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針督脈穴對大鼠血管性認知障礙的影響
本文選題:血管性認知障礙 + 學習記憶。 參考:《福建中醫(yī)藥》2017年01期
【摘要】:目的探討電針督脈穴對腦卒中后認知障礙的影響。方法 21只SD大鼠隨機分為假手術組、模型組、電針組,每組7只。模型組、電針組用線栓法制備左側大腦中動脈閉塞模型,電針組電針神庭、百會穴7 d,用Longa評分觀察大鼠神經(jīng)功能缺損情況,用Morris水迷宮檢測大鼠學習記憶能力。結果與模型組比較,電針組大鼠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明顯減少,逃避潛伏期顯著縮短,穿越平臺次數(shù)增加。結論電針督脈穴能減輕大鼠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改善血管性認知障礙大鼠的學習記憶能力。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cognitive impairment after stroke.Methods 21 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ham-operation group, model group and electroacupuncture group, 7 rats in each group.Model group, electroacupuncture group, lef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odel was made by thread occlusion method. In electroacupuncture group, Shenting and Baihui points were electroacupuncture for 7 days. Longa score was used to observe the neural function defect in rats, and Morris water maze was used to detect the learning and memory ability of rats.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model group, the score of nerve function defect in the electroacupunctur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escape latency was shorten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times of crossing the platform were increased.Conclusion Electro-acupuncture at du Mai can reduce the degree of nerve function defect and improve the learning and memory ability of rats with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作者單位】: 福建省中醫(yī)藥研究院;
【基金】:福建省屬公益類科研院所基本科研專項資助課題(2015R1035-14,2016R1033-10,) 福建省衛(wèi)計委衛(wèi)生系統(tǒng)中青年骨干人才培養(yǎng)項目資助課題(2015-ZQN-JC-35)
【分類號】:R245.97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盧曉航;陳丹娜;;血管性認知障礙的研究進展[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1年01期
2 張婧;常誠;鄭艷;張?zhí)?姜亞軍;;中西醫(yī)診療血管性認知障礙方法社區(qū)應用思路[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3年06期
3 馬潔;張云云;;血管性認知障礙的研究進展[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3年09期
4 杜萬良;血管性認知障礙[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4年04期
5 賈建平;應重視血管性認知障礙診斷標準的建立及臨床研究[J];中國腦血管病雜志;2004年01期
6 賈建平,魏翠柏;血管性認知障礙提出的臨床意義[J];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2005年01期
7 賈建平;重視血管性認知障礙的早期診斷和干預[J];中華神經(jīng)科雜志;2005年01期
8 劉力昌;李妍怡;;血管性認知障礙的研究近況[J];醫(yī)學綜述;2006年01期
9 韓恩吉;賈建平;;對“重視血管性認知障礙的早期診斷和干預”一文的商榷[J];中華神經(jīng)科雜志;2006年05期
10 詹雪春;章軍建;;血管性認知障礙與氧化性損傷的關系研究[J];神經(jīng)損傷與功能重建;2006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巧俊;;血管性認知障礙診治指南解讀[A];中國康復醫(yī)學會第十四次腦血管病康復學術會議暨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第九次養(yǎng)生康復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2 賈建平;;血管性認知障礙共識[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次全國神經(jīng)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3 錢來;徐運;;血管性認知障礙早期診斷分子靶志臨床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次全國神經(jīng)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4 孫琳;趙永波;;血管性認知障礙非癡呆[A];2011全國老年癡呆與衰老相關疾病學術會議第三屆山東省神經(jīng)內(nèi)科醫(yī)師(學術)論壇論文匯編[C];2011年
5 賈建平;凌峰;吉訓明;;血管性認知障礙[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神經(jīng)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6 詹雪春;章軍建;;血管性認知障礙與氧化性損傷的關系研究[A];第九次全國神經(jīng)病學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6年
7 王玲;張旭;;血管性認知障礙患者腦血流灌注特點的研究[A];2011年浙江省神經(jīng)病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1年
8 唐詩;杜怡峰;;應重視對血管性認知障礙早期防治的研究[A];2013年全國老年性癡呆與相關疾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3年
9 黃立宏;黃流清;趙忠新;;血管性認知障礙的病理生理學研究進展[A];第三屆中國睡眠醫(yī)學論壇論文匯編[C];2009年
10 侯沛紅;李會琪;;血管性認知障礙的早期發(fā)現(xiàn)和診斷[A];第九次全國神經(jīng)病學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杜萬良 王蔭華;血管性認知障礙(二)[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4年
2 記者王丹;重視血管性認知障礙早期評估[N];健康報;2009年
3 中國癡呆與認知障礙診治指南寫作組 賈建平 本報記者 曾令浩 整理;血管性認知障礙:新概念有助于癡呆防治前移[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11年
4 杜萬良 王蔭華;血管性認知障礙(一)[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余暉;血管性認知障礙亞可視腦損害的多模態(tài)定量MRI檢測[D];貴陽醫(yī)學院;2015年
2 程紅亮;張道宗教授學術思想與臨床經(jīng)驗總結及通督調(diào)神針刺法治療血管性認知障礙的臨床研究[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3 陳駿榮;中藥配合情志調(diào)攝對血管性認知障礙綜合康復療效觀察[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4年
4 孫聿泰;電針結合認知訓練治療梗死后血管性認知障礙的臨床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3年
5 張海寧;血管性認知障礙大鼠腦突觸小體的差異蛋白質組學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6 王榮;補腎活血法對血管性認知障礙大鼠血管新生的實驗研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7 王賀波;皮質下血管性認知障礙的臨床表現(xiàn)、危險因素及其影像學特征[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藝;灸刺法治療血管性認知障礙的臨床療效觀察[D];福建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2 權恩莉;尼莫地平治療腦卒中后非癡呆型血管性認知功能障礙療效的系統(tǒng)評價[D];石河子大學;2015年
3 周曉偉;溫陽通脈顆粒治療缺血性中風合并輕度血管性認知障礙脾腎陽虛型的臨床研究[D];安徽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4 任洪磊;遺忘型輕度認知障礙與非癡呆性血管性認知障礙的認知損害特點和睡眠特征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5年
5 高媛;劉君教授運用化痰活血法治療血管性認知障礙臨床經(jīng)驗總結[D];遼寧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6 徐欣;“調(diào)和氣血、補心益智”針刺治療非癡呆型血管性認知障礙的療效觀察[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6年
7 歐凌君;劉德桓化瘀濁益肝腎學術思想經(jīng)驗總結及瘀濁清顆粒改善血管性認知障礙的臨床觀察[D];福建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8 劉碩;眼針結合認知訓練治療中風后血管性認知障礙的療效觀察[D];遼寧中醫(yī)藥大學;2016年
9 郝紀婷;通腦益智顆粒治療非癡呆型血管性認知障礙的臨床研究[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6年
10 扈羅曼;重復經(jīng)顱磁刺激聯(lián)合康復訓練對非癡呆型血管性認知障礙患者的療效觀察[D];青島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17445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ongyixuelunwen/1744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