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治療相關心臟損傷檢測
本文選題:腫瘤治療 切入點:心臟損傷 出處:《中國實用內(nèi)科雜志》2017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隨著醫(yī)療技術的進步,腫瘤患者的生存時間明顯延長,但腫瘤治療(包括化療及放療)相關心臟損傷的發(fā)生率及致死率也不斷增加。及時對腫瘤患者進行腫瘤治療相關心臟損傷的檢測有利于指導臨床中的診療策略,進而改善患者的預后。文章根據(jù)相關研究及最新的2016年ESC指南,總結了目前較為常用的檢測手段包括心電圖、超聲心動圖(可測量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整體縱向應變)及一些生物標志物(肌鈣蛋白、高敏肌鈣蛋白、B型腦鈉肽、N末端B型腦鈉肽前體)的檢測等。同時闡述相關檢測指標在評價腫瘤治療相關心臟損傷方面的應用價值。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technology, the survival time of cancer patients is obviously prolonged. However, the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cardiac injury associated with tumor therapy (including chemotherapy and radiotherapy) are also increasing. Timely detection of cardiac injury associated with tumor therapy is helpful to guid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trateg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the patients,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studies and the latest ESC guidelines of 2016,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current more commonly used methods of detection, including electrocardiogram, echocardiography (to measure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 and some biomarkers (troponin, Detection of the N-terminal B-type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precursor of Gao Min's troponin B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the related indexes in the evaluation of cardiac injury associated with tumor therapy was also discussed.
【作者單位】: 大連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大連醫(yī)科大學心血管病醫(yī)院;
【分類號】:R730.5;R5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丹桂,馮景民,李志高,丁志杰;心臟損傷搶救成功2例[J];中國危重病急救醫(yī)學;2002年11期
2 蘇才坤;馬馳;甄宇洋;劉奕山;鮑菲;鄧量;李守智;;穿入性心臟損傷搶救成功5例報告[J];中山大學學報(醫(yī)學科學版);2003年S1期
3 蘆乙濱,胡玉萍;心臟損傷52例治療體會[J];中國醫(yī)師雜志;2005年01期
4 曹宏旭;;心臟損傷急救探討(附52例臨床分析)[J];大連醫(yī)科大學學報;2007年06期
5 黃戈;黃斌;;心臟損傷的外科治療[J];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2011年06期
6 吳哲凡;林道平;;心臟損傷(附三例報告)[J];廣州醫(yī)學院學報;1981年02期
7 胡偉恩;;心臟損傷70例分析[J];國外醫(yī)學.外科學分冊;1987年01期
8 趙光敏;李雄;張大器;;心臟損傷的診斷與治療[J];云南醫(yī)藥;1988年03期
9 王德才;高伯炎;呂逢寬;姜立業(yè);柴玉;;4例心臟損傷的救治體會[J];海軍醫(yī)學;1993年02期
10 李良彬;林尚清;李法蔭;李朝先;溫劍虎;向小勇;楊雙強;李強;;34例心臟損傷的診斷與治療[J];中華創(chuàng)傷雜志;1993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郝永存;梁詩頌;肖新華;;穿透性心臟損傷的診斷與治療(附6例報告)[A];中華醫(yī)學會急診醫(yī)學分會復蘇、災害、中毒專業(yè)聯(lián)合學術交流會資料匯編[C];1999年
2 徐群英;何明;陳和平;劉丹;彭維杰;;維生素C對鐵過載小鼠心臟損傷的保護作用[A];第九屆全國心血管藥理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3 劉達興;梁貴友;徐剛;牛義民;蔡慶勇;宋永祥;張建;李劍;王峰;陳成;;亞臨床型穿透性心臟損傷20例救治分析[A];貴州省醫(y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分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4 吳玲萍;;心臟損傷修復搶救配合[A];第三屆全國急診創(chuàng)傷學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1999年
5 馬菊;;12例穿透性心臟損傷的手術配合[A];中華護理學會第16屆全國手術室護理學術交流會議論文匯編(上冊)[C];2012年
6 張金花;;心臟損傷圍手術期的護理[A];全國外科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3年
7 陳志躍;蔣森;鄔弋;陸驍臻;王子鴻;;急癥創(chuàng)傷性疾病引發(fā)心臟損傷的臨床研究[A];2007年浙江省急診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8 劉昱;叢貴年;;交通事故致心臟損傷分析[A];中國法醫(yī)學會全國第十三次法醫(yī)臨床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9 鄧樺;王德文;彭瑞云;王水明;高亞兵;陳浩宇;馬春全;楊鴻;;高功率脈沖微波輻照對心臟損傷效應及機制研究[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獸醫(yī)病理學分會第十三次學術討論會和中國病理生理學會動物病理生理專業(yè)委員會第十二次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5年
10 王玉寶;;穿透性心臟損傷存活一例[A];中國法醫(yī)學會全國第十次法醫(yī)臨床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5條
1 ;動物實驗顯示骨髓干細胞可用于修復心臟損傷[N];中國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導報;2003年
2 馮衛(wèi)東;美科學家發(fā)現(xiàn)蛋白注入療法可修復心臟損傷[N];科技日報;2009年
3 記者 毛磊;科學家發(fā)現(xiàn)骨髓干細胞可修復心臟損傷[N];光明日報;2003年
4 新華;骨髓干細胞可修復心臟損傷[N];保健時報;2003年
5 毛磊;治療心臟病 干細胞療法潛力無限[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張雪巖;抗輻靈對HPM輻射致心臟損傷的保護作用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16年
2 李濤濤;內(nèi)質(zhì)網(wǎng)應激調(diào)控炎癥反應在高血壓心臟損傷中的分子機制研究[D];首都醫(yī)科大學;2016年
3 周珊珊;Nrf2與MT的協(xié)同作用在保護慢性間歇性低氧所致心臟損傷中的作用[D];吉林大學;2015年
4 王旭芳;哺乳動物硫氧還蛋白還原酶是癌癥治療的藥物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王江濤;某戰(zhàn)區(qū)作訓人員運動性心臟損傷預警的研究[D];河北大學;2015年
2 張棚;~(99m)Tc-MIBI SPECT門控心肌灌注顯像評價食管癌放化療中心臟損傷的研究[D];濟南大學;2015年
3 王珍;甘氨酸拮抗內(nèi)毒素性心臟損傷的作用及機制研究[D];暨南大學;2007年
4 巴爾夏古麗;胸部腫瘤放射治療心臟損傷的臨床觀察[D];新疆醫(yī)科大學;2007年
5 都基剛;多發(fā)性肌炎/皮肌炎對心臟損傷的臨床分析[D];延邊大學;2008年
6 許建彪;血紅素加氧酶-1對胰腺炎相關性腹水誘導的心臟損傷的防治作用[D];昆明醫(yī)學院;2008年
,本文編號:16301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lx/1630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