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士人崔溥的仁、禮思想——以《漂海錄》為中心
發(fā)布時間:2021-03-29 00:15
《漂海錄》是朝鮮人崔溥在明弘治元年,從浙江省臺州府臨?h海岸登陸,沿京杭運河北上,途經(jīng)北京和遼東,返回朝鮮后整理撰寫的在中國的見聞記錄。自小受儒家教育的士人崔溥,在突遇險境,面臨生死挑戰(zhàn)時,始終以仁、禮思想為精神依歸,身處異域又處處以本國禮節(jié)為行事準則。從崔溥可窺,明代儒家思想傳入朝鮮,成為朝鮮官方主流思想,對朝鮮士人的塑造是深刻而全面的。
【文章來源】:蘇州教育學院學報. 2020,37(02)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一、崔溥仁、禮思想的養(yǎng)成
二、儒士崔溥對仁、禮思想的踐行
(一)盡忠行孝
(二)守禮尊儒
三、儒士崔溥對仁、禮的堅守
四、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朝鮮時代的科舉應試法[J]. 樸賢淳. 教育與考試. 2016(05)
[2]朝鮮王朝時代的成均館和科舉[J]. 樸賢淳. 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04)
[3]韓國崔溥《漂海錄》中的負面中國形象[J]. 曹春茹. 當代韓國. 2007(04)
[4]儒家思想文化傳入朝鮮及影響[J]. 劉靈芝. 歷史教學(高校版). 2007(06)
[5]崔溥漂海登陸點與行經(jīng)路線及《漂海錄》[J]. 金賢德. 浙江海洋學院學報(人文科學版). 2006(04)
[6]朝鮮人崔溥《漂海錄》的語言學價值[J]. 汪如東. 東疆學刊. 2002(01)
[7]崔溥《漂海錄》價值再探析[J]. 葛振家. 韓國學論文集. 1997(00)
[8]《漂海錄》學術價值再探[J]. 葛振家. 當代韓國. 1994(03)
本文編號:3106516
【文章來源】:蘇州教育學院學報. 2020,37(02)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一、崔溥仁、禮思想的養(yǎng)成
二、儒士崔溥對仁、禮思想的踐行
(一)盡忠行孝
(二)守禮尊儒
三、儒士崔溥對仁、禮的堅守
四、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朝鮮時代的科舉應試法[J]. 樸賢淳. 教育與考試. 2016(05)
[2]朝鮮王朝時代的成均館和科舉[J]. 樸賢淳. 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04)
[3]韓國崔溥《漂海錄》中的負面中國形象[J]. 曹春茹. 當代韓國. 2007(04)
[4]儒家思想文化傳入朝鮮及影響[J]. 劉靈芝. 歷史教學(高校版). 2007(06)
[5]崔溥漂海登陸點與行經(jīng)路線及《漂海錄》[J]. 金賢德. 浙江海洋學院學報(人文科學版). 2006(04)
[6]朝鮮人崔溥《漂海錄》的語言學價值[J]. 汪如東. 東疆學刊. 2002(01)
[7]崔溥《漂海錄》價值再探析[J]. 葛振家. 韓國學論文集. 1997(00)
[8]《漂海錄》學術價值再探[J]. 葛振家. 當代韓國. 1994(03)
本文編號:310651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exuezongjiaolunwen/3106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