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Ia期非小細胞肺癌縱隔N2淋巴結跳躍性轉移的臨床、影像和病理相關因素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8-04-30 02:26
本文選題:縱隔淋巴結 + 跳躍性轉移; 參考:《浙江大學》2017年博士論文
【摘要】:目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出現淋巴結轉移及其淋巴結轉移的程度范圍是影響肺癌患者療效和預后的最重要的幾個指標之一,也是肺癌國際TNM分期的核心指標。當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出現伴有縱隔N2淋巴結轉移時,其治療的總體療效和預后明顯不甚理想。然而在臨床上發(fā)現有部分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術前經過全面仔細檢查后評估為臨床Ia期,而經過根治性手術以后發(fā)現患者并不是一個真正的Ia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而是僅出現縱隔N2跳躍性轉移(SkipN2metastases,SN2),而無任何肺門和肺內N1淋巴結轉移的證據,這被稱為非小細胞肺癌縱隔N2淋巴結的跳躍性轉移(SkipN2metastases,SN2),也似乎有文獻證據表明非小細胞肺癌縱隔淋巴結SN2跳躍性轉移患者的預后與經典N1/N2淋巴結同時轉移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預后似乎不同。我們還發(fā)現了一個有趣的臨床現象,經過重要的術前臨床分期嚴格評估為Ia期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術后出現病理性的縱隔SN2淋巴結跳躍性轉移。這是一類更加特殊的縱隔淋巴結SN2跳躍性轉移的非小細胞肺癌群。由于隨著肺癌的早期發(fā)現,早期肺癌的的治療策略較前有了一個很大的改變,不同的早期肺癌可能采用的手術方式、切除范圍和淋巴結的處理方式和范圍也都不盡相同。因此正確理解縱隔淋巴結SN2跳躍性轉移的臨床Ia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臨床、影像和病理相關特征因素對我們重新思考臨床Ia期非小細胞肺癌的外科治療策略和其他相關治療考慮顯得尤其重要。臨床Ia期非小細胞肺癌出現術后縱隔淋巴結SN2跳躍性轉移的可能相關的一些預測因素大家也不十分明確,了解和掌握其可能的相關因素將有助于我們更好的開展精準治療策略。本文旨在探討術后出現縱隔淋巴結SN2跳躍性轉移而術前臨床嚴格評估為Ia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其臨床、影像和病理等相關特征因素,明確與其縱隔淋巴結SN2跳躍性轉移可能存在關系的一系列相關參數,以加深對臨床Ia期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出現縱隔淋巴結SN2跳躍性轉移的認識,能對出現縱隔淋巴結SN2跳躍性轉移的臨床Ia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選擇更合理和準確的手術方式和策略,從而建立起臨床Ia期非小細胞肺癌預判性檢查診斷和更科學和細化的綜合治療方案。方法:本研究回顧性檢索分析了 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間在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一醫(yī)院胸外科中心行外科手術治療的胸外科患者手術數據庫,在手術數據庫中,我們回顧性的將所有接受手術最終病理是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數據全部篩選出來。在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數據庫中,再根據細化的入選標準和排除標準篩選出術前診斷為臨床Ia期(cIa期)的所有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此外再根據我們的進一步細化的入選標準和排除標準最終篩選出術前診斷為臨床Ia期(cIa期),最終病理顯示為縱隔淋巴結SkipN2跳躍性轉移的患者[pN2(+),pN1(-)]。我們收集調查患者臨床、影像和病理其他相關資料,如患者年齡,性別,吸煙狀態(tài),血清癌胚抗原水平(CEA,Carcinoembryonic Antigen),肺窗腫瘤的最大直徑[leve 1-500 Hu(Hounsfield Unit),width 1500HU],縱隔窗腫瘤的最大直徑[level 60HU,width350HU],腫瘤所在肺葉(上葉,中葉或下葉),腫瘤病理學類型(腺癌、鱗癌或其他),腫瘤浸潤性與否,臟層胸膜是否累及(VPI,visceral pleura invasion),腫瘤分化程度,有無毛細血管或淋巴管侵犯,細支氣管侵犯,腫瘤術后病理縱隔淋巴結轉移狀況(個數累及、站數累及)等相關參數。所有的數據均采用IBM SPSS 20.0軟件(版本20.0,IBM SPSS Institute Incorporated,Chicago,IL,USA)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單因素分析篩選出存在顯著性差異的變量參數,再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模型對顯著性差異的變量參數進行多因素分析,評估臨床Ia期非小細胞肺癌的哪些臨床、影像和病理等特征參數是與縱隔淋巴結SN2跳躍性轉移相關的獨立危險因素。當P0.05時被認為數據在統(tǒng)計學上存在顯著性差異。結果:本研究中納入851例符合研究標準的接受手術的臨床Ia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在851例的研究患者對象中,有561例患者術后病理顯示未發(fā)現任何相關區(qū)域淋巴結轉移,107例患者術后病理顯示為肺內或肺門N1淋巴結轉移而無縱隔N2淋巴結轉移,136例患者術后病理顯示發(fā)現同時伴有肺內或肺門N1淋巴結和縱隔N2淋巴結轉移。47例患者術后病理顯示發(fā)現僅有同側縱隔N2淋巴結轉移而沒有伴有肺內或肺門N1淋巴結轉移。其中561例為pNO,占65.9%。107例為pN1,占 12.6%。183 例為 pN2,占 21.5%,其中 136 例為 pNon-SN2,占 16.0%,47 例為pSN2,占5.5%,而占pN2中的25.7%。在縱隔淋巴結SN2跳躍性轉移和臨床Ia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單因素分析研究中,提示癌胚抗原5ng/ml,CT縱隔窗顯示的腫瘤最大直徑1Omm,腫瘤細胞的中低分化程度,臟層胸膜累及,毛細淋巴管和(或)毛細血管侵犯,毛細支氣管累及是縱隔淋巴結SN2跳躍性轉移的危險相關因素,而納入多因素的研究分析時顯示臟層胸累及和CT縱隔窗顯示的腫瘤最大直徑10mm是縱隔淋巴結SN2跳躍性轉移相關的獨立危險因子。在縱隔淋巴結SN2跳躍性轉移和存在縱隔淋巴結N2轉移但無縱隔淋巴結SN2跳躍性轉移的臨床Ia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單因素分析研究中,提示臟層胸膜累及和CT縱隔窗顯示的腫瘤最大直徑10mm是縱隔淋巴結SN2跳躍性轉移的危險相關因素,而納入多因素的兩者研究分析時顯示仍只有臟層胸累及和CT縱隔窗顯示的腫瘤最大直徑10mm是縱隔淋巴結SN2跳躍性轉移相關的獨立危險因子。因此單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提示臨床Ia期非小細胞肺癌在CT縱隔窗顯示腫瘤直徑大于10mm并顯示非常貼近臟層胸膜的周圍型肺癌作為獨立因素更容易發(fā)生縱隔淋巴結SN2跳躍性轉移。結論:我們的研究認為臨床Ia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出現縱隔淋巴結SN2跳躍性轉移的發(fā)生率與其在CT縱隔窗顯示腫瘤直徑大于10mm并非常貼近臟層胸膜的周圍型肺癌最終病理顯示累及臟層胸膜顯著相關,因此我們建議全面的肺門和縱隔淋巴結清掃是CT縱隔窗顯示腫瘤直徑大于10mm并非常貼近臟層胸膜的周圍型肺癌的臨床Ia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標準手術方式。
[Abstract]:Objective :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 imaging and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ymph node SN2 in patients with non - small cell lung cancer . All data were analyzed by SPSS 20.0 software ( version 20.0 , SPSS Institute Incorporated , Chicago , IL , USA ) . In the study of single factor analysis in the patients with non - small cell lung cancer with mediastinal lymph node SN2 ,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maximum diameter of tumor in patients with non - small cell lung cancer in clinical stage Ia is 10 mm and that of peripheral type lung cancer which is very close to the visceral pleural membrane is th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associated with metastasis of mediastinal lymph node SN2 .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R734.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Gui-Long Li;Yong Zhu;Wei Zheng;Chao-Hui Guo;Chun Chen;;Analysis of factors influencing skip lymphatic metastasis in pN_2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2012年04期
2 吳一龍;楊學寧;;非小細胞肺癌縱隔淋巴結清除的20年研究[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08年16期
,本文編號:182266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lx/182266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