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炮制和煎煮時間大黃對小鼠瀉下作用的藥效研究及臨床觀察
【圖文】:
圖 1-1 不同炮制及煎煮時間大黃對小鼠腸推進的影響生大黃、熟大黃、酒大黃明顯提高小鼠小腸推進率,,且隨著煎煮時間的延長而變化,峰值均出現(xiàn)在 9 分鐘,具體分別為 84.09%、80.7%、74.4%,與空白組有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P<0.01,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大黃炭在各
圖 1-2 不同炮制及煎煮時間大黃對小鼠 Na+-K+-ATP 酶活力的影響四種炮制的大黃均對小鼠結腸的 Na+-K+-ATP 酶活性有抑制作用,且隨著煎煮時間的延長發(fā)生變化(P<0.01,P<0.05 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大黃炭和酒大黃組的 Na+-K+-ATP 酶活性隨煎煮時間延長總體呈下降趨勢;生
【學位授予單位】:湖北中醫(yī)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R285.5;R259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馮惠英;中藥煎煮時間、次數與藥效關系的研究[J];藥品評價;2004年05期
2 樵夫;麻黃和甘草的不同使用部分對煎液成分的影響[J];甘肅中醫(yī)學院學報;1988年03期
3 王沛;對山楂煎煮時間的探討[J];中藥材;1989年11期
4 孫翠樺;汪必忠;;炮制對決明子溶出成分的影響[J];中成藥;1989年01期
5 張澤淵;孫劍峰;鐘丹;張藝凡;夏志武;何成詩;;煎煮時間對肺癌湯劑質量的影響[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4年12期
6 馬明輝;呂麗娟;貢濟宇;趙偉;;靈芝提取工藝的研究[J];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7年03期
7 丁敬遠;;關于中藥的煎煮時間[J];中醫(yī)雜志;2004年07期
8 張愛岑,李正國,于立佐;煎煮時間對葛根水溶性成分的影響[J];中藥材;1997年02期
9 ;中藥煎煮時間越長藥效越好嗎[J];新農村;2019年06期
10 趙海峰,張建朝,邵阿利;需特殊方法煎煮藥物的最適煎煮時間及原理[J];陜西中醫(yī);1995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寇玉梅;韓春鳳;田志剛;;潤通膠囊提取工藝研究[A];2009年中國藥學大會暨第九屆中國藥師周論文集[C];2009年
2 張澤梅;張秀清;;中藥藥用價值的探討[A];2013第六次臨床中藥學學術年會暨臨床中藥學學科建設經驗交流會論文集[C];2013年
3 李耿;于長安;李振坤;唐仕歡;廖文強;楊洪軍;;丹參煎煮化學成分溶出規(guī)律研究[A];2009年全國中藥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4 解承林;;淺談中藥煎藥方法的變遷[A];《健康周刊》醫(yī)藥研究研討會綜合刊(2016年1月第4期)[C];2016年
5 楊振翔;張振凌;;制禹白附炮制工藝研究[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第六屆中藥炮制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6 張志儉;毋尚祥;;從加工全蝎新方法談起[A];’98全國中藥研究暨中藥房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1998年
7 敖慧;葉強;徐艷文;魏擔;豆彩霞;劉紅梅;方成鑫;;基于氣質聯(lián)用技術的陽春砂仁煎煮方式篩選研究[A];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第四屆實驗醫(yī)學專業(yè)委員會第十三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6年
8 張璐;Qiu jixi;劉瑞新;;術甘合劑提取工藝研究[A];2013第六次臨床中藥學學術年會暨臨床中藥學學科建設經驗交流會論文集[C];2013年
9 張建海;馮彬彬;徐曉玉;;對中藥毒性的辯證認識[A];2008年成渝藥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10 李耿;于長安;李振坤;唐仕歡;廖文強;楊洪軍;;丹參煎煮化學成分溶出規(guī)律研究[A];第六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中青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湖南中醫(y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主任藥師 王青;不是煎兩遍混合服這么簡單[N];大眾衛(wèi)生報;2017年
2 魏開敏;小心附子過量致中毒[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4年
3 王曉;中藥的煎煮時間與次數[N];家庭醫(yī)生報;2007年
4 衣曉峰;博士教您煎中藥[N];大眾衛(wèi)生報;2004年
5 ;服湯藥36℃苦味最輕[N];農村醫(yī)藥報(漢);2006年
6 衣曉峰 孫理 本報記者 姚艷春;煎服中藥學問多[N];黑龍江日報;2004年
7 健康時報特約專家 焦擁政;服湯藥36℃苦味最輕[N];健康時報;2005年
8 白云;煎藥的時間多長為宜[N];上海中醫(yī)藥報;2004年
9 ;湯藥好,還得會煎才行[N];中國消費者報;2003年
10 李學林;煎藥之法 最宜深講[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胡剛明;不同炮制和煎煮時間大黃對慢性腎衰竭影響的實驗研究[D];湖北中醫(yī)藥大學;2019年
2 王竹蘭;《傷寒論》湯劑煎煮法與湯劑制備規(guī)范化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3 葉強;附子應用環(huán)節(jié)活性物質變化與熱性程度虛擬評價[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靜琰;不同炮制和煎煮時間大黃對小鼠瀉下作用的藥效研究及臨床觀察[D];湖北中醫(yī)藥大學;2019年
2 田玉靜;附子臨床應用安全性的前瞻性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3 葉強;附子配伍大黃調控藥性物質基礎研究[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08年
4 楊卓;附子煎煮時間、給藥劑量與毒性的相關性研究[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05年
5 熊紅;大黃不同煎煮時間對小承氣湯化學成分及藥效學影響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2年
6 梁兆佳;附子臨床應用安全性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8年
7 霍炳杰;銀翹散在不同煎煮時間下對致熱大鼠體溫及下丘腦cAMP含量的影響及其對小鼠免疫調節(jié)作用的實驗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8年
8 劉瑤;川烏草烏煎煮時間給藥劑量與毒性的相關性研究[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06年
9 余蔥蔥;附子臨床湯劑應用有效物質基礎研究[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06年
10 惠恩健;佛手片、砂仁等中醫(yī)理氣藥的有效成分溶出規(guī)律研究[D];浙江中醫(yī)藥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58948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ongyixuelunwen/2589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