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廷相氣理之學探微
發(fā)布時間:2021-10-21 11:10
“理學”、“氣學”和“心學”是道學的三支。理學的興起一般可以追溯到北宋五子。南宋的朱熹則是理學的集大成者,他建立了規(guī)模龐大的理學體系。元朝的科舉考試就開始以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為參考書。明朝繼承了元朝的科舉制度,永樂年間又頒布了《五經(jīng)大全》、《性理大全》和《四書大全》。由此程朱理學確立了其統(tǒng)治地位。到了明代中期,理學的末流逐漸走向空疏玄虛!靶膶W”的興起正是對“理學”弊病的一種糾正。但是隨著王學風行天下,其余弊更加突出和嚴重。王廷相的氣理之學與張載、羅欽順的氣學思想一脈相承,但是張、羅比較偏于形而上的思辨,王廷相則更加注重對實理的探索和學以致用,對于理學和心學的弊病,王廷相曾作出過許多批評。本文試圖以明中期的“理學”和“心學”為背景,立足于王廷相對理學和心學思潮的批評和糾偏,從務實避虛角度梳理王廷相的氣理之學。論文分三部分進行論述:第一部分主要論述明代中期的理學和心學的發(fā)展情況和面臨的問題,以及王廷相氣理之學的思想淵源和他對張羅氣學的發(fā)展。第二部分是王廷相氣理之學的內(nèi)容。主要包括氣一元論,與氣一元論一貫的人性論,由事物之理推及“天道”以及功夫論。第三部分是王廷相氣理之學的歷史地位及意...
【文章來源】:遼寧大學遼寧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4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0.1 選題背景
0.2 選題意義
0.2.1 理論意義
0.2.2 現(xiàn)實意義
0.3 研究現(xiàn)狀
0.3.1 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
0.3.2 國外研究現(xiàn)狀
0.4 研究思路及方法
0.4.1 研究思路
0.4.2 研究方法
0.5 創(chuàng)新點
0.6 本文基本框架
1 王廷相氣理之學的產(chǎn)生和特征
1.1 明代中期的理學
1.2 明代中期的心學
1.3 王廷相氣理之學的思想淵源
1.3.1 郭象對“無能生有”說的批評和他的“獨化論”
1.3.2 張載對釋老的批評和氣一元論的建立
1.3.3 羅欽順的氣學思想和他對佛學、心學的批評
2 王廷相的氣理之學
2.1 王廷相的氣一元論
2.1.1 王廷相的“氣”
2.1.2 理氣關(guān)系說
2.2 與氣一元論一貫的人性論
2.2.1 “性出于氣”說
2.2.2 性有善有惡說
2.3 功夫論
3 王廷相氣理之學的歷史地位和意義
3.1 王廷相對理學的糾偏
3.2 王廷相對心學的批評
3.3 王廷相氣理之學對后世的影響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郭象的性分論及其理論吊詭[J]. 暴慶剛. 人文雜志. 2011(01)
[2]從張載到王廷相:中國古代氣學的超越與回復[J]. 曾振宇. 齊魯學刊. 2010(03)
[3]羅欽順經(jīng)世實學思想述論[J]. 馮會明,劉佩芝. 江西社會科學. 2006(09)
[4]羅欽順哲學思想再評價[J]. 趙忠祥. 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05)
[5]王廷相的實學思想及其精神品格[J]. 岳天雷. 河南社會科學. 2002(01)
[6]王廷相氣論哲學新探——兼論中國古典氣論哲學的一般性質(zhì)[J]. 曾振宇. 煙臺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1(01)
[7]試論王廷相的理勢觀[J]. 彭建渝.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 1997(02)
[8]王廷相“氣本”論的內(nèi)在理路[J]. 蔣國保. 江淮論壇. 1996(02)
[9]王廷相在中國哲學史上的地位[J]. 葛榮晉. 中州學刊. 1991(05)
本文編號:3448859
【文章來源】:遼寧大學遼寧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4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0.1 選題背景
0.2 選題意義
0.2.1 理論意義
0.2.2 現(xiàn)實意義
0.3 研究現(xiàn)狀
0.3.1 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
0.3.2 國外研究現(xiàn)狀
0.4 研究思路及方法
0.4.1 研究思路
0.4.2 研究方法
0.5 創(chuàng)新點
0.6 本文基本框架
1 王廷相氣理之學的產(chǎn)生和特征
1.1 明代中期的理學
1.2 明代中期的心學
1.3 王廷相氣理之學的思想淵源
1.3.1 郭象對“無能生有”說的批評和他的“獨化論”
1.3.2 張載對釋老的批評和氣一元論的建立
1.3.3 羅欽順的氣學思想和他對佛學、心學的批評
2 王廷相的氣理之學
2.1 王廷相的氣一元論
2.1.1 王廷相的“氣”
2.1.2 理氣關(guān)系說
2.2 與氣一元論一貫的人性論
2.2.1 “性出于氣”說
2.2.2 性有善有惡說
2.3 功夫論
3 王廷相氣理之學的歷史地位和意義
3.1 王廷相對理學的糾偏
3.2 王廷相對心學的批評
3.3 王廷相氣理之學對后世的影響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郭象的性分論及其理論吊詭[J]. 暴慶剛. 人文雜志. 2011(01)
[2]從張載到王廷相:中國古代氣學的超越與回復[J]. 曾振宇. 齊魯學刊. 2010(03)
[3]羅欽順經(jīng)世實學思想述論[J]. 馮會明,劉佩芝. 江西社會科學. 2006(09)
[4]羅欽順哲學思想再評價[J]. 趙忠祥. 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05)
[5]王廷相的實學思想及其精神品格[J]. 岳天雷. 河南社會科學. 2002(01)
[6]王廷相氣論哲學新探——兼論中國古典氣論哲學的一般性質(zhì)[J]. 曾振宇. 煙臺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1(01)
[7]試論王廷相的理勢觀[J]. 彭建渝.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 1997(02)
[8]王廷相“氣本”論的內(nèi)在理路[J]. 蔣國保. 江淮論壇. 1996(02)
[9]王廷相在中國哲學史上的地位[J]. 葛榮晉. 中州學刊. 1991(05)
本文編號:344885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exuezongjiaolunwen/3448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