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古詩詞教學中的典故研究
本文關鍵詞:中學古詩詞教學中的典故研究
【摘要】:典故是一種中國古詩詞中較為常見的藝術手法。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典故教學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在典故的學習中,學生可以不受歷史的局限,認知到許多關于社會生活的知識和經(jīng)驗。典故的學習連接了學生與世界,也成為了學生讀懂古詩詞大意的幫手。從古詩詞鑒賞角度看,豐富了學生的思維和心理,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陶冶思想感情,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從應試角度看,典故的學習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把握閱讀部分,從而提高閱讀部分的分值。用典作為中學語文教學的一部分,但時常容易被忽視?捎玫溆钟绊懼鴮W生對于古詩詞的理解和鑒賞。在新課標的指引之下,典故教學也有了全新的面貌,但伴隨著這樣新局面的出現(xiàn),典故教學也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例如:教師和學生都存在對于傳統(tǒng)文化基礎了解的不透徹,平時積累也不夠;教師在教學時無法把握好古詩詞典故教學的重點;教師的教學方法存在教法單一、程式化現(xiàn)象。所以,如何開展中學古詩詞典故教學,將是我們必然要認真思考和解決的問題。從而也從中體現(xiàn)出了中學古詩詞教學中典故研究所具有的意義。
【關鍵詞】:中學語文教材 古詩詞 典故 用典 教學
【學位授予單位】:云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G633.3
【目錄】: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緒論8-17
- 第一節(jié) 選題緣由8-9
- 一、中學古詩詞典故和用典在教學中的重要地位8-9
- 二、中學古詩詞典故教與學的現(xiàn)狀9
- 第二節(jié) 文獻綜述9-11
- 第三節(jié) 研究內(nèi)容11-14
- 一、概念界定11-12
- 二、教材12-13
- 三、教學形式13-14
- 第四節(jié) 選題意義14-16
- 一、在教學中彰顯用典的意義14
- 二、提升古詩詞教學的有效性14-16
- 第五節(jié) 研究方法16-17
- 一、文獻研究法16
- 二、案例分析法16
- 三、調(diào)查研究法16
- 四、問卷調(diào)查法16-17
- 第一章 中學古詩詞典故和用典概說17-30
- 第一節(jié) 典故、用典的內(nèi)涵17-18
- 一、認識典故17-18
- 二、用典的含義18
- 第二節(jié) 中學語文教材中用典古詩詞匯總18-19
- 一、初中語文教材古詩詞篇目18-19
- 二、高中語文教材古詩詞篇目19
- 第三節(jié) 中學語文教材古詩詞用典的來源19-21
- 一、引用歷史人物19-20
- 二、引用歷史事件20
- 三、引用文學作品20
- 四、引用傳說故事20-21
- 第四節(jié) 中學語文教材古詩詞用典的類型21-27
- 一、按引用典故的內(nèi)容可分為:事典和語典21-22
- 二、按引用典故的形式,,可以分為:明用、暗用、正用、反用、化用等22-27
- 第五節(jié) 中學古詩詞用典的藝術特色27-30
- 一、增強作品權威性28
- 二、賦予作品典雅性28-29
- 三、增添作品含蓄委婉的效果29-30
- 第二章 中學古詩詞典故教與學的現(xiàn)狀分析30-43
- 第一節(jié) 中學古詩典故教與學的方面30-40
- 一、古詩詞典故學習中學生存在的現(xiàn)狀30-32
- 二、古詩詞典故教與學中存在的問題32-36
- 三、中學古詩詞典故注釋存在的問題36-40
- 第二節(jié) 典故教與學中存在的問題原因40-43
- 一、學生的原因40-41
- 二、教師的原因41
- 三、問題總結41-43
- 第三章 中學古詩詞典故教與學的依據(jù)43-66
- 第一節(jié) 中學古詩詞典故教與學的依據(jù)43-53
- 一、初中古詩詞典故教與學的依據(jù)43-48
- 二、高中古詩詞典故教與學的依據(jù)48-53
- 第二節(jié) 開展中學古詩詞典故教與學的建議53-66
- 一、學生要強化典故的積累53-56
- 二、教師要把握好古詩詞典故教學的本質(zhì)56-58
- 三、教師要運用不同的典故教學方法58-63
- 四、注重中學語文教材用典編寫的原則63-66
- 第四章 中學古詩詞教學中的典故研究的社會意義66-76
- 第一節(jié) 中學古詩詞教學中的典故研究的教學意義66-68
- 一、學生方面66-67
- 二、教師方面67-68
- 第二節(jié) 中學古詩詞教學中的典故研究的教育意義68-76
- 一、思想意識68-70
- 二、政治教育70-71
- 三、審美文化71-76
- 結語76-77
- 參考文獻77-79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和研究成果79-80
- 致謝80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益斌;古詩詞教學如何激發(fā)審美自覺[J];寧德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2 朱紅英;古詩詞教學淺談[J];井岡山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S1期
3 周曉曦;;古詩詞教學——朗讀尋趣[J];大學時代;2006年09期
4 施茂枝;;疏言 顯象 悟意 化言——古詩詞教學的基本思路[J];語文建設;2006年01期
5 施茂枝;;古詩詞教學的兩個基本點[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06年01期
6 毛學良;;關于新課標下古詩詞教學的幾點感受[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6期
7 王曉楓;;古詩詞教學中要重視培養(yǎng)朗誦能力[J];晉中學院學報;2006年06期
8 黃吉鴻;;小學古詩詞誦讀創(chuàng)新策略[J];教育科研論壇;2006年S1期
9 謝金輝;;“通讀、通講”的古詩詞教學法[J];科教文匯(下半月);2006年03期
10 吳征翠;;古詩詞教學中“讀”的藝術[J];寫作;2007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孫慧玲;;詩“情”+畫“意”=詩意——淺論小學情景交融類古詩詞教學[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2)[C];2013年
2 覃冬梅;;淺談初中古詩詞的鑒賞技巧[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3卷)[C];2010年
3 呂衡;;錦上添花——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古詩詞教學情境[A];中國教育技術協(xié)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4 將頂旭;;《憶江南》教學反思[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五卷)[C];2013年
5 王春霞;;古詩詞賞析技法例談[A];2014年6月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4年
6 蔣瑞霞;;小學古詩詞教學中學生情感的培養(yǎng)[A];2014年3月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4年
7 趙欣;;小學古詩詞教學中學生情感培養(yǎng)的思考[A];2014年2月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4年
8 張娟;;初中古詩詞比較閱讀教學之我見[A];2014年1月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4年
9 羅英;;閱讀古詩 陶冶情操——淺析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1卷)[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姜堰市東橋中心小學 陳佩芬;小學生古詩詞誦讀“三要素”[N];江蘇教育報;2012年
2 張家界四中教師 鄭玉蘭;古詩詞教學的幾點嘗試[N];張家界日報;2013年
3 貴州省黔西縣鐵石中學 王杰;古詩詞教學之我見[N];大眾科技報;2007年
4 記者 楊濟澤 通訊員 蘆艷 黃劍;古詩詞走進海州小學校[N];連云港日報;2008年
5 永年四中 陳付林;中小學階段古詩詞教學的幾個環(huán)節(jié)[N];學知報;2010年
6 上蔡縣東岸鄉(xiāng)大蘇學校 黃翠平;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古詩詞學習興趣[N];駐馬店日報;2014年
7 織金縣龍場鎮(zhèn)中心村小學 羅皎瑜;淺論小學古詩詞教學修辭手法[N];山西青年報;2014年
8 廣漢市七一學校 肖玲;淺析古詩詞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作用[N];學知報;2011年
9 海安縣實驗小學 張蓉;淺析古詩詞教學的情趣化取向[N];江蘇教育報;2013年
10 紹興市北海小學教育集團 章玲花;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點滴談[N];紹興日報;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琦;中學古詩詞教學的實踐研究[D];蘇州大學;2009年
2 王艷燕;高中古詩詞教學的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3 于航;試談初中古詩詞情趣教學[D];重慶師范大學;2011年
4 陳鳳娟;中學古詩詞教學的反思與實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5 張海波;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古詩詞教學[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6 周群偉;中職校古詩詞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7 汪光宏;基于“生命需要”的高中古詩詞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8 王麗萍;古詩詞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9 雒婷婷;初中古詩詞教學現(xiàn)狀與改革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2年
10 崔玉穎;文本互涉理論與高中古詩詞教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55195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ongdengjiaoyulunwen/551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