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年上海金山區(qū)社區(qū)居民大腸癌篩查結果分析
本文選題:腫瘤 + 多相篩查; 參考:《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7年02期
【摘要】:目的通過對上海市金山區(qū)社區(qū)居民進行大腸癌篩查,探討社區(qū)居民大腸癌篩查的效果,為探索大腸癌篩查策略提供參考。方法對上海市金山區(qū)常住居民進行大腸癌篩查。采用問卷調查結合糞便隱血試驗(fecal occult blood test,FOBT)的兩步篩查模式,初篩陽性者行全結腸鏡檢查,并對結果進行分析。結果完成初篩58 215人,初篩完成率99.07%,初篩陽性率25.44%,腸鏡依從性41.87%,大腸癌檢出率0.45%,腺瘤檢出率46.40%,總病變檢出率35.74%,男女間檢出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224.337,P0.001),隨著年齡的增大,檢出率不斷上升,各年齡組間檢出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37.788,P0.001)。結論大腸癌篩查能有效地檢出居民大腸癌及腺瘤等病變,對于大腸癌的早發(fā)現、早診斷、早治療有重要意義。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 for community residents in Jinshan district of Shanghai,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strategy of 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 Methods 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 was performed in residents of Jinshan District, Shanghai. The two-step screening model of fecal occult blood test and fecal occult blood test was used. The positive patients were examined with total colonoscopy and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Results 58,215 people were screened, the completion rate of primary screening was 99.07, the positive rate of primary screening was 25.4444, the compliance of colonoscopy was 41.87, the detection rate of colorectal cancer was 0.4545, the detection rate of adenoma was 46.40 and the detection rate of total lesion was 35.744.The difference between men and women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with age. The detection rate was rising continuously, and the difference of detection rate among different age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01). Conclusion 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 can effectively detect colorectal cancer and adenoma,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early detection, early diagnosis and early treatment of colorectal cancer.
【作者單位】: 上海市金山區(qū)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性病防制科;
【基金】:上海市重大公共衛(wèi)生服務項目(2011年)
【分類號】:R735.3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凱媚;;家庭互助血小板初篩不合格原因分析及對策[J];中國輸血雜志;2010年S1期
2 譚明科,謝秀華;外采初篩血型錯誤24例原因分析[J];臨床輸血與檢驗;2002年01期
3 高暉;劉萍;孫立明;王學剛;;干式生化法快速檢測丙氨酸氨基轉氨酶在無償獻血初篩中的應用[J];河北醫(yī)藥;2007年08期
4 何銳洪;易峰;袁文聲;;選擇性初篩丙氨酸氨基轉移酶節(jié)約血液成本[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2年13期
5 王貴書,解禮華,秦德興;痰隱血初篩普查肺癌的試驗報道[J];白求恩醫(yī)科大學學報;1996年05期
6 李朝陽;常宏偉;劉國生;張輝;;70份HIV抗體初篩陽性結果分析[J];中國艾滋病性病;2007年01期
7 李曉峰;;淺談溝通在獻血全過程中的重要性[J];中國輸血雜志;2012年S1期
8 葛銘;張中興;;用紅小豆初篩細胞毒藥物[J];腫瘤防治研究;1979年04期
9 趙雪蓮;;2次ELISA陽性能否替代WB初探[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4年01期
10 吳淑坤,林雨霖,姚學軍,劉學峰,李暉;一種體外初篩抗乙型肝炎病毒藥物實驗方法[J];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01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飛;楊紅;周纓波;劉衡;;捐獻血小板者初篩結果分析及健康教育[A];中國輸血協會第五屆輸血大會論文專集(摘要篇)[C];2010年
2 劉凱媚;;家庭互助血小板初篩不合格原因分析及對策[A];中國輸血協會第五屆輸血大會論文專集(摘要篇)[C];2010年
3 辛紅鋒;潘洪龍;劉晶;;對無償獻血者快速初篩的可行性探討[A];中國輸血協會第四屆輸血大會論文集[C];2006年
4 傅強;鄭珊峽;陳云;;混合血樣在獻血者檢驗初篩中丙氨酸氨基轉氨酶檢測的應用[A];中國輸血協會第五屆輸血大會論文專集(摘要篇)[C];2010年
5 樊曉萍;趙修風;王國萍;張環(huán)生;;膠體金免疫層析法初篩乙型肝炎表面抗原[A];第九屆西北五。▍^(qū))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5年
6 王欣;孫國棟;王洪;魏淑梅;;獻血者初篩和復檢ALT測量值的相關性分析[A];中國輸血協會第五屆輸血大會論文專集(摘要篇)[C];2010年
7 孟文霞;李曉英;周紅梅;;以重型口瘡為首發(fā)癥狀伴血液指標異常的HIV抗體初篩陽性患者1例報道[A];第七屆全國口腔黏膜病暨第五屆口腔中西醫(yī)結合大會論文匯編[C];2008年
8 王曉珠;蘭炯采;吳緒華;周華友;劉維佳;劉丹;齊村生;曾鳳芹;杜克清;;Rh弱D及Del樣本的檢測研究[A];中國輸血協會第三屆輸血大會論文專輯[C];2004年
9 朱紅芹;王銳;朱紹汶;王泰瑞;;無償獻血者中抗-HIV初篩及確認情況分析[A];中國輸血協會第三屆輸血大會論文專輯[C];2004年
10 王火生;李麗雄;林萍;李美忠;馮鐵建;石向東;;一步法ELISA在HIV初篩中的應用探討[A];第一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傳染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深圳商報記者 鄭思 通訊員 胡辛楠 蔣麗娟;我市暫不實行艾滋初篩實名制[N];深圳商報;2012年
2 記者 王曉慧;地區(qū)首批捐髓志愿者初篩成功[N];阿勒泰日報;2009年
3 記者 劉澤林;海南嘗試艾防“三位一體”模式[N];健康報;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亞峰;新產品研發(fā)項目初篩及組合優(yōu)選方法研究[D];東北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趙yN;靶向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初篩模型的完善及應用[D];昆明醫(yī)學院;2007年
,本文編號:20127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lx/2012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