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理想之道及其價值取向
發(fā)布時間:2021-11-08 17:51
孔子是志于道的?鬃又居诘赖牡,是治國之道,是西周的禮制治國之道?鬃影盐髦芏Y制作為自己的理想之道,是有其歷史和身份地位根據(jù)的?鬃拥奈髦芏Y制,實際上是秩序、和諧、統(tǒng)一的代名詞?鬃訛榱藢崿F(xiàn)其理想之道,選擇入仕為官,教書授徒,周游列國,自我修養(yǎng)。盡管嚴格意義上的西周禮制沒有實現(xiàn),但有所損益的西周禮制,秩序和諧統(tǒng)一的天下,最后還是實現(xiàn)了,這其中就有他理想之道的貢獻。
【文章來源】: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21(03)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一、孔子“道”的內涵
二、孔子志于“道”的價值取向
三、孔子實踐理想之“道”的路徑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孔子的社會理想——天下有道[J]. 顏世安. 新世紀圖書館. 2017(11)
[2]孔子仁政、德治、禮范的治國之道[J]. 徐大同. 政治思想史. 2013(01)
本文編號:3483952
【文章來源】: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21(03)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一、孔子“道”的內涵
二、孔子志于“道”的價值取向
三、孔子實踐理想之“道”的路徑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孔子的社會理想——天下有道[J]. 顏世安. 新世紀圖書館. 2017(11)
[2]孔子仁政、德治、禮范的治國之道[J]. 徐大同. 政治思想史. 2013(01)
本文編號:348395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exuezongjiaolunwen/3483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