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針刺結合推拿對心脾兩虛型失眠癥患者TNF-α和IL-6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17-09-10 23:24

  本文關鍵詞:針刺結合推拿對心脾兩虛型失眠癥患者TNF-α和IL-6的影響


  更多相關文章: 針刺結合推拿 心脾兩虛型失眠癥 TNF-α IL-6


【摘要】:目的:觀察針刺五臟背俞穴(包括雙側心俞、肝俞、肺俞、脾俞、腎俞)結合推拿足太陽膀胱經(jīng)對心脾兩虛型失眠癥的治療效果以及患者血清中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和白細胞介素6(IL-6)兩種細胞因子的水平在治療前后的變化。探索針刺結合推拿治療心脾兩虛型失眠癥的機理,尋找更優(yōu)的治療方法,以期幫助越來越多受其困擾的患者。 方法:采用隨機對照的試驗方法,將64例心脾兩虛型失眠癥患者隨機分為針推組和藥物組兩組,每組各32例。針推組先取雙側的心俞、肝俞、脾俞、肺俞、腎俞,針刺后心俞、脾俞行捻轉補法,余穴均施以平補平瀉手法;然后采用揉法、扌袞法、彈撥法、擦法等多種手法結合在背腰部的膀胱經(jīng)進行治療。藥物組于睡前口服舒樂安定1~2mg。用酶聯(lián)免疫分析(ELISA)法檢測治療前后患者血清中TNF-α和IL-6水平的變化,并觀察患者在治療前后的睡眠變化情況。 結果:與治療前相比,兩組患者睡眠狀況均有明顯改善。針推組痊愈18例,顯效6例,有效4例,無效2例,脫落1例,剔除1例,總有效率為93.3%;藥物組痊愈14例,顯效6例,,有效5例,無效5例,脫落2例,總有效率為83.3%。兩組患者血清TNF-α水平均較治療前顯著升高(P0.05),血清IL-6水平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P0.05),且兩種血清細胞因子水平變化均以針推組為明顯。 結論:針刺五臟背俞穴結合推拿膀胱經(jīng)能調(diào)節(jié)心脾兩虛型失眠癥患者的血清TNF-α和IL-6水平,并改善睡眠質(zhì)量;且其療效較服用鎮(zhèn)靜催眠藥物效果更優(yōu)。
【關鍵詞】:針刺結合推拿 心脾兩虛型失眠癥 TNF-α IL-6
【學位授予單位】:湖北中醫(yī)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R245;R256.23
【目錄】: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8
  • 縮略詞中英文對照表8-9
  • 前言9-10
  • 臨床研究10-16
  • 1. 臨床資料10-11
  • 2. 治療方法11-13
  • 3. 療效觀察13-14
  • 4. 治療結果14-16
  • 討論16-25
  • 1. 心脾兩虛型失眠的病因病機16-17
  • 2. 腦與失眠的關系17
  • 3. 五臟藏神與失眠的關系17-19
  • 4. 足太陽膀胱經(jīng)與失眠的關系19-20
  • 5. 足太陽膀胱經(jīng)的現(xiàn)代解剖學基礎20
  • 6. 現(xiàn)代醫(yī)學對 TNF-α和 IL-6 與睡眠關系的研究20-22
  • 7. 對足太陽膀胱經(jīng)進行針刺及推拿療法治療失眠的作用機理22-23
  • 8. 不足與展望23-25
  • 結語25-26
  • 參考文獻26-29
  • 綜述29-45
  • 參考文獻40-45
  • 附錄45-49
  • 致謝49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汪克明,周美啟,王月蘭,陳業(yè)農(nóng),周逸平;電針“脾俞”對胃竇部潰瘍大鼠胃腸平滑肌電活動的干預作用及其機制探討[J];安徽中醫(yī)學院學報;2003年06期

2 何婷;賴新生;陳玉騏;;針刺治療失眠焦慮抑郁狀態(tài)30例[J];安徽中醫(yī)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3 鐘海平;張光霽;;失眠的病因與發(fā)病機制[J];浙江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9年03期

4 周亞玲;;失眠的中西醫(yī)治療方法[J];重慶醫(yī)學;2009年16期

5 吳仁定;林凌峰;;耳穴貼壓治療失眠癥56例[J];福建中醫(yī)藥;2009年04期

6 高霖;陳少玫;;失眠癥的病因病機研究進展[J];光明中醫(yī);2011年05期

7 惠建萍;趙耀東;惠建榮;何天有;;背俞穴透刺夾脊穴治療頑固性失眠30例[J];甘肅中醫(yī)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8 劉輝國;細胞因子與睡眠調(diào)節(jié)及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的關系[J];國外醫(yī)學.呼吸系統(tǒng)分冊;2000年01期

9 冉先武;;推拿治療失眠癥[J];湖北中醫(yī)雜志;2008年01期

10 張曉云;張劍;魏芳靖;陰淑瑩;徐力;;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病人IL-6、CRP、IMT的研究[J];內(nèi)蒙古醫(yī)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本文編號:82726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hxiyjh/82726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d785b***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