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對普通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T淋巴細胞亞群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2-01-23 08:32
目的探討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對普通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的影響。方法收集確診普通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67例,分為觀察組33例、對照組34例。對照組發(fā)病期給予常規(guī)氧療、抗病毒、抗炎、止咳化痰等治療,恢復期不給予藥物。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發(fā)病期給予"肺炎一號方"中藥顆粒、恢復期給予"肺炎恢復方"中藥顆粒。對兩組患者發(fā)病初期(第1周)及恢復期(第4周)的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進行比較分析。結(jié)果患者的CD3+、CD4+、CD8+T淋巴細胞計數(shù)在發(fā)病初期下降、恢復期上升。觀察組的CD3+、CD4+細胞上升幅度明顯大于對照組,組間及組內(nèi)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CD4+/CD8+上升,對照組下降,治療前后差值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可調(diào)控T淋巴細胞的表達,促進患者免疫功能恢復,是治療普通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有效方法。
【文章來源】:廣東醫(yī)學. 2020,41(12)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檢測方法
1.3 治療方法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jié)果
2.1 兩組治療前后臨床癥狀變化
2.2 中藥對T淋巴細胞亞群的影響
2.3 中藥對住院時間的影響
2.4 中藥安全性分析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16例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的變化及意義[J]. 胡家光,蔣忠勝,李旭,付凱,李敏基,張鵬,王曉源,覃川. 廣東醫(yī)學. 2020(08)
[2]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醫(yī)防治思路探討[J]. 潘芳,龐博,梁騰霄,馬曉曉,王振萍,耿嘉瑋,姜曉晨. 北京中醫(yī)藥. 2020(02)
[3]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40例臨床特點與舌象關系研究[J]. 余思邈,崔延飛,王仲霞,景婧,王立福,孫永強,田淼,桑秀秀,許文濤,王麗蘋,秦恩強,陳竹,肖小河,王睿林. 北京中醫(yī)藥. 2020(02)
[4]SARS患者急性期病情嚴重程度與康復期免疫功能的關系[J]. 危建安,曾星,蔡萃,黃羽,張嫻. 免疫學雜志. 2006(06)
[5]廣州市傳染性非典型肺炎260例臨床分析[J]. 張復春,尹熾標,唐小平,許敏,劉晉新,陳燕清,王健,陳諧捷,陳偉烈,陳萬山,賈衛(wèi)東,雷春亮. 中華傳染病雜志. 2003(02)
本文編號:3603980
【文章來源】:廣東醫(yī)學. 2020,41(12)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檢測方法
1.3 治療方法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jié)果
2.1 兩組治療前后臨床癥狀變化
2.2 中藥對T淋巴細胞亞群的影響
2.3 中藥對住院時間的影響
2.4 中藥安全性分析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16例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的變化及意義[J]. 胡家光,蔣忠勝,李旭,付凱,李敏基,張鵬,王曉源,覃川. 廣東醫(yī)學. 2020(08)
[2]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醫(yī)防治思路探討[J]. 潘芳,龐博,梁騰霄,馬曉曉,王振萍,耿嘉瑋,姜曉晨. 北京中醫(yī)藥. 2020(02)
[3]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40例臨床特點與舌象關系研究[J]. 余思邈,崔延飛,王仲霞,景婧,王立福,孫永強,田淼,桑秀秀,許文濤,王麗蘋,秦恩強,陳竹,肖小河,王睿林. 北京中醫(yī)藥. 2020(02)
[4]SARS患者急性期病情嚴重程度與康復期免疫功能的關系[J]. 危建安,曾星,蔡萃,黃羽,張嫻. 免疫學雜志. 2006(06)
[5]廣州市傳染性非典型肺炎260例臨床分析[J]. 張復春,尹熾標,唐小平,許敏,劉晉新,陳燕清,王健,陳諧捷,陳偉烈,陳萬山,賈衛(wèi)東,雷春亮. 中華傳染病雜志. 2003(02)
本文編號:36039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hxiyjh/360398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