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心湯治療氣虛血瘀證慢性心衰的臨床療效評估
【學位授予單位】:安徽中醫(yī)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R259
【圖文】:
前后情況治療前后心功能療效比較、圖 1 示:治療前對照組內(nèi)心功能分級(II/III)為 13/17,治療組I/III)為 15/15,經(jīng)卡方檢驗有可比性(P>0.05)。經(jīng) 4 周治療后 6 例,有效 12 例,無效 10 例,惡化 2 例,總有效率為 60%;11 例,有效 15 例,無效 4 例,惡化 0 例,總有效率為 87%。經(jīng)出: Z=-2.014,P=0.022<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 14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療效比較Tab14. Comparison of cardiac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例數(shù) 顯效 有效 無效 加重 有30 6 12 10 2 30 11 15 4 0
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圖 2 示:療前兩組患者的中醫(yī)證候積分經(jīng) t 檢驗后(P>0.05),有可比性。治療后兩組中醫(yī)證候積分均較治療前有明顯改善(P<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P<0.01),說明治療組在改善中醫(yī)證候積分表 15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積分的比較ab15. Comparison of TCM Syndrome Integral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wo Gr治療前 治療后組內(nèi) 組間(治t P t 29.77±2.80 15.30±2.85 19.816 0.000-2.708 30.53±2.91 17.53±3.50 15.642 0.000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許繼文;李金霞;劉寨華;張華敏;;氣虛血瘀證源流考[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9年09期
2 李軍茹;陳衛(wèi)國;賈守寧;馬春花;李生洪;楊江民;;藏藥復方對高原氣虛血瘀證動物微循環(huán)影響的研究[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5年01期
3 曲江鳳;余江維;余國君;黃瑋;;淺析氣虛血瘀證的研究現(xiàn)狀[J];現(xiàn)代養(yǎng)生;2018年12期
4 楊洪雁;張香東;崔梓揚;張宜強;孫曉蛟;白秀娟;;復合因素致氣虛血瘀證模型的制備[J];中藥藥理與臨床;2013年02期
5 寧倫;丁成華;竇倩;;氣虛血瘀證動物模型研究概況[J];山東中醫(yī)雜志;2013年07期
6 韋薇;徐鳳芹;權隆芳;曹玉璋;童文新;張晉;辛莉;王海云;曾文穎;;氣虛血瘀證診斷指標的德爾菲法及臨床研究[J];遼寧中醫(yī)雜志;2012年11期
7 楊寶元;李繼安;董印宏;馮偉;張磊;;冠心病氣虛血瘀證血管內(nèi)皮細胞功能失調相關性研究[J];江蘇中醫(yī)藥;2011年08期
8 劉濤;徐秋玲;王偉;趙明鏡;于永新;許文玉;郭淑貞;劉蕾;;氣虛血瘀證大鼠模型缺血心肌蛋白質組學研究[J];江蘇中醫(yī)藥;2010年07期
9 樸勝華;胡因銘;郭姣;;氣虛血瘀證動物模型造模方法研究評述[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0年11期
10 包祖曉;劉素芝;張遠懷;;缺血性中風氣虛血瘀證的客觀化研究現(xiàn)狀與展望[J];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07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馬曉毅;閆高穎;王世祥;王曉雯;賈璞;劉勤社;鄭曉暉;;活血膠囊治療氣虛血瘀證的機制研究[A];第二十屆全國色譜學術報告會及儀器展覽會論文集(第四分冊)[C];2015年
2 陳全福;張敏州;王磊;楊廣;;急性冠脈綜合征不同年齡組之間危險因素與氣虛血瘀證積分的相關性分析[A];第十次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心血管病學術大會暨第五次江西省中西醫(yī)結合學會心血管病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10年
3 張英羽;王多誠;;血瘀通顆粒治療中風病[氣虛血瘀證]72例臨床試驗總結[A];第六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中青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4 吳文靜;韓梅;;基于德爾菲法的糖尿病腎臟病氣虛血瘀證證候診斷量表條目的建立[A];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腎臟疾病專業(yè)委員會2018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匯編[C];2018年
5 甘佳樂;;中風氣虛血瘀證動物模型制備方法及展望[A];第十一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基礎理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5年
6 楊文明;李祥;汪瀚;王曉e
本文編號:280092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ongyixuelunwen/2800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