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馮友蘭的“成圣觀”
發(fā)布時間:2023-10-04 02:57
本文認為“成圣觀”是馮友蘭新理學思想體系的核心,“成圣觀”貫穿了其哲學思想體系始終。本文對馮友蘭“成圣觀”進行梳理和闡述的同時,也對其整個思想體系進行了相應的剖析和闡述。緒論部分首先闡述了對馮友蘭“成圣觀”進行研究的重要意義,并就國內對馮友蘭的“圣人”思想相關的研究進行了綜述和比對。綜述主要關注學界對馮友蘭人生哲學研究、人生境界論研究和“圣人觀”“成圣觀”研究三部分,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本文準備的研究任務。第一章重點界定了“圣人”這一概念。通過溯源“圣”字及其內涵,理清“圣人”思想的發(fā)展路徑。從甲骨文、早期經典中的“圣”字含義,再到諸子百家時期轟轟烈烈的“造圣”運動,從宋明理學到陸王心學,“圣”的思想逐漸豐富化、多樣化,圣的概念在凝練化的同時,“成圣”的路徑也隨之變化,從割裂到融會,從“圣人難為”到“人皆為堯舜”,“成圣”的難易程度也在變化。第二章結合馮友蘭生平經歷和作品,梳理其“成圣觀”思想的發(fā)展脈絡。馮友蘭人生哲學的發(fā)展,從《一種人生觀》到《貞元六書》,從最初的學西學到重返傳統(tǒng)儒學研究,從科哲分化到把哲學視為人學,形成了他重返內圣外王之道的具體思路。第三章從多個方面分析馮友蘭哲學體系中...
【文章頁數】:6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章 圣人的觀念的追溯
第一節(jié) 圣(聖)字的溯源
第二節(jié) 早期經典中的圣人
第三節(jié) 孔子儒家對圣人的認識
第四節(jié) 圣人與帝王之德
第五節(jié) 宋代新儒家的圣人觀
第二章 馮友蘭哲學思想中成圣觀的演進
第一節(jié) 馮友蘭與人生哲學
第二節(jié) 為人生的哲學觀
第三節(jié) 貞元所著書與人生哲學
第三章 馮友蘭哲學中的“圣人”形象
第一節(jié) 圣人并非全知全能
第二節(jié) 圣人有情無我
第三節(jié) 圣人超脫死生與命運
第四節(jié) 圣人既出世又入世
第四章“成圣”原理和路徑
第一節(jié)“希圣”的必要性
第二節(jié)“成圣”具有可實踐性
第三節(jié)“成圣”的路徑
(一)“成圣”的境界論
(二)“成圣”的功夫說
(三)“成圣”與治事
余論 馮友蘭“成圣”思想評析
中外文參考文獻
致謝
本文編號:3851176
【文章頁數】:6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章 圣人的觀念的追溯
第一節(jié) 圣(聖)字的溯源
第二節(jié) 早期經典中的圣人
第三節(jié) 孔子儒家對圣人的認識
第四節(jié) 圣人與帝王之德
第五節(jié) 宋代新儒家的圣人觀
第二章 馮友蘭哲學思想中成圣觀的演進
第一節(jié) 馮友蘭與人生哲學
第二節(jié) 為人生的哲學觀
第三節(jié) 貞元所著書與人生哲學
第三章 馮友蘭哲學中的“圣人”形象
第一節(jié) 圣人并非全知全能
第二節(jié) 圣人有情無我
第三節(jié) 圣人超脫死生與命運
第四節(jié) 圣人既出世又入世
第四章“成圣”原理和路徑
第一節(jié)“希圣”的必要性
第二節(jié)“成圣”具有可實踐性
第三節(jié)“成圣”的路徑
(一)“成圣”的境界論
(二)“成圣”的功夫說
(三)“成圣”與治事
余論 馮友蘭“成圣”思想評析
中外文參考文獻
致謝
本文編號:385117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exuezongjiaolunwen/3851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