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通量技術的蒙醫(yī)未熟熱、成熟熱證期蛋白質組學標志物與變證機制的研究
本文關鍵詞:基于高通量技術的蒙醫(yī)未熟熱、成熟熱證期蛋白質組學標志物與變證機制的研究 出處:《內蒙古民族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目的:1.采用高通量質譜檢測技術篩選蒙醫(yī)未熟熱證期和成熟熱證期差異表達蛋白,分析其在疾病轉變過程中的功能機制、作用,初步為蒙醫(yī)發(fā)熱分期、分型提供“生物學依據”。2.基于蛋白質組學的蒙醫(yī)溫病未熟熱、成熟熱證期變證機制的探討和試述。方法:采集符合標準的腮腫病組、流行性感冒組和麻疹病組等三組疾病蒙醫(yī)未熟熱、成熟熱二證期靜脈血5ml,離心、去除血細胞、分離血漿;對血漿樣品進行56℃高溫滅活處理;采用AKTA蛋白純化儀去除20余種高豐度蛋白;使用BCA定量試劑盒及10-20%SDS-PAGE梯度凝膠電泳進行定量和質量檢測;再對待測樣品進行蛋白TMT10標記后,注入C18色譜柱,采用高通量質譜檢測技術對其進行蛋白質組學檢測,測定二證期蛋白含量,篩選二證期差異表達蛋白,尋找辯證診斷指標和特異性標志物。結果:質譜檢測結果顯示,共檢測出1500種蛋白,檢測多肽次數為41632,檢測多肽種類數為7619,其中在二證期有差異表達的共1323個,差異表達1.3倍以上共1077個,成熟熱和未熟熱證期與正常組比較共同上調和下調的共164個(其中上調95個,下調69個),其中三組疾病在二證期同時上調和下調且差異1.3倍以上的共有8個。分別為范可尼貧血組蛋白D2亞型X2(Fanconi anemia,complementation group D2)、核酸內切酶結構域蛋白1前體(endonuclease domain containing 1)、細胞周期蛋白依賴性激酶5激活因子2(cyclin-dependent kinase 5 regulatory subunit 2)、DnaJ-Hsp40同源物亞家族C成員4(DnaJ homolog,subfamily C member 4)、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24亞型X1(PREDICTED:ubiquitin carboxyl-terminal hydrolase 24 isoform X1)、布雷菲德菌素A抑制性鳥嘌呤核苷酸交換因子3亞型X1(PREDICTED:brefeldin Ainhibited guanine nucleotide-exchange protein 3 isoform X1)、NMDA 2D離子型谷氨酸受體前體(glutamate receptor ionotropic,NMDA 2D precursor)、配體依賴性輔助依賴因子亞型X1(PREDICTED:ligand-dependent corepressor isoformX1)等。其中上調6個,下調2個。結論:1.蒙醫(yī)未熟熱至成熟熱證期的演變過程中共出現8個蛋白的差異表達,其中上調6個,下調2個。2.推測上調的6個蛋白與“希拉”等制熱性因素有關,下調的2個蛋白與“赫依”、“巴達干”等寒性因素有關。3.三種疾病在蒙醫(yī)未熟熱至成熟熱證期的演變過程中差異表達的8個蛋白可能具有“證期標志物”和診斷意義,有著進一步研究價值。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內蒙古民族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R29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彭叔彬;曾花;邱劍光;胡成;黃文濤;李科;王德娟;;ENDOD1在前列腺癌組織及細胞中的表達及意義[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17年01期
2 孟慶超;張量;;內生致熱原3受體在發(fā)熱中的研究進展[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年18期
3 李立;;蒙醫(yī)溫病學研究進展[J];中外醫(yī)療;2014年16期
4 加曼·沙俄;額爾敦朝魯;紀月嶺;;腦膜炎奈瑟菌致蒙醫(yī)未成熟熱、成熟熱期發(fā)熱模型建立研究[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3期
5 紀月嶺;額爾敦朝魯;李立;加曼·沙俄;;大腸埃希菌致家兔蒙醫(yī)“粘”性腹刺痛未成熟熱期、成熟熱期動物模型的研究[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1期
6 額爾敦朝魯;楊玉秋;巴圖德力根;劉胡木吉樂吐;韓志強;霍萬學;;蒙醫(yī)“粘”性腦刺痛發(fā)熱證期轉化與炎性因子的相關性實驗研究[J];遼寧中醫(yī)雜志;2012年12期
7 額爾敦朝魯;李立;楊玉秋;胡玉榮;王高娃;霍萬學;;家兔小腦延髓池注射大腸埃希菌致蒙醫(yī)未熟熱、成熟熱證期癥候研究[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6期
8 張軍偉;威力江·賽買提;木拉提·熱夏提;安恒慶;王文光;張濤;張瓊;王玉杰;;應用蛋白質芯片技術在人血清中發(fā)現腎癌差異蛋白[J];新疆醫(yī)科大學學報;2012年05期
9 楊永錄;沈字玲;黃濤;;精氨酸加壓素在調節(jié)性低溫中的作用及其機制的研究進展[J];成都醫(yī)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10 雷紅靈;吳永堯;;蛋白質組學研究策略及質譜技術的應用[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3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呂哲U,
本文編號:135291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ongyixuelunwen/1352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