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仁本禮用”思想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05-04 03:49
“仁”和“禮”是儒家學說中的兩個核心范疇,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及豐富深刻的思想內(nèi)涵。通過梳理二者的思想可以看出:儒家的“仁”和“禮”是“仁本禮用”的關(guān)系,二者對后世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荀子是先秦儒家的重要人物之一,他批判吸收各家的學說,以其“人性論”為理論基礎,進一步闡明了“仁本禮用”的觀點。這一思想對于落實儒家的王道、仁政思想于道德教化、治國理政的實踐具有極其重要的指導作用。今天,我們應汲取其有益的成分用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之中。 本文第一章主要介紹了荀子“仁”、“禮”思想的背景。戰(zhàn)國末期禮崩樂壞,在稷下學宮這一學術(shù)氛圍中,荀子揚棄各家學說,建立起自己的理論。荀子在建構(gòu)其思想體系的過程中對“人性善惡”問題作了深刻的論述。其所謂“人性”實質(zhì)上是自然之性,無所謂善惡、可善可惡。但自然人性如果不加規(guī)范引導,就可能因人欲膨脹泛濫而生爭奪、動亂,因而需要“禮”來規(guī)范引導以達到“仁”的境界。由此可見,荀子所論述的“人性”是其學說的基點。 第二部分主要論述荀子“仁”的思想。荀子吸收孔子等儒家先輩的“仁”學思想,把“義”作為“仁”的外延,從身心修養(yǎng)之學、道德倫理準則及治國行政之道等方面來闡釋其“仁”的...
【文章頁數(shù)】:6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目錄
引言
第一章 荀子“仁”、“禮”思想的基礎
第一節(jié) 荀子其人
第二節(jié) 社會背景
第三節(jié) 思想文化背景
第四節(jié) 荀子的人性論
一、“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
二、“化性起偽”論
第二章 荀子論“仁”
第一節(jié) 先秦“仁”論的演變
一、“仁”概念的起源
二、先秦“仁”論的發(fā)展流變
第二節(jié) 荀子對“仁”的闡述
一、為“仁”的前提
二、“仁”的外延----義
三、身心修養(yǎng)之學
四、道德倫理準則
五、治國行政之道
第三章 荀子論“禮”
第一節(jié) 先秦“禮”論的演變
一、“禮”的起源
二、先秦“禮”論的發(fā)展流變
第二節(jié) 荀子“禮”論的內(nèi)容與性質(zhì)
一、天人一體
二、道德準則
三、倫理規(guī)范
四、政治原則
第三節(jié) “禮法”概念的提出——荀子“禮”論的擴充
一、以“法”釋“禮”
二、“禮”主“法”輔
三、“禮”、“法”為“仁”
第四章 “仁本禮用”—荀子儒學的基本思維模式
第一節(jié) 先秦“仁”、“禮”關(guān)系的流變
第二節(jié) 以“仁”為本
一、“王者先仁而后禮”
二、仁義禮法“仁”為本
第三節(jié) 以“禮”為用
一、個人道德修養(yǎng)
二、社會倫理準則
三、仁政王道追求
第四節(jié) “仁”本“禮”用
第五章 荀子“仁本禮用”思想評析
第一節(jié) 對社會的影響
一、以“禮”為用建構(gòu)社會觀念
二、以“仁”為本實現(xiàn)社會理想
三、為“民本”思想的重要理論來源
第二節(jié) 儒家“仁”、“禮”思想的豐富與發(fā)展
第三節(jié) 荀子“仁本禮用”思想的現(xiàn)實意義
一、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jié)合
二、構(gòu)建“以人為本”的和諧社會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主要科研成果
本文編號:3807893
【文章頁數(shù)】:6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目錄
引言
第一章 荀子“仁”、“禮”思想的基礎
第一節(jié) 荀子其人
第二節(jié) 社會背景
第三節(jié) 思想文化背景
第四節(jié) 荀子的人性論
一、“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
二、“化性起偽”論
第二章 荀子論“仁”
第一節(jié) 先秦“仁”論的演變
一、“仁”概念的起源
二、先秦“仁”論的發(fā)展流變
第二節(jié) 荀子對“仁”的闡述
一、為“仁”的前提
二、“仁”的外延----義
三、身心修養(yǎng)之學
四、道德倫理準則
五、治國行政之道
第三章 荀子論“禮”
第一節(jié) 先秦“禮”論的演變
一、“禮”的起源
二、先秦“禮”論的發(fā)展流變
第二節(jié) 荀子“禮”論的內(nèi)容與性質(zhì)
一、天人一體
二、道德準則
三、倫理規(guī)范
四、政治原則
第三節(jié) “禮法”概念的提出——荀子“禮”論的擴充
一、以“法”釋“禮”
二、“禮”主“法”輔
三、“禮”、“法”為“仁”
第四章 “仁本禮用”—荀子儒學的基本思維模式
第一節(jié) 先秦“仁”、“禮”關(guān)系的流變
第二節(jié) 以“仁”為本
一、“王者先仁而后禮”
二、仁義禮法“仁”為本
第三節(jié) 以“禮”為用
一、個人道德修養(yǎng)
二、社會倫理準則
三、仁政王道追求
第四節(jié) “仁”本“禮”用
第五章 荀子“仁本禮用”思想評析
第一節(jié) 對社會的影響
一、以“禮”為用建構(gòu)社會觀念
二、以“仁”為本實現(xiàn)社會理想
三、為“民本”思想的重要理論來源
第二節(jié) 儒家“仁”、“禮”思想的豐富與發(fā)展
第三節(jié) 荀子“仁本禮用”思想的現(xiàn)實意義
一、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jié)合
二、構(gòu)建“以人為本”的和諧社會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主要科研成果
本文編號:380789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exuezongjiaolunwen/3807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