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宏道人生哲學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3-18 14:08
本文關鍵詞:袁宏道人生哲學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本文將對袁宏道的人生哲學進行系統(tǒng)的探索,總體思路是將袁宏道還原到具體的歷史環(huán)境中,以其一生的歷程為對象,以其言論主張和情感變化為媒介,探究其深層的動機,進而對他的思想做總體的概括。 袁宏道人生哲學的形成與他生活的時代具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至隆慶、萬歷年間,明代政治上高度集權的政治體制弊病日漸突出,士大夫精神成多元化趨勢發(fā)展,社會思潮主要表現(xiàn)為理學衰微、心學興盛;“狂禪”的思想潮流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和反思。生活在這樣的時代,袁宏道的人生哲學的形成和發(fā)展變化都不同程度打上了時代烙印。 袁宏道的人生哲學可以從他的生命觀、生命理想、及提升生命境界的修養(yǎng)路徑幾個方面做出總結歸納。他的“性靈”生命觀集中體現(xiàn)在他對于“心”、“性”與“性靈”的概念意義的闡釋上,他的“性靈”內(nèi)涵包括著超越的本體意義和現(xiàn)實呈現(xiàn)的實在意義兩個方面,超越的本體意義上的“性靈”在現(xiàn)實存活上具有“獨抒性靈”的內(nèi)在要求。在辨明是否屬于“性靈”本體活動的視角上,“真”與“自然”是其內(nèi)在規(guī)定。這是袁宏道“性靈”生命觀的內(nèi)在結構;他的生命觀決定了他的生命理想呈現(xiàn)出以主體自我為中心,追求個體自由,注重個體自然情感的特點,同時,又不斷調(diào)和自我與社會的關系,最終實現(xiàn)人與自然、人與人及人與自我的和諧與圓融;基于他的生命理想,袁宏道人生修養(yǎng)路徑主要體現(xiàn)在“有我”與“無我”的辯證統(tǒng)一,他那仕隱不定的人生軌跡就是實現(xiàn)此生命理想的現(xiàn)實證明。 袁宏道以自己獨特的眼光理解和詮釋著生命,也使他的生命呈現(xiàn)出活潑、積極向上、充滿創(chuàng)造力的特點。從生命本體出發(fā)揭示生命的創(chuàng)造性根源以及對于人獨立的主體性精神鼓舞是袁宏道的“性靈”思想深處最明顯的兩顆“基因”,不論在什么時代,對于人的精神解放、提升生命品質(zhì)都將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關鍵詞】:人生哲學 袁宏道 性靈
【學位授予單位】:江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B248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5
- 目錄5-7
- 引言7-9
- 1 袁宏道生平簡介及思想形成的時代背景9-19
- 1.1 袁宏道生平及思想的形成與發(fā)展9-14
- 1.1.1 學業(yè)初成9-11
- 1.1.2 初仕吳中11-12
- 1.1.3 再仕京華12-14
- 1.2 袁宏道思想形成的時代背景14-19
- 1.2.1 明萬歷年間社會背景14-16
- 1.2.1.1 政治體制弊端日漸突出14-15
- 1.2.1.2 程朱理學對于士大夫精神的凝聚力減弱15-16
- 1.2.2 萬歷年間主要社會思潮16-19
- 1.2.2.1 程朱理學漸漸消歇心學思潮廣泛傳播16-17
- 1.2.2.2 狂禪潮流泛濫引起儒佛的反思17-19
- 2 袁宏道人生哲學的主要內(nèi)容19-30
- 2.1 張揚生命本然情感——袁宏道“性靈”生命觀19-23
- 2.1.1 一靈真性,亙古亙今——性靈的本體意義19-21
- 2.1.2 不拘格套,獨抒性靈——本然性靈的自然顯現(xiàn)21-22
- 2.1.3 “真”——獨抒性靈的內(nèi)在規(guī)定22-23
- 2.2 自適與圓融——袁宏道的生命理想23-26
- 2.3 有我無我——袁宏道的人生修養(yǎng)路徑26-30
- 2.3.1 破除靈魂的枷鎖,盡發(fā)“有我”深意26-28
- 2.3.2 反思小人無忌憚病根,究竟“無我”之旨28-30
- 3 袁宏道人生哲學的基本特征30-36
- 3.1 灑落不羈,慷慨激昂——袁宏道早期思想特征30-32
- 3.2 含蓄內(nèi)斂,平易穩(wěn)實——袁宏道后期思想特征32-36
- 4 袁宏道性靈思想的歷史影響36-39
- 4.1 袁宏道“獨抒性靈”的人生追求對晚明文學革新的影響36-37
- 4.2 袁宏道“性靈”思想對于人的獨立精神的鼓舞37-39
- 結語39-41
- 參考文獻41-44
- 致謝44-45
- 在讀期間公開發(fā)表論文(著)及科研情況4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宋克夫;從理想的人格到理想的文格——論袁宏道對人生價值觀念和文學觀念的變革[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年03期
2 孟祥榮;袁宏道:性靈的張揚與消歇——兼論晚明學術思想的變遷[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4期
3 裴世俊;公安派驟衰原因試探[J];江漢論壇;1987年11期
4 孟祥榮;;柳浪館:生命的反思與了悟——漫議袁宏道六年鄉(xiāng)居的意義[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5 易聞曉;袁宏道:從性情到文學的自適[J];齊魯學刊;2000年01期
6 呂士朋;晚明公安派興起的時代背景及其精神[J];史學集刊;1999年04期
7 周延良;人性復歸的追尋與審美思辨的困擾──袁宏道“趣、真、質(zhì)”文化內(nèi)涵考論[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01期
8 王均江;袁宏道美學思想的轉變與儒釋道精神的循環(huán)[J];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1年01期
9 劉再華;袁宏道與儒佛道文化[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01期
10 易聞曉;本然生命的伸揚:袁宏道的自然性靈論[J];學術探索;2004年05期
本文關鍵詞:袁宏道人生哲學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5456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exuezongjiaolunwen/254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