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中小學教師系列職稱制度改革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0-09 18:13
本文關鍵詞:廣西中小學教師系列職稱制度改革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職稱評聘 中小學教師 職稱制度 專業(yè)技術人員
【摘要】:職稱工作是評價人才資源進行的重要手段,也是人才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人才使用、流動、培養(yǎng)、選拔,以及人才資源開發(fā)各個環(huán)節(jié)中,都發(fā)揮著基礎性的作用。職稱工作的發(fā)展需適應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與時俱進不斷加以總結完善,改革和深化,以引領科技進步和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職稱問題歸根結底是對人才的知識和技術認定。職稱是人才的載體,是人才能力的標志和尺度,涉及到專業(yè)技術人員的具體利益,因此越來越多人關心它的發(fā)展。 我國的職稱改革已有五十多年的歷史,然而,廣西職稱改革工作從1986年開始,在國家有關政策指導下,圍繞自治區(qū)黨委政府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大局,職稱改革工作不斷深化,逐步建立了規(guī)范化、制度化、程序化職稱管理體制。近年來,隨著全區(qū)社會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廣西職稱工作出現(xiàn)了政策滯后、制度不夠科學合理、管理欠完善等問題,特別是以崗位設置和事業(yè)單位績效工資為主要內容的事業(yè)單位改革工作開展以來,評聘矛盾日益突出,也給職稱制度的改革與發(fā)展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戰(zhàn)。中小學是我國教育事業(yè)的基礎,承擔著義務教育和基礎教育的重任。中小學教師是我國專業(yè)技術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小學教師職稱工作在整個職稱工作中范圍最廣、比重最大,然而中小學職稱制度存在的評聘矛盾更為突出,評價標準不夠科學、評價機制不夠完善等問題,在各個系列中更為典型。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在事業(yè)單位改革和全國中小學教師職稱改革擴大試點的背景下,對廣西職稱制度進行深入研究,特別是對中小學職稱制度進行針對性地研究,不僅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用人評價機制的需要,也是對加快廣西專業(yè)技術人員隊伍,特別是中小學師資隊伍建設,促進人才隊伍和教育事業(yè)可持續(xù)性發(fā)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對優(yōu)化中小學教師隊伍結構,激發(fā)調動廣大教職人員的積極性,改善教師成長環(huán)境,促進人才的合理流動,推動中小學教育事業(yè)可持續(xù)性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通過研究廣西職稱制度的歷史沿革,分析中小學職稱制度的現(xiàn)狀及發(fā)展,具有較強的理論意義和現(xiàn)實價值。 針對廣西如何做好職稱制度改革工作,如何解決職稱評定與崗位聘任的關系,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如何發(fā)揮人才培養(yǎng)作用等問題,本文運用文獻研究法、實地調研方法、問卷調查法、系統(tǒng)分析法等科學方法,進行現(xiàn)狀分析,注重理論聯(lián)系實際,最終根據(jù)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下一步中小學職稱制度改革和完善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職稱評聘 中小學教師 職稱制度 專業(yè)技術人員
【學位授予單位】:廣西民族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G635.1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緒論10-15
- 1.1 研究背景10-12
- 1.2 研究現(xiàn)狀12-13
- 1.3 研究目的和意義13
- 1.4 研究方法和內容13-15
- 第2章 基本概念與理論基礎15-21
- 2.1 職稱相關概念15-18
- 2.1.1 職稱與職務15-16
- 2.1.2 崗位的概念16
- 2.1.3 職稱與崗位的關系16-17
- 2.1.4 職稱評與聘的關系17-18
- 2.2 理論基礎18-21
- 2.2.1 激勵理論18-19
- 2.2.2 勝任力模型理論19
- 2.2.3 “量”和“質”評價理論19-20
- 2.2.4 公共人力資源績效評估20-21
- 第3章 廣西職稱制度歷史演進21-28
- 3.1 廣西概況21-22
- 3.2 廣西職稱制度的歷史沿革22-23
- 3.2.1 廣西職稱制度歷史沿革22-23
- 3.2.2 教師職務制度23
- 3.3 職稱組織實施范圍與機構23-25
- 3.3.1 職稱工作管理機構23-24
- 3.3.2 組織實施范圍24-25
- 3.4 職稱評審政策依據(jù)和辦法25-28
- 3.4.1 評審的政策依據(jù)和評審條件25
- 3.4.2 評審組織程序25-28
- 第4章 廣西中小學教師系列職稱工作現(xiàn)狀與存在問題分析28-38
- 4.1 廣西中小學教師高級職稱基本情況28
- 4.2 廣西中小學教師高級職稱評審影響因素28-33
- 4.2.1 中小學教師申報職稱總體情況分析29-30
- 4.2.2 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地域分析30
- 4.2.3 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年齡特征分析30-31
- 4.2.4 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學歷特征分析31
- 4.2.5 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性別特征分析31-32
- 4.2.6 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教齡特征分析32
- 4.2.7 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專業(yè)特征分析32-33
- 4.3 廣西現(xiàn)行中小學教師系列職稱評審存在的問題33-38
- 4.3.1 評審模式不完善33-35
- 4.3.2 評價指標體系不科學35-36
- 4.3.3 評聘體制不健全36-38
- 第5章 完善中小學職稱制度改革對策與建議38-45
- 5.1 創(chuàng)新評價指標,推進職稱評價標準科學化38-40
- 5.1.1 建立注重師德和業(yè)績的評價導向38
- 5.1.2 制定切實可行的向基層一線傾斜政策38-39
- 5.1.3 制定科學的可量化評價指標39-40
- 5.2 創(chuàng)新評審模式,增強職稱評審工作公信度40-42
- 5.2.1 推行考評結合的評價模式,抬高準入門檻40
- 5.2.2 建立業(yè)內評價為主,政府評價為輔的評價機制40-41
- 5.2.3 采用比賽形式的公開評審方式41
- 5.2.4 強化監(jiān)督機制41
- 5.2.5 精簡評審程序41-42
- 5.3 按需設崗評聘結合,促進教師隊伍梯次合理化42-44
- 5.3.1 評聘合一,適當控制評審通過率42-43
- 5.3.2 跨校競聘,促進人才合理流動43
- 5.3.3 項目化管理,,強化聘后管理43-44
- 5.4 創(chuàng)新制度改革,推進中小學職稱改革試點工作成效化44-45
- 第6章 結論與展望45-46
- 參考文獻46-49
- 附錄49-51
- 致謝51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慧,董學華;淺談職稱評聘工作及職稱制度改革[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5年09期
2 蕭鳴政;;人才評價機制問題探析[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3 成銀生,鄭富仕;完善專業(yè)技術職務聘任制度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J];中國人才;1997年09期
4 賈宏陽 ,邢愛民;職稱激勵機制存在的問題與建議[J];中國人才;2001年09期
5 呂桂月;淺談職稱工作在人才培養(yǎng)中的獨特作用[J];丹東師專學報;2003年04期
6 鄭天和;;廣西職稱評定系統(tǒng)使用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法制與經(jīng)濟(中旬刊);2010年10期
7 郭明維;何新征;朱曉娟;;國外高校職稱評聘管理的基本模式[J];發(fā)展;2011年02期
8 金春林;職稱評審:堅持“四嚴格”、“五公開”[J];高等農業(yè)教育;2000年05期
9 張玲;陳哲;徐友浩;杜青;;國外高校及研究機構職稱體系的主要特點[J];中國人才;2011年09期
10 解飛厚;科學計量與專家評審——關于高校教師職稱評審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本文編號:100165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ichenpingshen/zhichengaigedongtai/1001653.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