦神經(jīng)結構及功能改變[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5年12期
2 楊敏;康洪鈞;戴曉暢;;抑郁癥的發(fā)病機制與治療進展[J];四川生理科學雜志;2015年03期
3 薛濤;鄔麗莎;劉新民;王瓊;;抑郁癥動物模型及評價方法研究進展[J];中國實驗動物學報;2015年03期
4 王睿;黃樹明;;抑郁癥發(fā)病機制研究進展[J];醫(yī)學研究生學報;2014年12期
5 楊衛(wèi)星;王真真;龔曉健;李云峰;;基于磷酸二酯酶4的抑郁癥治療新靶點研究進展[J];國際藥學研究雜志;2014年03期
6 馬占強;李瑞鵬;李月碧;傅強;瞿融;馬世平;;半夏厚樸湯抗抑郁作用——改善腦內(nèi)氧化應激水平[J];藥學與臨床研究;2014年03期
7 韓萍;宋卓敏;;解肝煎加味對更年期抑郁癥大鼠神經(jīng)遞質(zhì)5-HT及血脂水平的影響[J];中醫(yī)藥臨床雜志;2014年04期
8 蘇虹;孫洪麗;張靜;范薇;;孕產(chǎn)婦血清中ω-3多不飽和脂肪酸與產(chǎn)后抑郁癥的相關性[J];昆明醫(yī)科大學學報;2014年04期
9 文睿婷;張漢霆;馮婉玉;梁建輝;;磷酸二酯酶-4的中樞功能研究進展[J];中國藥理學通報;2014年04期
10 蔣美瓊;苗明三;;中醫(yī)藥治療抑郁癥特點分析[J];中醫(yī)學報;2013年1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同度,張昌穎;素食大鼠的貧血現(xiàn)象[J];營養(yǎng)學報;1957年04期
2 陳偉強;趙善廣;;自制注射用大鼠固定裝置[J];上海實驗動物科學;1992年04期
3 肖柳英,林培英,馮昭明,張丹;不同周齡的SD大鼠生理、生化及體重的正常值測定[J];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1996年03期
4 李淑云;簡易大鼠灌胃器的制作[J];錦州醫(yī)學院學報;2001年04期
5 楊明智,陳積圣;一種大鼠抓取與固定的新工具介紹[J];上海實驗動物科學;2001年03期
6 戴英,陸群;復方H_(505)對Wistar大鼠外周血的血液流變學指標的影響[J];中國血液流變學雜志;2001年01期
7 韋應波,孫喜慶,曹新生,姚永杰,馮岱雅,楊長斌;+Gz暴露時間對大鼠記憶功能和行為的影響[J];航天醫(yī)學與醫(yī)學工程;2003年01期
8 呂學軍,郭俊生,李敏,周利梅,張永娟;暈船大鼠體內(nèi)鐵含量的變化[J];中國職業(yè)醫(yī)學;2003年04期
9 湯仁仙,王迎偉,王慧,周峰;201A中藥合劑對大鼠抗腎小球基底膜腎炎病變的影響[J];徐州醫(yī)學院學報;2003年06期
10 孫同柱,付小兵,翁立新,梁雪梅,陳偉;介紹一種簡易的大鼠保定方法[J];上海實驗動物科學;2004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尹音;孫振宇;胡敏;李冬霞;;持續(xù)性高正加速度對大鼠顳頜關節(jié)損傷的作用[A];第八屆全國顳下頜關節(jié)病學及(牙合)學大會論文匯編[C];2011年
2 祝~=驤;iJ梊霞;洃克琴;崔素英;文允摪;,
本文編號:9274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ongyixuelunwen/927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