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面部穴位對內臟感覺的調控作用及其途徑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and pathway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visceral sensation. Methods Thirty adult 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normal saline group, visceral pain group, Sibai point group, Yangbai point group and buccal vehicle point group with 6 rats in each group. In the saline group, 0.9% saline (1ml/100g) was injected intraperitoneally without any other treatment, and in the visceral pain group, the visceral pain model was induced by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acetic acid without any other treatment. The model of visceral pain was induced by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acetic acid in the Sibai acupoint group and the Yangbai acupoint group and the buccal che acupoint group in addition to the different electroacupuncture points, the rest were treated with the same Sibai point group. After treatment, the behavioral changes (writhing reaction) and the c-fos expression of (NTS) and (PTN) in the nucleus tractus solitarii were observed. Results (1) the typical visceral pain response (writhing reaction) was induced by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0.6% acetic acid in rats. The number of abdominal contractions induced by visceral pain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fter electroacupuncture at Sibai point and buccal point. Compared with the visceral pain group,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1P05), and the number of abdominal contractions in rats with visceral pain was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electroacupuncture at Yang Bai point. (2) the c-fos expression of NTS induced by visceral pain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fter electroacupuncture at Sibai point preconditioning. Compared with visceral pain group,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electroacupuncture at buccal car point also had similar effect; electroacupuncture at Yang Bai point had no obvious effect. (3) the number of c-fos positive neurons in PTN pretreated with electroacupuncture at Yangbai point had no significant change compared with visceral pain group. The expression of c-fos in the trigeminal nucleus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fter electroacupuncture at Sibai point (P0.01), and the effect was similar to that at Sibai point. Conclusion (1) electroacupuncture at facial points has a significant analgesic effect on visceral pain in rats, and has a certain acupoint specificity. (2) somatosensory afferent of facial and oral acupoints may pass through PTN relay and the secondary neuronal afferent pathway composed of PTN-NTS may converge with gastrointestinal visceral sensory afferent in NTS. The important way of regulating visceral function at facial and oral acupoints.
【作者單位】: 廣東省中醫(yī)院針灸科廣東省中醫(yī)院針灸效應規(guī)律及機制重點研究室;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30200356)
【分類號】:R24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嚴潔,常小榮,黃必群,林亞平,易受鄉(xiāng),陽仁達;針刺足陽明經不同穴點對胃竇面積影響的結果分析[J];中國針灸;1999年03期
2 張文斌;李繼碩;李惠民;;三叉神經軀體傳入成分向孤束核投射的間接途徑—HRP跨節(jié)和逆行追蹤技術的光鏡和電鏡研究[J];解剖學報;1992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勇,陸智慧;針刺特定穴治療非潰瘍性消化不良65例臨床觀察[J];安徽中醫(yī)臨床雜志;2000年02期
2 何軍鋒,嚴潔,劉健華,李江山,常小榮,王超;胃擴張和針刺大鼠四白傳入信息對孤束核神經元放電整合的影響[J];中華神經醫(yī)學雜志;2005年04期
3 吳強,吳炳煌,林宏;論針灸對正常生理功能的影響[J];福建中醫(yī)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4 李江山,嚴潔,常小榮;電針足陽明經穴對家兔胃運動功能影響的腧穴特異性研究[J];湖南中醫(yī)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5 李江山,常小榮,何軍鋒,劉健華,嚴潔;電針四白穴誘導大鼠孤束核c-fos表達的研究[J];湖南中醫(yī)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6 熊抗輝,張文斌,張宇飛,馬文領;大鼠三叉神經脊束間質核內內臟神經初級傳入終末與NOS陽性投射神經元的聯(lián)系[J];解剖學報;2002年02期
7 王勇,陸智慧;針刺治療非潰瘍性消化不良65例臨床觀察[J];上海針灸雜志;2000年03期
8 謝輝;徐朝輝;;電針加TDP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60例療效觀察[J];上海針灸雜志;2006年02期
9 楊松,李惠民,李繼碩;貓三叉神經脊束間質核的細胞構筑學研究[J];神經解剖學雜志;1997年01期
10 李建紅,張文斌,李繼碩;舌咽、迷走神經初級傳入與三叉神經初級傳入在三叉神經脊束間質核的匯聚[J];神經解剖學雜志;1997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鄧元江;易受鄉(xiāng);嚴潔;林亞平;郭暉;向志勇;劉衛(wèi)英;吳芳;;電針足陽明經穴對家兔胃竇平滑肌細胞長度及胞內三磷酸肌醇含量的影響[A];中國針灸學會第六屆全國中青年針灸推拿學術交流暨針灸學科發(fā)展與建設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4年
2 李江山;何軍鋒;嚴潔;劉健華;;電針四白穴誘導大鼠孤束核c-fos表達的研究[A];中國針灸學會第六屆全國中青年針灸推拿學術交流暨針灸學科發(fā)展與建設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劉健華;足陽明經與胃相關的延腦初級中樞(孤束核)機制的研究[D];湖南中醫(yī)學院;2002年
2 張泓;電針足陽明足少陽經穴對胃膽運動功能及相關腦腸肽受體基因表達的研究[D];湖南中醫(yī)學院;2003年
3 鄧元江;針刺足陽明經穴對家兔胃平滑肌及其細胞內信使物質的影響[D];湖南中醫(yī)學院;2004年
4 梅志剛;耳—迷走反射與耳針降糖效應機制研究[D];中國中醫(yī)科學院;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張靖;電針對胃腸粘膜內分泌—免疫網(wǎng)絡的調控作用[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2年
2 王瑜華;人體經脈光傳輸特性的實驗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易受鄉(xiāng),陽仁達,嚴潔,常小榮,林亞平,,臧敬躍;胃經循經逐點動態(tài)刺激對家兔胃排空影響的觀察[J];湖南中醫(yī)學院學報;1995年04期
2 林亞平,錢力偉,劉凌宇,韋志群,嚴潔,易受鄉(xiāng),常小榮,陽仁達;針刺足陽明經腧穴對胃運動功能的影響[J];湖南中醫(yī)學院學報;1997年01期
3 顧耀銘;陳以慈;葉鹿鳴;;鎢酸鈉做為穩(wěn)定劑的新的高靈敏HRP-TMB法——Ⅰ、光鏡研究[J];神經解剖學雜志;1990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助華,翁紀偉,任惠芳,趙雅英,陳培熹;大腦皮層與針刺抑制內臟痛的關系——Ⅰ.電針對內臟大神經—皮層誘發(fā)電位的影響[J];中山大學學報(醫(yī)學科學版);1980年01期
2 陳培熹,翁紀偉,陳助華,任惠芳,馮鑒強;大腦皮層與針刺抑制內臟痛的關系——Ⅱ.內臟大神經誘發(fā)皮層單位放電與內臟痛的關系及電針對其影響[J];中山大學學報(醫(yī)學科學版);1980年01期
3 陳培熹,潘文正,張明,翁紀偉,馮鑒強;胃大部切除術中幾種生理指標的變化(內臟牽拉痛反應的分析)[J];中山大學學報(醫(yī)學科學版);1980年02期
4 陳助華,翁紀偉,陳培熹,任惠芳,趙雅英;貓的內臟牽拉痛反應及電針效應[J];中山大學學報(醫(yī)學科學版);1980年02期
5 張金梅,翁紀偉,陳培熹;大腦皮層與針刺抑制內臟痛的關系——Ⅲ.“內關”皮層投射區(qū)及其對皮層內臟痛放電的影響[J];中山大學學報(醫(yī)學科學版);1980年03期
6 翁紀偉,陳助華,任惠芳,陳培熹;大腦皮層與針刺抑制內臟痛的關系——Ⅳ.內臟痛信號與“內關”傳入信號在大腦皮層中的相互作用[J];中山大學學報(醫(yī)學科學版);1980年04期
7 劉洪濤 ,薛振東;疼痛綜合征[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1980年02期
8 袁德霞 ;黃善生 ;應國華 ;李相印 ;傅志良;;疼痛對垂體前葉超微結構的影響[J];解剖學報;1980年01期
9 袁德霞;黃善生;應國華;李相印;傅志良;;疼痛對垂體中葉超微結構的影響[J];解剖學報;1980年01期
10 袁德霞;應國華;李相印;黃善生;傅志良;;疼痛對垂體前葉超微結構的影響[J];河北醫(yī)科大學學報;1980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于志勤;孫之鳳;王秀文;卞學平;吳高生;趙瑞堂;曹任江;李忠榮;王友良;;激光穴位照射小劑量硬膜外復合麻醉下胃大部切除術[A];世界針灸學會聯(lián)合會成立暨第一屆世界針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選編[C];1987年
2 滕國璽;劉素珍;王素香;;大鼠丘腦后核群內臟傷害感受神經元的研究[A];世界針灸學會聯(lián)合會成立暨第一屆世界針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選編[C];1987年
3 王雪峰;;皮層體感區(qū)對貓丘腦后核群內臟痛覺誘發(fā)放電的影響[A];世界針灸學會聯(lián)合會成立暨第一屆世界針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選編[C];1987年
4 梅林;鄭謙;;電刺激伏核對貓丘腦后核群內臟痛放電的影響[A];世界針灸學會聯(lián)合會成立暨第一屆世界針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選編[C];1987年
5 張瑞德;鄭謙;孫麗華;王歡;蔡奎;馬曉玲;劉淑珍;滕國璽;;腹后外側核對貓丘腦后核內臟大神經誘發(fā)放電的影響[A];世界針灸學會聯(lián)合會成立暨第一屆世界針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選編[C];1987年
6 汪溯;莫浣英;;家兔隔核內去甲腎上腺素能系統(tǒng)對內臟痛及電針鎮(zhèn)內臟痛的影響[A];世界針灸學會聯(lián)合會成立暨第一屆世界針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選編[C];1987年
7 羅達三;;兔海馬在內臟傷害性刺激反應中的作用及對針刺抑制效應的影響[A];世界針灸學會聯(lián)合會成立暨第一屆世界針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選編[C];1987年
8 劉俊國;;《針刀治療內臟痛的臨床實踐及理論探討》[A];針刀醫(yī)學論文精選[C];1999年
9 劉俊國;;《針刀治療內臟痛的臨床實踐及理論探討》[A];第四屆全國針刀醫(yī)學學術交流大會論文集[C];1996年
10 陳京紅;劉茵;宮澤輝;秦伯益;;內臟炎痛及嗎啡耐受大鼠脊髓背角神經元的一些可塑性變化[A];第九屆中國神經藥理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肖桂元;蝎毒研究新進展[N];中國醫(yī)藥報;2000年
2 林強;全蝎研究新進展[N];中藥報;2001年
3 橙子;產痛種類[N];醫(yī)藥經濟報;2001年
4 戴谷音 李建偉;徹底緩解頑固性疼痛[N];健康報;2002年
5 單其珍;肝區(qū)痛并非都是肝病[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2年
6 余文龍 柯育萍 周前進;胃腸功能紊亂與神經遞質[N];健康報;2003年
7 余文龍 周前進;神經遞質釋放失衡致胃腸病[N];健康報;2003年
8 許錦東;忍痛多久需就醫(yī)[N];民族醫(yī)藥報;2004年
9 黃仁發(fā) 教授;痛——人體內部的警報系統(tǒng)[N];上海中醫(yī)藥報;2004年
10 ;皮內注藥治療內臟痛的神經與經絡機理研究取得進展[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榮培晶;針刺信號與內臟傷害性傳入的會聚與相互作用[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4年
2 崔可密;針刺緩解慢性內臟痛敏的作用及其機制研究[D];復旦大學;2005年
3 楊敏;食管內臟高敏感性參與非糜爛性反流病發(fā)生的外周及中樞敏感化機制的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6年
4 王景杰;大鼠脊髓膠質細胞在福爾馬林致內臟痛中作用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6年
5 秦明;大鼠延髓內臟帶及脊髓中神經元和膠質細胞對腹腔注射乙酸致內臟痛的反應及其相互關系的形態(tài)學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6年
6 林春;IBS樣功能性慢性內臟痛的痛覺敏化作用以及離子型谷氨酸受體的作用[D];福建醫(yī)科大學;2008年
7 陳瑜;雌激素在IBS模型大鼠慢性內臟痛覺敏化中的作用及其機制的研究[D];福建醫(yī)科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鄒丹;褪黑素中樞鎮(zhèn)痛作用及其機制的研究[D];沈陽藥科大學;2001年
2 祝繼洪;多模式超前鎮(zhèn)痛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術后疼痛和機體應激反應的影響[D];浙江大學;2003年
3 馬智聰;冠脈結扎誘發(fā)的丘腦束旁核痛放電及芬太尼對其的干預[D];山西醫(yī)科大學;2002年
4 雷亞娟;烏拉地爾對大鼠心肌缺血誘發(fā)丘腦束旁核痛敏神經元放電的影響[D];山西醫(yī)科大學;2003年
5 王利利;冠脈結扎誘發(fā)的丘腦束旁核神經元放電變化及曲馬多的干預作用[D];山西醫(yī)科大學;2003年
6 姚明;異丙酚對內臟痛的抗傷害性刺激作用及其機理的實驗研究[D];蘇州大學;2004年
7 王晉平;異丙酚、硫噴妥鈉對心肌缺血性內臟痛的抗傷害作用[D];山西醫(yī)科大學;2005年
8 洪楨;依托咪酯對大鼠骶髓后連合核神經元GABA電流的調控作用及其意義[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5年
9 裴力雨;脊髓P物質受體參與福爾馬林誘導的大鼠結腸炎性痛的形態(tài)及行為學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5年
10 金曉紅;異丙酚抗大鼠內臟傷害作用的脊髓機制[D];蘇州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14222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hxiyjh/2142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