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yī)結合治療中晚期大腸癌回顧性研究
本文關鍵詞:中西醫(yī)結合治療中晚期大腸癌回顧性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通過回顧性調查中晚期大腸癌的生存情況,,分析中西醫(yī)治療及西醫(yī)治療對中晚期大腸癌患者生存時間的作用,探討影響中晚期大腸癌預后的相關因素,為中晚期大腸癌治療方案的選擇提供參考依據。方法:本研究對新疆自治區(qū)中醫(yī)醫(yī)院2009年1月1日至2012年1月1日間所收住的106例接受中西醫(yī)治療的中晚期大腸癌患者進行回顧性研究,以新疆腫瘤醫(yī)院接受西醫(yī)治療的106例中晚期大腸癌患者作為對照組,觀察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及影響預后相關因素。應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處理,采用Kaplan-Meier法進行單因素生存分析,對有統(tǒng)計學差異的變量,再應用Cox比例風險模型篩選出對生存時間有影響的因素,所有分析結果均以P0.05認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果:中西醫(yī)組中位生存期28個月,西醫(yī)組中位生存期24個月;中西醫(yī)組1、2、3年生存率分別為95%、61%、41%,而西醫(yī)組1、2、3年生存率分別為82%、46%、25%。經單因素分析顯示組織學分級、肝轉移、轉移器官數目、臨床分期、治療前KPS評分及治療方法對中晚期大腸癌患者的生存預后有影響,再進入多因素Cox回歸分析后提示組織學分級、臨床分期、治療前KPS評分及治療方法仍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1.中西醫(yī)組中位生存期較西醫(yī)組延長4個月,并在提高患者遠期生存率方面比西醫(yī)組更有優(yōu)勢。2.組織學分級、臨床分期、治療前KPS評分及治療方法是影響中晚期大腸癌生存時間的的獨立預后因素。
【關鍵詞】:中晚期大腸癌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 回顧性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新疆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R735.34
【目錄】:
- 摘要7-8
- Abstract8-10
- 前言10-11
- 內容與方法11-17
- 1. 資料來源11
- 2. 病例選擇11-14
- 2.1 納入標準11
- 2.2 剔除標準11
- 2.3 診斷標準11-12
- 2.4 分期標準12-14
- 3. 治療方法14-15
- 4. 研究方法15-16
- 5. 統(tǒng)計學處理16-17
- 結果17-29
- 討論29-35
- 小結35-36
- 致謝36-37
- 參考文獻37-42
- 附錄42-44
- 綜述44-51
- 參考文獻49-51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位論文51-52
- 導師評閱表52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任鏡清;周志偉;萬德森;盧震海;陳功;王國強;唐紹賢;王俊江;;結腸癌根治術后復發(fā)轉移的單因素和多因素分析[J];癌癥;2006年05期
2 丁培榮;萬德森;潘志忠;周志偉;陳功;伍小軍;李力人;盧震海;李春鳴;;384例男性直腸癌患者預后因素分析[J];癌癥;2006年09期
3 周維順,劉振東,吳林生;大腸癌中西醫(yī)結合診治原則[J];浙江中醫(yī)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4 穆立新;姜軍作;范杰華;;針灸治療大腸癌術后30例療效觀察[J];大連大學學報;2006年06期
5 楚延春;中藥在大腸癌圍手術期的臨床應用[J];光明中醫(yī);2003年01期
6 趙文碩;張青;于潔;王笑民;;加味升血湯配合化療治療中晚期大腸癌的臨床研究[J];國際中醫(yī)中藥雜志;2006年05期
7 黃智芬;施智嚴;黎漢忠;譚志強;張作軍;陳闖;;八珍湯加味配合化療治療晚期大腸癌31例臨床觀察[J];河北中醫(yī);2008年12期
8 萬能;毛丹;;補中益氣湯加減治療大腸癌術后腹瀉26例臨床觀察[J];中醫(yī)藥導報;2009年10期
9 鄭玉玲,王新杰;腸達順灌腸液治療濕熱蘊結型大腸癌的臨床研究[J];河南中醫(yī);2002年01期
10 劉雪松;;中西藥結合治療腸癌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外醫(yī)療;2010年12期
本文關鍵詞:中西醫(yī)結合治療中晚期大腸癌回顧性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6629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hxiyjh/366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