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通過臨床研究,觀察推拿正骨聯(lián)合中藥熱敷療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有效性。方法:1.研究對象:選取2016年5月-2016年12月期間就診于山西華康脊椎病醫(yī)院,符合納入標準以及排除標準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60例。2.研究方法:將入選患者60例按就診順序隨機分為推拿正骨熱敷組、推拿正骨組、中藥熱敷組3組,每組療程均為1月,每3天治療一次。其中推拿正骨熱敷組作為治療組;推拿正骨組、中藥熱敷組作為對照組。推拿正骨熱敷組采用推拿正骨配合中藥熱敷療法;推拿正骨組:采用推拿正骨療法;中藥熱敷組:采用中藥熱敷療法。推拿與熱敷療法均取患者的疼痛部位實施操作,正骨療法為坐位腰部旋轉扳法,中藥熱敷療法是煎煮配方中藥,取毛巾濕敷疼痛部位的一種療法。3.觀察指標:收集患者一般資料,并在治療前、治療后48h、治療后第13天、治療后第28天,分別收集患者VAS疼痛評分、JOA腰背痛評分、療效評價,以觀察患者的疼痛情況以及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綜合恢復情況。4.療效評價:根據(jù)2005年出版的《骨科臨床療效評價標準》[20]中的VAS疼痛評分,作為疼痛情況的標準;使用JOA腰背痛評分,作為分析患者的腰椎間盤突出癥綜合情況的標準。根據(jù)2012年出版的《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制定療效評判標準。5.統(tǒng)計:利用spss17.0統(tǒng)計分析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采用F檢驗、c2檢驗,統(tǒng)計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P0.05表示數(shù)據(jù)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果:1.一般資料推拿正骨熱敷組中男性8人,女性12人;年齡最大70歲,最小26歲,平均45歲;bmi最大29.41,最小17.93,平均24.76;病程最長45月,最短5月,平均19月。推拿正骨組中男性9人,女性11人;年齡最大68歲,最小33歲,平均51歲;bmi最大29.24,最小19.15,平均24.62;病程最長40月,最短2月,平均16月。中藥熱敷組中男性12人,女性8人;年齡最大68歲,最小27歲,平均50歲;bmi最大31.22,最小17.93,平均25.23;病程最長48月,最短4月,平均16月。對三組患者性別,年齡,bmi,病程等一般資料進行方差分析,結果顯示各組數(shù)據(jù)均無顯著差異(p0.05),說明治療前組間分布均衡,提示三組患者具有可比性。2.療效評分1)vas疼痛評分三組均可以降低vas疼痛評分,治療前與治療后比較,推拿正骨熱敷組治療前為7.8±1.07,治療后為1.2±1.14;推拿正骨組治療前為8.1±0.79,治療后為1.9±1.74;中藥熱敷組治療前為8.2±0.81,治療后為2.85±2.11。治療前三組比較,p=0.3160.05,三組對象vas評分沒有差異性。治療后28天,三組比較,p=0.0100.05,差異性顯著。2)joa腰背痛評分三組joa評分均提高,治療前后比較,推拿正骨熱敷組治療前為8.2±1.14,治療后為25.1±1.48;推拿正骨組治療前為8.0±1.49,治療后為23.4±4.01;中藥熱敷組治療前為7.5±1.28,治療后為21.7±5.20。三組在治療前組間比較,p=0.266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28天三組joa比較,p=0.028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3.中醫(yī)病證療效三組患者在經(jīng)過一個療程治療后,總有效率分別為:推拿正骨熱敷組95%;推拿正骨組85%;中藥熱敷組70%。證明推拿正骨熱敷療法是最有效的療法,其治療效果要優(yōu)于單純的推拿正骨療法以及單純的中藥熱敷療法。結論:本課題研究表明,推拿正骨熱敷療法的治療組,其臨床有效率明顯優(yōu)于推拿正骨組以及中藥熱敷組。對于緩解疼痛癥狀的效果,依據(jù)VAS疼痛評分可以得出,推拿正骨熱敷療法優(yōu)于推拿正骨療法,且優(yōu)于中藥熱敷療法。對于腰椎間盤突出癥綜合恢復情況,依據(jù)JOA腰背痛評分可以得出,推拿正骨熱敷組優(yōu)于推拿正骨組,且優(yōu)于中藥熱敷組。在治療期間未出現(xiàn)一例不良反應病例。因此,應用推拿正骨熱敷療法,是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該療法具有療效顯著,操作簡單,風險小等特點。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山西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R274.9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君安;;中醫(yī)針灸理療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觀察[J];湖北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6年06期
2 張軍;;腰椎間盤突出癥手術治療的研究進展[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5年11期
3 呂立江;包家立;朱朝陽;王曉東;范炳華;應曉明;;采用杠桿定位手法結合電磁經(jīng)絡通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療效分析[J];高電壓技術;2014年12期
4 石向東;吳耀持;陳支援;趙捷;李艷;;中藥外熏內(nèi)服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腎陽虛型32例臨床研究[J];江蘇中醫(yī)藥;2013年11期
5 阮喜琴;;電針為主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60例[J];福建中醫(yī)藥;2013年03期
6 黃仕榮;;腰椎間盤突出癥個體化治療哲學思考[J];醫(yī)學與哲學(B);2013年02期
7 盛放;;腰椎間盤突出癥發(fā)病的危險因素研究[J];中國初級衛(wèi)生保健;2012年10期
8 黃承飛;吳耀持;;針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局部炎癥作用機制的研究進展[J];湖南中醫(yī)雜志;2012年04期
9 朱峰;艾炳蔚;;夾脊電針結合中頻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30例[J];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1年04期
10 曾祥宏;劉兵;;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病因及其機制分析[J];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醫(yī)學卷;2010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黃玉云;獨活寄生湯治療肝腎虧虛型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2 于存海;“腰部十穴”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理論及臨床研究[D];湖北中醫(yī)學院;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孫學旺;舒筋健腰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肝腎不足,,風濕瘀阻證)的臨床研究[D];中國中醫(yī)科學院;2016年
2 王小琿;小針刀療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觀察[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2年
3 鮑文;四種推拿手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療效觀察[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
22710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ongyixuelunwen/2271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