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紅外熱成像技術觀察針刺委中穴對腰骶部溫度變化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01-15 19:55
目的利用紅外熱成像技術觀察健康人腰骶部在針刺前后的溫度變化及分布規(guī)律,以進一步求證"腰背委中求"的經典理論的客觀性;方法選取符合標準的25名健康受試者,將受試者腰骶部劃分為6個測量區(qū)域,針刺右側委中穴前后,應用紅外熱像儀依序記錄其各個標記區(qū)域的溫度值。結果①針刺前腰骶部溫度分布均呈現為左右對稱,左右兩側無統(tǒng)計學差異(P <0.05);②針刺后腰骶部溫度皆升高,統(tǒng)計學差異明顯(P <0.01),左右兩側平均溫度無統(tǒng)計學差異(P <0.05)。結論在生理狀況下,針刺委中穴可以引起腰骶部溫度的明顯變化,使局部溫度升高,可能和"腰背委中求"經絡特異性相關。可以利用紅外熱圖像技術,研究人體經穴溫度變化的表現,作為治未病及疾病治療療效、預后的客觀依據。
【文章來源】:山西大同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0,36(04)
【文章頁數】:3 頁
【文章目錄】:
1 臨床資料與方法
1.1 選取對象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1.2.2 排除標準
1.3 實驗儀器
1.4 檢測方法
1.4.1 針刺方法
1.4.2 紅外線熱成像數據采集
1.5 數據處理
2 結果
2.1 受試者針刺委中穴前腰骶部溫度分布表現
2.2 受試者針刺委中穴前后腰骶部溫度變化比較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腰背委中求”理論的機制研究概況[J]. 鄧德萬,王彬,周震,陳少清,王詩忠. 上海針灸雜志. 2019(09)
[2]腰背委中求學術理論溯源[J]. 喬明,李志偉,黃謙. 中華針灸電子雜志. 2018(02)
[3]從“腰背委中求”談經穴效應的特異性[J]. 富昱,董寶強. 中醫(yī)藥導報. 2017(24)
[4]針灸治療急性腰扭傷近5年概況[J]. 顧鈞青,郭艷明,梁永瑛. 中醫(yī)藥導報. 2014(03)
[5]考察紅外熱像儀醫(yī)用價值的臨床試驗報告[J]. 肖克,吳士明. 激光雜志. 2013(02)
[6]使用血流成像技術對“腰背委中求”經典理論的驗證[J]. 王苓苓,張維波,謝衡輝,田宇瑛,徐一慧. 針刺研究. 2007(04)
[7]“腰背委中求”的臨床與機理研究[J]. 余維豪,范維銘,蔡虹,李瑞午. 中國針灸. 1997(08)
本文編號:2979418
【文章來源】:山西大同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0,36(04)
【文章頁數】:3 頁
【文章目錄】:
1 臨床資料與方法
1.1 選取對象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1.2.2 排除標準
1.3 實驗儀器
1.4 檢測方法
1.4.1 針刺方法
1.4.2 紅外線熱成像數據采集
1.5 數據處理
2 結果
2.1 受試者針刺委中穴前腰骶部溫度分布表現
2.2 受試者針刺委中穴前后腰骶部溫度變化比較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腰背委中求”理論的機制研究概況[J]. 鄧德萬,王彬,周震,陳少清,王詩忠. 上海針灸雜志. 2019(09)
[2]腰背委中求學術理論溯源[J]. 喬明,李志偉,黃謙. 中華針灸電子雜志. 2018(02)
[3]從“腰背委中求”談經穴效應的特異性[J]. 富昱,董寶強. 中醫(yī)藥導報. 2017(24)
[4]針灸治療急性腰扭傷近5年概況[J]. 顧鈞青,郭艷明,梁永瑛. 中醫(yī)藥導報. 2014(03)
[5]考察紅外熱像儀醫(yī)用價值的臨床試驗報告[J]. 肖克,吳士明. 激光雜志. 2013(02)
[6]使用血流成像技術對“腰背委中求”經典理論的驗證[J]. 王苓苓,張維波,謝衡輝,田宇瑛,徐一慧. 針刺研究. 2007(04)
[7]“腰背委中求”的臨床與機理研究[J]. 余維豪,范維銘,蔡虹,李瑞午. 中國針灸. 1997(08)
本文編號:297941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ongyixuelunwen/297941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