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孔暉思想述論
發(fā)布時間:2021-03-07 01:53
穆孔暉,山東聊城人,是明中后期王學北傳第一人。在程朱理學固守的北方,他先學程朱、后學陽明,打破了程朱理學的思想枷鎖。書香世家、官宦家庭出身的穆孔暉從政三十年,多任文職,參與兩朝實錄編寫,經(jīng)歷頗豐,但他沒能主政一方。雖然穆孔暉出身翰林,但他并沒有止步于學術(shù)研究,而是更多的思考明中后期特殊歷史環(huán)境下的現(xiàn)實問題,從社會需求出發(fā),提出了以德行修養(yǎng)為中心的解決方法,他的這些思想都可以從存世文獻中梳理出來。穆孔暉的思想內(nèi)涵主要分為政治理念、學術(shù)思想、教育主張三個層面。他的政治理念具有明顯的儒家特色,他將“絜矩之道”貫徹其中,認為君臣都要恪守道德操守,各司其職,不以自身喜惡為行事標準;穆孔暉的政治理念更貼近社會需要,主張客觀認識財貨的重要性。他的學術(shù)思想則具有自身特點,是陽明心學與程朱理學的相互結(jié)合,更為突出的是他的援佛入儒,利用佛道理論來詮釋儒家經(jīng)典。他的教育主張更多的是強調(diào)教育的重要性與道德教育,注重孝道文化,推崇踐行孝道。穆孔暉的思想具有明顯的陽明心學與程朱理學的雙重特點,是兩派思想初期碰撞的結(jié)果,也是北方王門學者不同于南方王門學者的思想特點。這對王門后學研究的進一步發(fā)展提供思路。
【文章來源】:聊城大學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6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節(jié) 研究緣起
第二節(jié) 研究動態(tài)
第一章 時代背景與生平學行
第一節(jié) 明中后期社會狀況及文化政策
第二節(jié) 穆孔暉生平經(jīng)歷
第三節(jié) 明中后期學術(shù)特色
第二章 穆孔暉的政治理念
第一節(jié) 絜矩之道
第二節(jié) 推行仁政
第三節(jié) 公正選才
第四節(jié) 齊家治國
第五節(jié) 務(wù)實理財
第三章 穆孔暉的學術(shù)思想
第一節(jié) 心性論
第二節(jié) 修養(yǎng)思想
第三節(jié) 講義理明訓詁
第四節(jié) 援佛入儒
第五節(jié) 性命論
第四章 穆孔暉的教育主張
第一節(jié) 教育理念
第二節(jié) 慎獨向善
第三節(jié) 注重倫理孝道
第五章 穆孔暉思想的歷史地位
第一節(jié) 對北方心學的影響
第二節(jié) 對當時教育的影響
第三節(jié) 穆孔暉思想的現(xiàn)實意義
結(jié)語
附錄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shù)論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20世紀陽明后學研究的三種進路——兼論陽明學的基本走向[J]. 王文琦. 學術(shù)探索. 2016(05)
[2]王門后學傳承譜系及其特點[J]. 王路平. 貴州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5(06)
[3]黃宗羲論王門后學之發(fā)展[J]. 張圓圓. 貴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03)
[4]明代北方水利滯后與官員試圖改觀現(xiàn)實的努力[J]. 牛建強. 史學月刊. 2015(03)
[5]明代山東解元的空間分布與社會流動[J]. 郭培貴. 東岳論叢. 2015(03)
[6]陽明后學研究的回顧與瞻望[J]. 錢明. 中共寧波市委黨校學報. 2004(01)
[7]略論山東古代易學史之脈絡(luò)[J]. 楊亞利. 理論學刊. 2002(06)
[8]王陽明弟子雜考[J]. 諸煥燦. 浙江學刊. 1999(05)
[9]明代東昌王學述論[J]. 呂景琳. 東岳論叢. 1993(02)
[10]王門后學致良知說的演進[J]. 楊國榮. 學術(shù)界. 1988(05)
本文編號:3068194
【文章來源】:聊城大學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6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節(jié) 研究緣起
第二節(jié) 研究動態(tài)
第一章 時代背景與生平學行
第一節(jié) 明中后期社會狀況及文化政策
第二節(jié) 穆孔暉生平經(jīng)歷
第三節(jié) 明中后期學術(shù)特色
第二章 穆孔暉的政治理念
第一節(jié) 絜矩之道
第二節(jié) 推行仁政
第三節(jié) 公正選才
第四節(jié) 齊家治國
第五節(jié) 務(wù)實理財
第三章 穆孔暉的學術(shù)思想
第一節(jié) 心性論
第二節(jié) 修養(yǎng)思想
第三節(jié) 講義理明訓詁
第四節(jié) 援佛入儒
第五節(jié) 性命論
第四章 穆孔暉的教育主張
第一節(jié) 教育理念
第二節(jié) 慎獨向善
第三節(jié) 注重倫理孝道
第五章 穆孔暉思想的歷史地位
第一節(jié) 對北方心學的影響
第二節(jié) 對當時教育的影響
第三節(jié) 穆孔暉思想的現(xiàn)實意義
結(jié)語
附錄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shù)論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20世紀陽明后學研究的三種進路——兼論陽明學的基本走向[J]. 王文琦. 學術(shù)探索. 2016(05)
[2]王門后學傳承譜系及其特點[J]. 王路平. 貴州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5(06)
[3]黃宗羲論王門后學之發(fā)展[J]. 張圓圓. 貴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03)
[4]明代北方水利滯后與官員試圖改觀現(xiàn)實的努力[J]. 牛建強. 史學月刊. 2015(03)
[5]明代山東解元的空間分布與社會流動[J]. 郭培貴. 東岳論叢. 2015(03)
[6]陽明后學研究的回顧與瞻望[J]. 錢明. 中共寧波市委黨校學報. 2004(01)
[7]略論山東古代易學史之脈絡(luò)[J]. 楊亞利. 理論學刊. 2002(06)
[8]王陽明弟子雜考[J]. 諸煥燦. 浙江學刊. 1999(05)
[9]明代東昌王學述論[J]. 呂景琳. 東岳論叢. 1993(02)
[10]王門后學致良知說的演進[J]. 楊國榮. 學術(shù)界. 1988(05)
本文編號:30681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exuezongjiaolunwen/3068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