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哲學的生命關懷—心與形的分裂與合一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B223.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董向紅;;試析莊子的修養(yǎng)方法[J];滄桑;2011年04期
2 劉佩德;;老子的“道”與孔子的“道”[J];大理學院學報;2011年07期
3 菖莆;“無為”即無違[J];中小學管理;1999年05期
4 梁靜;宋曉璐;宋輝;;老子論和諧[J];鄭州航空工業(yè)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5 陳霞;;論老子關于萬物本原及其生成的自然哲學思想[J];江漢論壇;2011年09期
6 嚴欣;張磊;;淺析儒道兩家的生態(tài)倫理思想及其當代價值[J];安康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7 鄒偉;;《老子》中的“無欲”思想小議[J];內(nèi)江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7期
8 李生龍;;王船山詩文所昭顯的道家、道教心跡[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9 譚維智;;道德教育的非知識化路徑——道家的知識觀及其道德教育方法研究[J];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10 文學武;;京派小說與中國文化精神[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紅娜;;千年不衰的傳統(tǒng)道家養(yǎng)生[A];弘揚中華養(yǎng)生文化 共享健康新生活——中華中醫(yī)藥學會養(yǎng)生康復分會第七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劉正才;;道家藥膳特色及其在養(yǎng)生康復中的意義[A];第三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養(yǎng)生學與康復醫(yī)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3 呂錫琛;;論道家倫理道德對民族精神的影響及其現(xiàn)代意義[A];中國倫理學會會員代表大會暨第12屆學術討論會論文匯編[C];2004年
4 成中英;;自楚墓竹簡《老子》反思道家宇宙本源論與道德行為論[A];詮釋與建構——湯一介先生75周年華誕暨從教50周年紀念文集[C];2001年
5 李燦;;催化科學和技術的發(fā)展思考[A];中國化學會第28屆學術年會“化學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論壇”摘要集[C];2012年
6 劉澤亮;;玄學是儒學道家化的過渡形態(tài)[A];三生萬物——老子思想論文集[C];2003年
7 者麗艷;胡海明;;道家“物我為一”的生態(tài)倫理思想的現(xiàn)代啟示[A];孔學研究(第十五輯)——云南孔子學術研究會第十五次暨海峽兩岸第八次孔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8 李霞;;生命本位與自然關懷——道家生命觀的基本特征及其現(xiàn)代價值[A];中國哲學史學會2004年年會暨中國傳統(tǒng)哲學當代價值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9 劉陽;;米修作品中的道家投影[A];終結與起點——新世紀外國文學研究[C];2002年
10 寇麗芬;黨運寬;張玉書;;別有天地非人間——鹿邑陳摶公園規(guī)劃設計說明[A];河南風景園林——2003年學術交流論文集[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胡孚琛;道家生命哲學研究的一部力作[N];光明日報;2005年
2 記者 陳振凱;道家養(yǎng)生與道商論壇舉行[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9年
3 韓月波;首屆道家養(yǎng)生與道商論壇在北京舉行[N];中國醫(yī)藥報;2010年
4 梁亞杰;浩鑫: 培養(yǎng)顧客傳道家[N];中國計算機報;2003年
5 彭昊;走過滄?吹兰襕N];中國圖書商報;2000年
6 新華社記者 何云江 秦亞洲;“走穴”的老師:你知道家長多反感嗎?[N];新華每日電訊;2003年
7 李明珠;道家的超越智慧[N];光明日報;2002年
8 閆秀敏 河南科技學院教育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副教授,管理哲學專業(yè)博士;居上謙下:不與下屬爭名利[N];中國教育報;2009年
9 記者王薇;首屆道家養(yǎng)生與道商論壇舉辦[N];中國食品報;2009年
10 潘q什
本文編號:275669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exuezongjiaolunwen/2756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