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微環(huán)境響應藥物載體的設計和應用
本文關鍵詞:腫瘤微環(huán)境響應藥物載體的設計和應用,,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014年
腫瘤微環(huán)境響應藥物載體的設計和應用
都小姣
【摘要】:納米藥物輸送體系具備保護所荷載的藥物分子不被降解以及增強抗腫瘤藥物在系統給藥時的生物利用度而受到廣泛關注。然而,在癌癥治療中,為了獲得高效的抗腫瘤效果,使用的給藥劑量易對機體正常細胞產生明顯的毒副作用,從而使治療窗口狹窄。因此,理想的藥物輸送必須達到“高抗腫瘤效果”和“低毒副作用”的平衡。為了提高藥物的抗腫瘤效果和降低毒副作用,設計出能夠在腫瘤部位特異性釋放藥物的載體體系十分必要。基于對腫瘤微環(huán)境及其在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擔任的角色的進一步認識,在本論文中,我們旨在發(fā)展針對“腫瘤微環(huán)境響應性”的藥物載體系統,用于增強抗腫瘤效果和降低毒副作用。本論文的主要內容可以分為如下兩個部分: 1、我們制備了能夠在腫瘤細胞內還原環(huán)境下快速釋放藥物的載體系統用于siRNA藥物的輸送。使用薄膜水化法將含有二硫鍵的兩親性Janus樹枝狀陽離子分子制備成具有還原響應性的藥物載體SSJD,為球形囊泡結構。我們發(fā)現SSJD在生理環(huán)境下能夠很好的結合siRNA,并且在有還原性物質的存在下(例如10mM MTT),它能夠快速釋放所攜載的siRNA,在2小時以內達到完全釋放,這預示著該藥物載體系統在腫瘤細胞內的還原環(huán)境下具有快速釋放siRNA的潛力。我們進一步在細胞水平上證實SSJD能夠高效將siRNA運輸至MDA-MB-231腫瘤細胞內,并且顯著下調MDA-MB-231-GFP細胞中靶基因的表達。 2、我們發(fā)展了一種能夠對腫瘤部位酸度和細胞內還原環(huán)境同時響應的核-殼-冠的聚離子納米顆粒。我們利用正負電荷的相互作用將鍵合有順鉑前藥的陽離子納米顆粒(?)NP/Pt與帶有負電荷的腫瘤酸度敏感的PEG化兩嵌段共聚物PPC-DA結合,制備PEG化修飾的納米顆粒(?)NP/Pt@PPC-DA。PEG化修飾使得納米顆粒的藥時曲線下面積是非PEG化修飾納米顆粒的9.2倍。這直接導致了PEG化的納米顆粒將更多的鉑類藥物輸送至腫瘤部位。同時,在腫瘤組織的低pH的條件下,PPC-DA發(fā)生降解,PEG層脫落,暴露出帶正電荷的(?)NP/Pt,增強其與腫瘤細胞的相互作用,提高納米顆粒的內在化能力。被腫瘤細胞攝取后,在胞內的還原環(huán)境的作用下,順鉑藥物有效釋放,殺死腫瘤細胞,有效抑制了順鉑耐藥性腫瘤的生長。本設計為治療順鉑耐藥性腫瘤提供了一種新的策略。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TQ460.6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琨;高惠峰;孟志強;陳震;林鈞華;王鵬;馮蘭云;沈曄華;陳聯譽;石衛(wèi)東;劉魯明;;清熱化濕中藥聯合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晚期胰腺癌的臨床分析[J];重慶醫(yī)學;2013年27期
2 謝向陽;林雯;李旸;李銀科;陳鷹;;刺激響應型納米藥物遞送系統設計與構建研究進展[J];國際藥學研究雜志;2013年05期
3 郝和群;姚萍;;葡聚糖分子量和接枝度對阿霉素/白蛋白-葡聚糖納米粒子體外抗腫瘤效果的影響[J];高等學;瘜W學報;2014年03期
4 張平;;腫瘤細胞生態(tài)位的重建和適應[J];國際口腔醫(yī)學雜志;2014年02期
5 華楠;張華;張纓;;低氧訓練后AMPKα2轉基因鼠骨骼肌谷胱甘肽氧化還原狀態(tài)的變化[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3年12期
6 龔菊梅;林彤遠;陳衛(wèi)東;;新型經皮給藥載體的研究進展[J];安徽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4年01期
7 王建武;朱春雷;馮麗恒;袁煥祥;呂鳳婷;劉禮兵;王樹;;pH值響應的共軛聚合物納米粒子的制備、表征與細胞成像研究(英文)[J];影像科學與光化學;2014年01期
8 許向亮;王恩博;崔念暉;;脫細胞真皮基質對年輕恒牙牙乳頭干細胞分化的作用[J];北京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4年01期
9 Quan Zhang;Zhou Ye;Shu-Ting Wang;Jian Yin;;Facile one-pot synthesis of PEGylated monodisperse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 with controllable particle sizes[J];Chinese Chemical Letters;2014年02期
10 吳劍;張敏;戴天陽;任德蓮;;siRNA干擾MACC1基因對食管癌細胞TE-1的生物學影響[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4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馬旭;Jia Zhou;Cheng-Xiang Zhang;Xiu-Ying Li;Nan Li;Rui-Jun Ju;Wan-Liang Lu;;小檗堿靶向性脂質體及其抗乳腺癌干細胞作用機制與效應研究(英文)[A];第十一屆全國博士生學術年會(生物醫(yī)藥專題)論文集(上冊,大會報告)[C];2013年
2 張倩玉;Jie Tang;Ling Fu;Rui Ran;Yayuan Liu;Mingqing Yuan;Qin He;;一種由具有pH敏感性的α-螺旋穿膜肽修飾的脂質體遞藥系統(英文)[A];第十一屆全國博士生學術年會(生物醫(yī)藥專題)論文集(上冊,大會報告)[C];2013年
3 張曉玲;魏超;歐陽砥;席真;;siRNA-納米顆粒遞送系統的研究[A];第八屆全國化學生物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3年
4 董岸杰;鄧聯東;王偉偉;胡人杰;;載藥聚合物納米粒自組裝溫敏凝膠與腫瘤局部給藥[A];2012年中國藥學大會暨第十二屆中國藥師周論文集[C];2012年
5 霍美蓉;朱欽女;武曲;周建平;;生長抑素受體介導的紫杉醇腫瘤靶向前體藥物的體內外評價[A];2012年中國藥學大會暨第十二屆中國藥師周論文集[C];2012年
6 李菲菲;張馨欣;郭仕艷;甘勇;李娟;;pH敏感性的脂質-介孔硅核/殼納米粒作為抗腫瘤藥物新型載體的研究[A];2012年中國藥學大會暨第十二屆中國藥師周論文集[C];2012年
7 劉瑤;霍美蓉;周建平;;還原敏感型殼聚糖膠束作為紫杉醇腫瘤遞藥載體的研究[A];2012年中國藥學大會暨第十二屆中國藥師周論文集[C];2012年
8 萬瑜;張志榮;孫遜;;一種新型腫瘤靶向基因傳遞系統——酶促式釋放腺病毒載體的構建[A];2012年中國藥學大會暨第十二屆中國藥師周論文集[C];2012年
9 劉杰;林洪生;;老年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治療現狀及中醫(yī)治療思路[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第二屆岐黃論壇——血液病中醫(yī)藥防治分論壇論文集[C];2014年
10 段莉潔;高光輝;;環(huán)境pH敏感性高分子膠束的制備及診斷成像應用[A];中國化學會第29屆學術年會摘要集——第35分會:納米生物醫(yī)學中的化學問題[C];201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巧麗;扶正增效方對肺癌放射增敏的分子機制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3年
2 嚴滿清;聚己內酯的化學改性及其性能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3年
3 陳建敏;CEACAM6介導上皮間質轉化促進胰腺癌侵襲和轉移的機制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13年
4 楊辰;~(125)I-UdR-殼聚糖納米微粒的研制及其治療兔肝癌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3年
5 段曉品;刺激響應性聚合物膠束在抗腫瘤轉移及逆轉腫瘤耐藥中的應用[D];沈陽藥科大學;2013年
6 嚴潔萍;GSNO或誘生型NOS激活糖酵解通路及HIF-1α相關機制研究[D];浙江大學;2013年
7 李西波;載阿霉素葡聚糖金磁復合微粒在肝癌磁導靶向治療中的應用研究[D];西北大學;2013年
8 孫嵐;ACNP-MET納米藥物遞送系統及其對肝癌干細胞靶向性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13年
9 楊飛飛;基于細胞穿膜肽修飾的新型非病毒載體的構建、篩選及遞送功能siRNA治療惡性腫瘤的研究[D];北京協和醫(yī)學院;2013年
10 陳興祥;PCV2感染、氧化應激與硒的相互作用關系及其機理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涂亮;創(chuàng)傷應激對大鼠Walker-256移植瘤生長及增殖活性的影響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2年
2 孫倩倩;單細胞內氧化還原相關活性小分子的原位動態(tài)分析與細胞功能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年
3 周璟;甘氨酸/高嶺石及納米銀/高嶺石復合物的形成與制備研究[D];浙江大學;2013年
4 張釗;聚乙二醇—聚己內酯共聚物膠束的細胞內在化作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3年
5 汪芳;RNA干擾食管鱗癌Ec9706細胞中Bit1的表達[D];鄭州大學;2013年
6 郭權威;Annexin-1與VEGF-C在食管鱗癌中的表達和意義[D];鄭州大學;2013年
7 程珊;MiR-29b在紫癜性腎炎腎組織中的表達及其功能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13年
8 李程;基于功能化氧化石墨烯檢測腫瘤標志物及抗腫瘤藥靶向傳遞的研究[D];西南大學;2013年
9 劉凱;多聚L-谷氨酸-γ-芐酯納米粒子提高耐藥細胞藥物累積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10 張國藝;基于聚磷酸酯的紫杉醇前藥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D];蘇州大學;2013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劉艷艷;梁淑娟;;白細胞介素-1在腫瘤靶向治療策略中的價值[J];食品與藥品;2009年03期
2 劉發(fā)全;輻射損傷與修復的研究近況[J];國外醫(yī)學.放射醫(yī)學核醫(yī)學分冊;2000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丹玲;陳錦飛;;腫瘤微環(huán)境與腫瘤進展和轉移[A];2010’全國腫瘤分子標志及應用學術研討會暨第五屆中國中青年腫瘤專家論壇論文匯編[C];2010年
2 楊靜;;花生四烯酸代謝酶:抗腫瘤微環(huán)境形成的新靶標[A];全國第十二屆生化與分子藥理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3 劉建平;朱靜;田杰;呂鐵偉;魯榮;鄧兵;林建萍;智深深;;腫瘤微環(huán)境中致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瘤化因子作用分析[A];中國的遺傳學研究——遺傳學進步推動中國西部經濟與社會發(fā)展——2011年中國遺傳學會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2011年
4 黃桂春;陳龍邦;;重組人內皮抑素對腫瘤血管和微環(huán)境的調節(jié)及其機制[A];第三屆中國腫瘤內科大會教育集暨論文集[C];2009年
5 劉珊林;鄧旭芳;周連華;;脂質體自旋探針對腫瘤微環(huán)境的作用與靶向干預研究[A];中國活性氧生物學效應學術會議論文集(第一冊)[C];2011年
6 黃桂春;陳龍邦;;重組人內皮抑素對荷人肺腺癌裸鼠腫瘤微環(huán)境的調節(jié)作用[A];第三屆中國腫瘤內科大會教育集暨論文集[C];2009年
7 郝華;劉淼;吳萍;葉篤筠;;脂氧素A4通過重塑腫瘤微環(huán)境抑制前列腺癌[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第九屆全國代表大會及學術會議論文摘要[C];2010年
8 王正彩;李爭艷;劉楊;楊迷玲;翟麗麗;王立峰;;腫瘤相關纖維母細胞對胃癌細胞SGC7901侵襲能力的影響[A];中華醫(yī)學會病理學分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9年
9 詹啟敏;;p53-GADD45通路參與調控腫瘤血管生成及腫瘤微環(huán)境[A];中國微循環(huán)學會2011年全國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10 侍文婷;孫立;林森森;袁勝濤;;常用抗腫瘤藥作用于間質細胞的藥效學評價[A];2011醫(yī)學科學前沿論壇第十二屆全國腫瘤藥理與化療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陳良棟;[N];中國醫(yī)藥報;2004年
2 駐京記者 賈巖;[N];醫(yī)藥經濟報;2010年
3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肝癌研究所教授 樊嘉;[N];健康報;2011年
4 劉淑景;[N];河北科技報;2009年
5 記者 王丹;[N];健康報;2010年
6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 欽倫秀 葉青海 湯釗猷 陳惠芬 整理;[N];健康報;2011年
7 王小龍;[N];科技日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孫凌聰;腫瘤微環(huán)境中巨噬細胞、肥大細胞活化機制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2 陳學博;RAGE在腫瘤微環(huán)境中血管生成作用機制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4年
3 都小姣;腫瘤微環(huán)境響應藥物載體的設計和應用[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4年
4 劉顏顏;腫瘤微環(huán)境中F4/80~+CD11b~+Gr-1~+單核細胞活化機制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5 朱偉;骨髓間質干細胞在腫瘤進展和腫瘤微環(huán)境中的作用及機制[D];江蘇大學;2010年
6 史敏;腫瘤微環(huán)境在胰腺導管腺癌發(fā)生發(fā)展中的作用[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1年
7 王錫臻;前列腺癌磁共振功能成像及其與生物學特性的相關性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8 段文元;B7-H4 cDNA的克隆、重組腺病毒的制備及其在腫瘤免疫逃逸機制中作用的初步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6年
9 康世均;腫瘤微環(huán)境中趨化因子的表達和功能調節(jié)[D];南方醫(yī)科大學;2009年
10 趙鵬;腫瘤微環(huán)境對樹突狀細胞遷移的影響及機制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涵;富勒烯衍生物調控腫瘤微環(huán)境中成纖維細胞功能的初步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3年
2 張揚;Nlp對腫瘤微環(huán)境作用的初步探索[D];北京協和醫(yī)學院;2011年
3 劉建平;體外模擬腫瘤微環(huán)境中致大鼠MSCs瘤化相關因子分析[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2年
4 張亞蘭;腫瘤微環(huán)境中骨髓間充質干細胞惡性轉化的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0年
5 程薇;可調控的IL-2和IL-12基因聯合對腫瘤微環(huán)境的影響[D];吉林大學;2012年
6 孫安娜;腫瘤微環(huán)境誘導不成熟樹突狀細胞為調節(jié)性樹突狀細胞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7 李莎;恩度靶向腫瘤微環(huán)境對Lewis肺癌小鼠的影響及相關機制研究[D];山東大學;2013年
8 宋玉姣;自噬在CD133+肝癌干細胞耐受缺氧缺營養(yǎng)腫瘤微環(huán)境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3年
9 阮凱;缺氧誘導Periostin蛋白高表達并通過激活Akt/PKB通路促進非小細胞肺癌細胞的生存[D];廈門大學;2009年
10 楊柳曉;腫瘤浸潤淋巴細胞與肝癌預后及其與“免疫微環(huán)境分子預測模型”的關系[D];復旦大學;2009年
本文關鍵詞:腫瘤微環(huán)境響應藥物載體的設計和應用,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3153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lx/231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