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哲學論文 >

竹林玄風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3-07 14:00
  玄學思潮涌動下的竹林玄風在魏晉思想文化的發(fā)展進程中,有其自身的演進軌跡。東漢末年的學風和士風中孕育著新的因素,促使禁錮已久的漢末士人主體意識的覺醒;正始年間,老莊學說與曹魏政權(quán)的關(guān)系密切起來,正始名士的清談辯論及其玄學理論,為曹魏政治統(tǒng)治植入了新思潮和新理念;“高平陵政變”從政治舞臺上清除出正始名士,但王弼的“圣人有情”、“應物而無累于物”理想人格模式,為調(diào)整玄學主題之下的“情與禮”關(guān)系奠定了理論基礎(chǔ),也為“禮教尚峻”境地中的竹林名士指明了思想方向。面對司馬氏集團虛偽矯飾的禮法之治,竹林名士試圖重構(gòu)一種以莊學為指導的任情自然的情禮關(guān)系,他們退守在政治舞臺之外的河內(nèi)山陽竹林之下,飲酒、服藥,肆意酣暢,以“越禮任情”、“越名任心”與虛偽的政權(quán)抗衡,以放達、叛逆的行為來表達內(nèi)心的悲憤和苦悶,于重情尚真中追求思想解放和人格自由,于任情自然的藝術(shù)情調(diào)中彰顯人生的意義。竹林名士把老莊樹立的自由人格理想,通過自身的人生實踐,張揚為一種名士風范,進而凝聚形成了“風譽扇于海內(nèi)”的竹林玄風。竹林玄風彰顯的思想解放和人格自由,喚起了士族貴游之弟的好奇和爭相效仿。元康八達,徒類“七賢”之貌而無其內(nèi)涵,縱欲無檢... 

【文章來源】:華東師范大學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227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論文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節(jié)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jié) 相關(guān)概念的界定
        一、七賢、竹林七賢和竹林名士
        二、玄風和竹林玄風
    第三節(jié) 學術(shù)史回顧
        一、魏晉學術(shù)思想中的相關(guān)研究
        二、魏晉士風中的相關(guān)研究
        三、以竹林七賢為主體的研究
    第四節(jié) 研究目的、方法及思路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竹林玄風的醞釀
    第一節(jié) 漢末社會:竹林玄風滋長的土壤
        一、漢末學風
        二、漢末士風
    第二節(jié) 正始玄論:竹林玄風的思想基礎(chǔ)
        一、正始談風
        二、正始玄理
    本章小結(jié)
第二章 竹林玄風的形成
    第一節(jié) 高平陵政變:竹林玄風的政治誘因
        一、高平陵政變
        二、司馬氏集團的高壓統(tǒng)治
    第二節(jié) 竹林名士
        一、竹林名士的家世和生平
        二、竹林名士的特質(zhì)
    第三節(jié) 竹林玄風的形成
        一、“竹林之游”考辨
        二、竹林玄風的特色
    本章小結(jié)
第三章 竹林玄風的展現(xiàn)
    第一節(jié) 寓建設(shè)于破壞中:情禮沖突的應對
        一、越禮任情
        二、越名任心
    第二節(jié) 任情自然的人格解放
        一、肆意酣暢
        二、儉嗇
        三、服食
        四、吟嘯山阿
        五、隱逸不仕
        六、尋訪山水
    第三節(jié) 詩文著述中的精神超越
        一、諷刺和抨擊時弊
        二、寄托心志和理想
        三、表達隱逸思想
    第四節(jié) 怡情藝術(shù)的生命情調(diào)
        一、音樂和舞蹈
        二、書法
    本章小結(jié)
第四章 竹林玄風的轉(zhuǎn)化
    第一節(jié) 情禮關(guān)系的漸趨緩和
        一、以禮節(jié)情
        二、游外冥內(nèi)
    第二節(jié) 由魏入晉的竹林名士:以山濤、王戎為例
        一、山濤
        二、王戎
    第三節(jié) 西晉清談
    第四節(jié) 元康之達
        一、八達之任誕
        二、竹林之放與元康之達的比較
    第五節(jié) 西晉士風的頹廢
        一、忠德淡薄
        二、趨炎附勢:以二十四友為例
        三、士不仕事
        四、奢華無度
    本章小結(jié)
第五章 竹林玄風的衰退
    第一節(jié) 永嘉亂后對老莊學的修正
    第二節(jié) 禮玄雙修的中興名士
        一、慷慨赴國難的士人氣節(jié)
        二、清逸遠識的玄遠情懷
    第三節(jié) 玄佛交融的永和玄言
    本章小結(jié)
結(jié)論
附錄一:竹林七賢籍貫、官職表
附錄二:竹林七賢竹林交游時間表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王戎與魏晉玄學[J]. 王曉毅.  東岳論叢. 2011(12)
[2]阮諶生平略考[J]. 喬輝.  蘭臺世界. 2011(16)
[3]劉伶《酒德頌》及其與道教服餌、飲酒之關(guān)系[J]. 孫少華.  求是學刊. 2011(04)
[4]“聲無哀樂”論與魏晉時期藝術(shù)本體的獨立[J]. 劉紅紅.  廣東社會科學. 2011(04)
[5]嵇康《聲無哀樂論》音樂美學思想中的典型命題及其論證[J]. 徐文武.  湖州師范學院學報. 2011(03)
[6]竹林七賢寓居“河內(nèi)山陽”地望辨析[J]. 程峰.  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1(02)
[7]如何認識嵇康《聲無哀樂論》的性質(zhì)[J]. 歸青.  社會科學. 2011(03)
[8]向秀和嵇康養(yǎng)生思想比較[J]. 黃霞平.  青海社會科學. 2011(01)
[9]論嵇康養(yǎng)生思想及其玄學特質(zhì)[J]. 孫浩宇.  長春師范學院學報. 2010(11)
[10]魏晉清談的美學意義[J]. 滕福海.  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0(04)

博士論文
[1]兩晉南朝瑯邪王氏家族文化與文學研究[D]. 姚曉菲.揚州大學 2007

碩士論文
[1]竹林七賢交游研究[D]. 趙丹.河北師范大學 2011
[2]阮籍隱逸思想研究[D]. 趙輝.河北師范大學 2009
[3]竹林七賢研究[D]. 蘇雯.廈門大學 2009
[4]論魏晉玄學代表人物的儒家素養(yǎng)[D]. 巴曉津.福建師范大學 2008
[5]竹林七賢莊學思想研究[D]. 鮑青燕.安徽大學 2006
[6]竹林七賢研究[D]. 禚寶斌.揚州大學 2005
[7]竹林七賢莊學接受研究[D]. 張晨霞.華東師范大學 2004
[8]“竹林七賢”若干問題研究[D]. 陳圣宇.南京師范大學 2004
[9]“竹林七賢”研究[D]. 王紅.陜西師范大學 2004
[10]越名教而任自然[D]. 王建.安徽大學 2002



本文編號:306923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exuezongjiaolunwen/306923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3ba6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