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哲學論文 >

從“中和位育”到“明倫”——潘光旦儒家自我主義的現(xiàn)代建構(gòu)

發(fā)布時間:2024-03-13 19:13
  關(guān)于“差序格局”和“自我主義”的爭論,就是儒家自我去向的問題。為了回應這一問題,從近代思想史中古今中西之爭出發(fā),考究儒家自我去向,在近代思想爭鳴中儒家自我日趨撲朔迷離。同時,儒家自我去向也是社會學領(lǐng)域關(guān)注的命題,潘光旦融合優(yōu)生學、人類學、社會學、儒家思想傳統(tǒng)等,系統(tǒng)檢視中西方各種思潮之流弊,建構(gòu)了“儒家自我主義”的思想體系。他將儒家思想中的兩個概念“中和位育”和“明倫”,放置在現(xiàn)代西方諸種思潮中去反思和檢視,從儒家“貫通”角度給出了儒家自我的現(xiàn)代去向,即通過“明倫”來達至“中和位育”。本研究首先考察近現(xiàn)代思想史中的三種思潮:個人主義、民族主義、社會改良派和馬克思主義,個人主義和民族主義分別以“啟蒙”和“救亡”為關(guān)懷點,塑造了近現(xiàn)代中國獨特的思想及政治生態(tài)。個人主義不斷解構(gòu)“家庭主義”,試圖重塑中國人的“自我觀”;民族主義者以國家政權(quán)制度建設(shè)來擁抱“國民”;社會改良派和馬克思主義者把鄉(xiāng)村建設(shè)、平民教育和社會革命納入到中國社會再造中。三種思潮焦點都集中于儒家自我的去向,正是在三種思潮爭鳴中潘光旦重新詮釋了儒家“中和位育”的思想。他將優(yōu)生學和演化論與儒家“中庸之道”相結(jié)合,給出了儒家自我的最...

【文章頁數(shù)】:12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選題依據(jù):儒家身份重建及“自我主義”的問題
    1.2 國內(nèi)外研究綜述
        1.2.1 國外研究綜述
        1.2.2 國內(nèi)研究綜述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義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義
    1.4 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框架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古今中西之爭中的“位育論”——主義之爭與“中和位育”
    2.1 思想界的“家國解構(gòu)”與儒家“自我”的丟失
        2.1.1 個人主義對于“家庭主義”的解構(gòu)
        2.1.2 從“天下”到國家——民族主義的國家建構(gòu)
        2.1.3 “社會改良”和馬克思主義思潮——從“社會”改變中國
    2.2 “位育論”與儒家“為己”的回歸
        2.2.1 “通天地人三才”與“中和位育”
        2.2.2 通與偏下的“順當位育”和“失當位育”
        2.2.3 .儒家思想和西方思潮的“蔽”
        2.2.4 民族位育——儒家情懷下的“現(xiàn)實關(guān)懷”
    2.3 小結(jié)
第3章 從“人文思想”到“新人文主義”——儒家“天地人”關(guān)系的“新匯通”
    3.1 主體和環(huán)境合和相生下的新“天地人”匯通關(guān)系
        3.1.1 對人以外的各種本體——天道和物道
        3.1.2 人與人的關(guān)系——倫
        3.1.3 人與己的關(guān)系——情欲的“節(jié)”
        3.1.4 人與已往和未來的人的關(guān)系——慎終追遠、謹始懷來等觀念
    3.2 新人文主義
        3.2.1 派與匯——新人文主義的內(nèi)在理路
        3.2.2 “己”身的去向及“人”的缺失——潘先生新人文主義的外在理路
    3.3 小結(jié)
第4章 “中和位育”的達至方法——明倫
    4.1 社會學的主要任務——明倫
        4.1.1 “倫”的說文解字
        4.1.2 “倫”的兩個內(nèi)涵——類別和關(guān)系
        4.1.3 五倫的由來演變
    4.2 明倫之方法論實踐——從為“仁”由己到“文化自覺”
        4.2.1 “明倫”的實踐起點——為仁由己
        4.2.2 “倫”的“舊邦新命”——“將心比心”基礎(chǔ)上的“推己及人”
        4.2.3 “覺倫”——文化自覺
    4.3 小結(jié)
第5章 結(jié)論及討論
參考文獻
讀研期間學術(shù)成果
致謝



本文編號:392744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exuezongjiaolunwen/392744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21379***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