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募配穴聯合短刺法對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骨密度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2-01-09 13:30
目的觀察俞募配穴聯合短刺法治療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的臨床療效。方法將72例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患者隨機分為針刺組(俞募配穴聯合短刺法)及藥物組(口服阿侖膦酸鈉),每組36例,分析比較治療前后兩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視覺模擬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焦慮自評量表(self-ralting anxiety scale, SAS)、中醫(yī)癥狀評分的改善情況。結果兩組患者治療后BMD值同治療前比較有所增加,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VAS、ODI、SAS、中醫(yī)癥狀評分同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且針刺組優(yōu)于藥物組(P<0.01);針刺組總有效率(93.8%)優(yōu)于藥物組(72.7%)(P<0.05)。結論俞募配穴聯合短刺法與阿侖膦酸鈉短期內可提高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患者BMD,但因為骨代謝周期較長,觀察周期較短,其改善程度未能達到統(tǒng)計學意義,但對患者疼痛、功能障礙、焦慮的改善...
【文章來源】:上海針灸雜志. 2020,39(08)
【文章頁數】:6 頁
【文章目錄】: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1.2 診斷標準
1.3 納入標準[13]
1.4 排除標準[14]
2 治療方法
2.1 針刺組
2.2 藥物組
3 治療效果
3.1 觀察指標
3.1.1 BMD
3.1.2 VAS疼痛評分[15]
3.1.3 SAS焦慮評分
3.1.4 ODI功能障礙指數
3.1.5 中醫(yī)癥狀評分
3.2 療效標準
3.3 統(tǒng)計學方法
3.4 治療結果
3.4.1 兩組治療前后BMD比較
3.4.2 兩組治療前后VAS評分比較
3.4.3 兩組治療前后ODI評分比較
3.4.4 兩組治療前后SAS評分比較
3.4.5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yī)癥狀評分比較
3.4.6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4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針刺療法在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防治中的應用概況[J]. 徐新宇,李明明,何松,王睿淏,蔣壯,劉俊楠,楊國芳. 中醫(yī)藥通報. 2019(05)
[2]益腎健骨湯治療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臨床研究[J]. 張洪贊,許書貞,曹玉舉,郭永昌,馮小艷. 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 2019(05)
[3]補腎健脾壯骨方治療脾腎兩虛型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的臨床研究[J]. 顧伏龍,周斌,姜江,李忠偉. 中藥材. 2019(01)
[4]中醫(yī)藥治療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的研究近況[J]. 黃獻京. 廣西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18(04)
[5]中西醫(yī)藥物治療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研究進展[J]. 張昌攀,陳凱,陳海鵬. 中醫(yī)藥臨床雜志. 2018(01)
[6]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診療指南(2017)[J]. 中華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雜志. 2017(05)
[7]針灸治療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的研究進展[J]. 荀丹丹,臧曉明,孫琰,姜超,譚奇紋. 湖南中醫(yī)雜志. 2017(08)
[8]運動療法防治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的研究進展[J]. 向武,汪俊宇,李敏,唐瑞苓,劉浩,熊德啟,唐緒榮.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 2017(68)
[9]整體調節(jié)針法治療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的臨床研究[J]. 羅成斌,徐金龍,楊增榮,黃昆,趙榮. 中國骨質疏松雜志. 2016(11)
[10]針灸對骨質疏松癥椎體壓縮骨折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 楊進廉,艾雙春,劉江,周祖剛,李泓. 上海針灸雜志. 2016(10)
碩士論文
[1]頸源性頭痛頸部陽性反應點短刺臨床研究[D]. 蕭力維.中國中醫(yī)科學院 2013
本文編號:3578811
【文章來源】:上海針灸雜志. 2020,39(08)
【文章頁數】:6 頁
【文章目錄】: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1.2 診斷標準
1.3 納入標準[13]
1.4 排除標準[14]
2 治療方法
2.1 針刺組
2.2 藥物組
3 治療效果
3.1 觀察指標
3.1.1 BMD
3.1.2 VAS疼痛評分[15]
3.1.3 SAS焦慮評分
3.1.4 ODI功能障礙指數
3.1.5 中醫(yī)癥狀評分
3.2 療效標準
3.3 統(tǒng)計學方法
3.4 治療結果
3.4.1 兩組治療前后BMD比較
3.4.2 兩組治療前后VAS評分比較
3.4.3 兩組治療前后ODI評分比較
3.4.4 兩組治療前后SAS評分比較
3.4.5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yī)癥狀評分比較
3.4.6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4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針刺療法在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防治中的應用概況[J]. 徐新宇,李明明,何松,王睿淏,蔣壯,劉俊楠,楊國芳. 中醫(yī)藥通報. 2019(05)
[2]益腎健骨湯治療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臨床研究[J]. 張洪贊,許書貞,曹玉舉,郭永昌,馮小艷. 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 2019(05)
[3]補腎健脾壯骨方治療脾腎兩虛型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的臨床研究[J]. 顧伏龍,周斌,姜江,李忠偉. 中藥材. 2019(01)
[4]中醫(yī)藥治療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的研究近況[J]. 黃獻京. 廣西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18(04)
[5]中西醫(yī)藥物治療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研究進展[J]. 張昌攀,陳凱,陳海鵬. 中醫(yī)藥臨床雜志. 2018(01)
[6]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診療指南(2017)[J]. 中華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雜志. 2017(05)
[7]針灸治療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的研究進展[J]. 荀丹丹,臧曉明,孫琰,姜超,譚奇紋. 湖南中醫(yī)雜志. 2017(08)
[8]運動療法防治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的研究進展[J]. 向武,汪俊宇,李敏,唐瑞苓,劉浩,熊德啟,唐緒榮.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 2017(68)
[9]整體調節(jié)針法治療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的臨床研究[J]. 羅成斌,徐金龍,楊增榮,黃昆,趙榮. 中國骨質疏松雜志. 2016(11)
[10]針灸對骨質疏松癥椎體壓縮骨折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 楊進廉,艾雙春,劉江,周祖剛,李泓. 上海針灸雜志. 2016(10)
碩士論文
[1]頸源性頭痛頸部陽性反應點短刺臨床研究[D]. 蕭力維.中國中醫(yī)科學院 2013
本文編號:35788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ongyixuelunwen/357881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