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多藥肺結(jié)核病及其中醫(yī)證候潛在生物學標志物的篩選與鑒定
發(fā)布時間:2020-08-27 10:08
【摘要】:目前,結(jié)核病仍是全世界最為致命的傳染病,尤其耐多藥肺結(jié)核病(Multidrug-resi stant tuberculosis,MDR-TB)是全球結(jié)核病控制的關鍵性難題。缺乏有效的早期診斷方法,以及治療周期長、副作用大,病人不易耐受等不足,使MDR-TB疫情得不到有效控制。中醫(yī)治療MDR-TB具有較好的減毒增效作用。然而,對MDR-TB中醫(yī)證候的分型和診斷缺乏客觀生物學依據(jù),導致中醫(yī)治療MDR-TB療效的優(yōu)勢不能穩(wěn)定發(fā)揮。在本論文的第一部分研究中,我們使用微陣列、生物信息學分析和實時定量聚合酶鏈反應(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的方法,研究 MDR-TB患者、藥物敏感性肺結(jié)核病(drug-sensitive tuberculosis,DS-TB)患者和健康對照(healt h control,HC)者血漿中差異表達的長鏈非編碼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以及l(fā)ncRNA對MDR-TB的潛在診斷價值。在第二部分中,采用iTRAQ-2DLC-MS/MS(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fication-coupled twodimensional liquids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結(jié)合生物信息學分析方法,對 MDR-TB 不同中醫(yī)證候患者血清進行蛋白質(zhì)篩選、鑒定,生物學功能分析,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n zyme-linked immune sorbent assay,ELISA)驗證分析,并運用受試者工作特征(receiv 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線評估差異蛋白的診斷效果。第一部分研究發(fā)現(xiàn),相比DS-TB組,有543個lncRNA(195個mRNA)在MDR-TB組中差異表達,其中181個(63個mRNA)上調(diào),362個下調(diào)(132個mRNA);相比HC組,有699個lnc RNA(231個mRNA)在MDR-TB組中差異表達,包括345個(123個mRNA)上調(diào),354個下調(diào)(108個mRNA);虮倔w論(Gene ontology,GO),京都基因和基因組百科全書(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以及編碼-非編碼共表達(coding-noncoding co-expression,CNC)分析表明,MDR-TB 組中差異 lncRNA的功能主要富集在物質(zhì)代謝、炎癥免疫和蛋白修飾等方面,例如脂肪酸降解通路、賴氨酸降解通路。RT-qPCR驗證發(fā)現(xiàn)3條lncRNA在MDR-TB組中上調(diào),包括NR_110750(P=0.036)、uc.212-(P=0.011)和 NR_131237(P=0.008)。第二部分研究發(fā)現(xiàn),71個蛋白質(zhì)在MDR-TB三證中差異性表達。β轉(zhuǎn)化生長因子誘導蛋白(Transforming gr owth factor-beta-induced protein ig-h3,TGFBI)在肺陰虛(pulmonary Yin deficiency,PYD)證組中低表達(P=0.002);枯草桿菌前蛋白轉(zhuǎn)化酶(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 isin/kexin type 9,PCSK9)在陰虛火旺(Hyperactivity of Fire due to Yin deficiency,HFYD)證組中高表達(P0.0001);趨化因子 14(C-C motif chemokine 14,CCL14)在氣陰兩虛(deficiency of Qi and Yin,DQY)證組中低表達(P=0.004)。因此,血清蛋白質(zhì)TGFBI、PCSK9和CCL14分別是MDR-TB肺陰虛證、陰虛火旺證和氣陰兩虛證新的潛在蛋白標志物。第一部分研究揭示了血漿lncRNAs作為MDR-TB生物標志物的潛在診斷價值,以及這些差異表達的lncRNA在MDR-TB發(fā)病機制中的潛在機制。第二部分的研究為MDR-TB中醫(yī)證候分型提供了生物學依據(jù),對根據(jù)不同中醫(yī)證候選取不同治療方案具有重要意義。
【學位授予單位】:華南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R259
【圖文】:
蛋白的生物學功能多樣,但集中在代謝過程和免疫系統(tǒng)過程的蛋白數(shù)也相對較多(圖逡逑2-3a)。此外,差異蛋白參與的細胞成分主要是細胞外區(qū)域(67個蛋白,占23%)(圖逡逑2-3b),而其分子功能主要是捆綁(63個蛋白,占48%)(圖2-3c)。KEGG分析顯示,逡逑差異蛋白主要富集在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途徑(5個蛋白,占19%),補體和凝血級聯(lián)(4逡逑個蛋白,占15%)等途徑(圖2-3d)。進一步,通過功能網(wǎng)絡圖分析(STRING),構建逡逑這些差異蛋白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邋interanction,邋I*PI)網(wǎng)絡(圖2-4),發(fā)現(xiàn)大逡逑部分差異蛋白相互存在功能聯(lián)系,如代謝過程、免疫系統(tǒng)過程、補體和凝血途徑等。逡逑9nune邋system逡逑rocess,邋6%邐B逡逑I邋multicellular逡逑工邐j邋藏-逡逑developmental邐25%邐transducer逡逑5#/?邐activity,邋4%逡逑,邋process
本文編號:2805963
【學位授予單位】:華南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R259
【圖文】:
蛋白的生物學功能多樣,但集中在代謝過程和免疫系統(tǒng)過程的蛋白數(shù)也相對較多(圖逡逑2-3a)。此外,差異蛋白參與的細胞成分主要是細胞外區(qū)域(67個蛋白,占23%)(圖逡逑2-3b),而其分子功能主要是捆綁(63個蛋白,占48%)(圖2-3c)。KEGG分析顯示,逡逑差異蛋白主要富集在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途徑(5個蛋白,占19%),補體和凝血級聯(lián)(4逡逑個蛋白,占15%)等途徑(圖2-3d)。進一步,通過功能網(wǎng)絡圖分析(STRING),構建逡逑這些差異蛋白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邋interanction,邋I*PI)網(wǎng)絡(圖2-4),發(fā)現(xiàn)大逡逑部分差異蛋白相互存在功能聯(lián)系,如代謝過程、免疫系統(tǒng)過程、補體和凝血途徑等。逡逑9nune邋system逡逑rocess,邋6%邐B逡逑I邋multicellular逡逑工邐j邋藏-逡逑developmental邐25%邐transducer逡逑5#/?邐activity,邋4%逡逑,邋process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勝圣;周杰;張彥峰;王麗;馮瀟;王玉;;肺結(jié)核中醫(yī)證候規(guī)律研究[J];世界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2014年05期
2 尹穩(wěn);伏旭;李平;;蛋白質(zhì)組學的應用研究進展[J];生物技術通報;2014年01期
3 蘇俊華;梁桂亮;保凌;楊惠仙;李曉非;段志妹;;昆明地區(qū)結(jié)核分枝桿菌標本培養(yǎng)檢測及耐藥情況分析[J];中國防癆雜志;2012年01期
4 王勝圣;周杰;董芳;周建民;;肺結(jié)核中醫(yī)證候規(guī)律及其與客觀指標相關性的研究[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1年15期
5 聶廣;李靜;;肺癆納入外感病辨證體系的探討[J];環(huán)球中醫(yī)藥;2010年06期
6 鄒級謙;;肺結(jié)核診斷標準[J];結(jié)核病健康教育;2008年01期
7 洪廣祥;;肺癆辨治與用藥經(jīng)驗[J];中醫(yī)藥通報;2008年03期
8 郭蕾,王永炎,張志斌;關于證候概念的詮釋[J];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3年02期
9 李鳧堅,吳嘉賡;肺結(jié)核抗癆治療中血清ALT異常的中醫(yī)藥治療41例觀察[J];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1995年10期
10 曹劍昆;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老年不典型肺結(jié)核52例臨床觀察[J];云南中醫(yī)學院學報;1994年03期
本文編號:28059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ongyixuelunwen/280596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