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調衡透刺針法電針治療圍絕經期綜合征臨床觀察
本文關鍵詞:陰陽調衡透刺針法電針治療圍絕經期綜合征臨床觀察,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通過陰陽調衡透刺針法電針對圍絕經期綜合征及全身潮熱、失眠、心悸等相關癥狀的臨床療效對比觀察,驗證本法對圍絕經期綜合征的有效性,為本法的臨床應用提供臨床依據(jù)。方法:本研究將來自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針灸科七門診、婦科門診圍絕經期綜合征患者60例,隨機分成2組,每組30人,治療組采用陰陽調衡透刺針法電針療法,對照組應用安慰電針組療法。通過觀察比較治療組和對照組的Kupperman評分及生存質量評定,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結果:治療組即陰陽調衡透刺針法電針組的總有效率為90%,顯效率為50%,安對照組即安慰電針組的總有效率為83.33%,顯效率為33.33%。治療組患者治療4周后相關癥狀未見明顯緩解,治療8周后癥狀明顯改善,停止治療2周后,患者基本維持治療后狀態(tài),治療組圍絕經期綜合征臨床癥狀明顯改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陰陽調衡透刺針法電針療法治療圍絕經期綜合征的療效顯著,具有療效快、依從性好、副作用少等優(yōu)勢,具備臨床廣泛應用的價值。
【關鍵詞】:圍絕經期綜合征 陰陽調衡透刺 電針
【學位授予單位】: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246.3
【目錄】: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7
- 引言7-8
- 文獻綜述8-19
- 1.中醫(yī)對本病的認識和研究進展8-9
- 1.1 病因病機8-9
- 2. 中醫(yī)治療9-14
- 3.西醫(yī)對本病的認識和研究進展14-19
- 3.1 圍絕經期綜合征的概述15
- 3.2 圍絕經期綜合征的認識15-17
- 3.3 治療17-19
- 臨床研究19-23
- 1. 臨床資料19-20
- 1.1 病例來源19
- 1.2 診斷標準19
- 1.3 納入標準19
- 1.4 排除標準19-20
- 1.5 觀察中止標準20
- 1.6 療效判定標準20
- 2. 研究及觀察方法20-23
- 2.1 治療方法20-21
- 2.2 療程及時間21-22
- 2.3 腧穴定位22
- 2.4 器械22
- 2.5 意外情況處理22
- 2.6 觀察方法22
- 2.7 統(tǒng)計方法22-23
- 治療結果分析23-27
- 討論27-33
- 1. 選題意義27
- 2. 針刺治療機制27-28
- 3. 對電針療法的認識28
- 4. 陰陽調衡透刺針法的臨床意義28-29
- 5. 穴位分析29-31
- 6. 結果討論31
- 7. 結語31-32
- 8. 不足與展望32-33
- 結論33-34
- 參考文獻34-39
- 附表一39-41
- 附表二41-43
- 致謝43-44
- 攻讀碩士期間發(fā)表的論文44-46
- 個人簡歷46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越;;中藥治療圍絕經期綜合征療效觀察[J];遼寧中醫(yī)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2 李豪英;;圍絕經期綜合征臨證掇要[J];光明中醫(yī);2006年06期
3 張瑞荔;文繼紅;李豫;;中醫(yī)辨證治療婦女圍絕經期綜合征40例療效觀察[J];云南中醫(yī)中藥雜志;2006年05期
4 張培芹;逄秀云;李素秀;;心理干預在圍絕經期綜合征治療中的療效觀察[J];中國民康醫(yī)學;2008年23期
5 劉臣;崔嵐;劉濤;;鱉龍湯治療圍絕經期綜合征100例[J];中國中醫(yī)藥科技;2008年06期
6 李芳芳;吳新華;;淺談對圍絕經期綜合征的中醫(yī)認識和治療[J];光明中醫(yī);2009年09期
7 歐紅;;圍絕經期綜合征217例臨床治療分析[J];吉林醫(yī)學;2011年24期
8 滿玉晶;陳月;趙麗妍;任菲菲;孫美慧;張楠;;圍絕經期綜合征的治療[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1年12期
9 吳紅斌;賴春華;;桂枝加龍骨牡蠣湯治療圍絕經期綜合征64例[J];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13年12期
10 宋彥茹;盧葉青;路靜;任勝巧;楊曉明;張娜;;圍絕經期綜合征患者147例治療體會[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敏;李燦東;梁文娜;李紅;;圍絕經期綜合征證素特點的臨床研究[A];全國第十一次中醫(yī)診斷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梁文娜;林雪娟;李燦東;李紅;王洋;;圍絕經期綜合征中醫(yī)證素規(guī)律的臨床研究[A];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診斷專業(yè)委員會2009’年會論文集[C];2009年
3 鄧高丕;袁爍;葉慧慈;;圍絕經期綜合征的中醫(yī)證治規(guī)律探討[A];第十次全國中醫(yī)婦科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0年
4 張劍萍;李芬;林永潔;盛秋;于學文;張欣文;;西安市高校教師圍絕經期綜合征患病狀況調查[A];第二次全國絕經相關問題高級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5 龔瑾;丁莎;;理氣活血法治療圍絕經期綜合征的臨床研究[A];全國第七屆中西醫(yī)結合婦產科學術會議論文及摘要集[C];2007年
6 夏亦冬;胡國華;;補腎疏肝法合雌激素減量治療圍絕經期綜合征臨床研究[A];全國第七屆中西醫(yī)結合婦產科學術會議論文及摘要集[C];2007年
7 陳穎異;;圍絕經期綜合征——中醫(yī)的綜合認識與診療[A];醫(yī)學科研成果與應用[C];2011年
8 楊敏;李燦東;梁文娜;李紅;;圍絕經期綜合征中醫(yī)證素與血脂等指標的相關研究[A];全國第十三屆中醫(yī)診斷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2年
9 楊鑒冰;;靜心寧湯治療圍絕經期綜合征的臨床觀察[A];2010全國中西醫(yī)結合圍絕經期專題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10 梁文娜;李燦東;高碧珍;李紅;楊敏;王洋;;圍絕經期綜合征肝郁病理與雌性激素的相關性研究[A];全國第十一次中醫(yī)診斷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關愛女性 關注圍絕經期綜合征[N];成都日報;2004年
2 王春鳴;針刺治療“圍絕經期綜合征”值得推廣[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7年
3 季楠;潮熱偶爾纏身 別急著用激素[N];中國醫(yī)藥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順杰;圍絕經期綜合征的影響因素及中醫(yī)證候臨床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2 馮娟;從腎肝心論治圍絕經期綜合征的臨床療效及作用機制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5年
3 林吟,
本文編號:36382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ongyixuelunwen/363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