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yī)結合治療91例老年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療效觀察
本文選題:中醫(yī)藥療法 + 晚期非小細胞肺癌 ; 參考:《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2年06期
【摘要】:目的觀察中西醫(yī)結合療法對老年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臨床療效的影響,為進一步研究提供臨床依據(jù)。方法將91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隨機分成中醫(yī)組(31例)、化療組(30例)及中醫(yī)加化療組(30例)。中醫(yī)組采用中藥湯劑加中成藥靜脈滴注治療;化療組單純接受化療方案治療;中醫(yī)加化療組采用化療方案治療的同時服用中藥湯劑,均以28天為1個周期,治療2個周期。采用中醫(yī)原發(fā)性肺癌癥狀分級量化表、骨髓抑制評分、無疾病進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等作為療效評價指標,同時建立Cox回歸模型,分析對患者PFS產(chǎn)生影響的有利及危險因素。結果中醫(yī)組與中醫(yī)加化療組治療后中醫(yī)癥狀積分優(yōu)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中醫(yī)加化療組骨髓抑制發(fā)生率較化療組低,骨髓抑制程度也較化療組輕,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97,P=0.299);PFS中醫(yī)加化療組為202天,中醫(yī)組168天,化療組129天,中醫(yī)加化療組優(yōu)于化療組(P=0.0157);經(jīng)Cox回歸模型分析,影響老年晚期NSCLC患者PFS有統(tǒng)計意義的預后因素有:治療因素(中醫(yī)治療和中醫(yī)加化療為有利因素)、手術史(無手術史為有利因素)及治療前行為狀態(tài)評分(performance status,PS評分,1為有利因素)。結論中醫(yī)藥治療可改善老年晚期NSCLC患者的癥狀;中醫(yī)加化療對老年患者PFS可能存在優(yōu)勢。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herapy o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to provide clinical basis for further study. Methods 91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SCLC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CM group (31 cases), chemotherapy group (30 cases) and TCM plus chemotherapy group (30 case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roup with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plus intravenous infusion therapy; chemotherapy group received chemotherapy treatment; TCM plus chemotherapy group with chemotherapy and Chinese medicine, were 28 days for 1 cycles, 2 cycles of treatment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mary lung cancer classification quantization table, bone marrow suppression score, 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 as evaluation index,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ox regression model, analysis of the advantages and risk factors impact on patients with PFS. The resul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group TCM symptom score after treatment than before,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1);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lus chemotherapy group, the incidence of bone marrow suppression compared with chemotherapy group, bone marrow suppression degree than chemotherapy group,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P=0.097, P=0.299); medicine plus chemotherapy group for 202 days in PFS. Chinese medicine group was 168 days, 129 days of chemotherapy group, TCM plus chemotherapy group than the chemotherapy group (P=0.0157); Cox regression model analys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rognostic factors affecting elderly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SCLC PFS: treatment factors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for surgery (favor), without operation history as the favorable factors) before treatment and behavior state score (performance status, PS score, 1 favorable factors). Conclusion the TCM therapy can improve the symptom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SCLC;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may be dominant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PFS.
【作者單位】: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yī)院腫瘤科;
【基金】:老年腫瘤綜合治療策略研究(No.民人教科字[2008]47-2)
【分類號】:R734.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鄭麗平;郝晶;梁超;;中藥綜合治療對肺癌IV期老年患者生命質(zhì)量的影響[J];北京中醫(yī)藥;2008年08期
2 林麗珠;鄭心婷;;辨證與辨病結合治療老年非小細胞肺癌的近期療效觀察[J];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2011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鳳云;張艷橋;羅明;武云;李鵬;李志偉;孫偉;;p-Stat3、VEGF-C和MMP-2在非小細胞肺癌中的表達及其與淋巴結轉移的關系[J];癌變·畸變·突變;2011年02期
2 鐘毅,周紅,張衛(wèi)萍,江俊珊;中醫(yī)辨證論治癌痛54例[J];安徽中醫(yī)臨床雜志;2001年06期
3 施琴;針刺足三里、內(nèi)關穴預防化療胃腸道反應療效觀察[J];中醫(yī)藥臨床雜志;2004年05期
4 賈英杰,賈彥燾,陳軍;愛迪注射液聯(lián)合化療治療非小細胞肺癌臨床研究[J];中醫(yī)藥臨床雜志;2005年01期
5 石璐,陳軍剛,嚴嘯薇;黃芪注射液對含阿霉素方案化療毒副反應的影響[J];中醫(yī)藥臨床雜志;2005年01期
6 付文勝;四君子湯提高晚期惡性腫瘤病人生活質(zhì)量療效觀察[J];中醫(yī)藥臨床雜志;2005年01期
7 陳衍智;李萍萍;;中醫(yī)藥在癌性疼痛治療中的作用及應用[J];中醫(yī)藥臨床雜志;2005年06期
8 錢峻;黃金玲;;胃癌中醫(yī)研究現(xiàn)狀[J];中醫(yī)藥臨床雜志;2005年06期
9 羅鳳萍;;扶正抑癌散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化療的增效減毒作用[J];中醫(yī)藥臨床雜志;2006年05期
10 董雪;張梅;;加味黃芪桂枝五物湯防治草酸鉑所致神經(jīng)毒性觀察[J];中醫(yī)藥臨床雜志;2006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陳奇;;靜脈藥物配置中心抗腫瘤藥物處方審核方法的探討[A];廣東省藥學會2009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韓天宇;祖啟明;申力立;;骨外尤文氏肉瘤一例報告[A];第五屆中國腫瘤學術大會暨第七屆海峽兩岸腫瘤學術會議、國際腫瘤細胞與基因治療學會會議、第二屆中日腫瘤介入治療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3 張立新;王軼楠;孫芳初;李志梁;趙郁;;置管引流并注入順鉑/白介素-Ⅱ治療惡性胸腔積液的近期療效觀察[A];第五屆中國腫瘤學術大會暨第七屆海峽兩岸腫瘤學術會議、國際腫瘤細胞與基因治療學會會議、第二屆中日腫瘤介入治療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4 孔憶寒;姜慧萍;王慧玲;;介入化療加全身熱療治療晚期惡性腫瘤[A];全國非血管性與血管性介入新技術學術研討大會(第二屆介入放射學新技術提高班、第二屆河南省腫瘤介入診療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4年
5 孔憶寒;張陽;張彤;何濤;梁文軍;楊劍秋;仇連峰;;全身熱療聯(lián)合介入化療治療晚期胃癌[A];全國非血管性與血管性介入新技術學術研討大會(第二屆介入放射學新技術提高班、第二屆河南省腫瘤介入診療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4年
6 王曉波;趙鮮麗;;肝動脈栓塞化療術治療肝癌護理體會[A];河南省手術室護理學術會議暨圍手術期安全護理高級研修班論文集[C];2009年
7 戴學作;;應用中心靜脈導管行胸腔閉式引流術30例臨床觀察[A];第二十三屆航天醫(yī)學年會暨第六屆航天護理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8 張勇;周阿高;孔德云;張惠珍;王樹軍;李偉毅;葛海良;蕢綱;任秋華;毛旭明;;中藥攻毒方對H22肝癌小鼠抑瘤及免疫調(diào)節(jié)的機理研究[A];第三屆全國中醫(yī)藥免疫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6年
9 黃衛(wèi)兵;朱敏;;奧沙利鉑聯(lián)合卡培他濱治療晚期胃癌的臨床分析[A];江蘇省抗癌協(xié)會化療專業(yè)委員會第六屆年會、中日腫瘤治療研討會暨第二屆全國腫瘤化療進展學習班論文匯編[C];2006年
10 羅小林;龔享文;吳洪皓;;肺瘤平聯(lián)合NP方案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生存質(zhì)量的臨床研究[A];首屆江西省科協(xié)學術年會江西省中醫(yī)藥學術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雪紅;海生素對肝癌的抑制作用及機制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2 丁丹;負載抗腫瘤藥物的高分子納米材料體內(nèi)外抗腫瘤效果的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3 鄧宏;中醫(yī)藥綜合治療中晚期肝癌的療效及預后因子分析[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2年
4 曹志群;芪蓮舒痞顆粒對CAG癌前病變臨床及抑制血管生成因子的研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02年
5 李平;Survivin PTEN和Smad在胰腺癌和胃癌中表達的研究及胰腺癌化療的臨床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2年
6 盧偉;小劑量化療藥物TACE治療肝癌的臨床研究[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2年
7 劉紅;乳腺癌細胞株化療藥物處理前后基因表達譜的比較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3年
8 張成銘;周仲瑛教授復法大方治療惡性腫瘤的學術思想探討[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3年
9 陳四清;周仲瑛教授治療支氣管肺癌學術經(jīng)驗研究[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3年
10 王三龍;中草藥活性成分DRG和HS-2抗癌活性的細胞分子生物學研究[D];沈陽藥科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黎超;硫普羅寧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化療影響的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10年
2 楊旭初;三種中藥制劑促化療增敏作用的體外實驗[D];鄭州大學;2010年
3 段方方;DOC2、rasP21、c-Fos在大腸癌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D];鄭州大學;2010年
4 周思薇;清熱散瘀解毒方治療血瘀型癌性發(fā)熱的臨床觀察[D];湖南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5 雷秋紅;啟膈散聯(lián)合放射治療Ⅱ期食管癌痰氣交阻證臨床觀察[D];湖南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6 段宏燕;多西他賽+奈達鉑+方克聯(lián)合同步放療治療局部晚期食管癌臨床觀察[D];中國醫(yī)科大學;2010年
7 盧言琪;加味生脈散配合放療治療氣陰兩虛型NSCLC臨床療效觀察[D];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8 滕金艷;調(diào)神解郁法針刺治療郁證(肝氣郁結)的臨床觀察[D];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9 掌莉;人參養(yǎng)榮湯聯(lián)合TE化療方案治療乳腺癌晚期氣血兩虛型的臨床研究[D];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10 許艷輝;清肺化痰沖劑治療感冒后咳嗽的臨床研究及對T淋巴細胞影響[D];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谷力加,揚鵬;生活質(zhì)量評價在晚期肺癌患者中的臨床應用[J];國外醫(yī)學(腫瘤學分冊);2002年06期
2 盧冰,歐陽偉煒,付和誼,王仁敏;艾迪注射液輔助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對生活質(zhì)量的臨床研究[J];腫瘤防治雜志;2004年08期
3 周少平,李軍,程小躍;肺癌患者生存質(zhì)量測量與評價[J];實用預防醫(yī)學;2002年06期
4 施春雷,廖美琳;重視肺癌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J];中華腫瘤雜志;2002年05期
5 羅秀麗,秦丹梅,李金彩,龔紅衛(wèi);中藥治療老年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174例臨床報告[J];腫瘤防治研究;2004年10期
6 白春華;鞠春梅;;艾迪注射液聯(lián)合NP方案治療老年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研究[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5年1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章曉幸;葉向紅;盛華麗;孔福仙;周愛君;;社區(qū)老年患者生活質(zhì)量與?谱o理干預效果研究[J];金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2 莫心女;趙翠蘭;;循證護理在老年患者防跌倒的應用效果[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1年24期
3 劉俊波;黃常江;;參附注射液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化療患者造血功能及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1年20期
4 朱圓;余小萍;潘莉倩;;看護者認知行為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1年06期
5 王靜;高云;;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健康教育[J];實用醫(yī)藥雜志;2011年06期
6 梁錦軍;楊波;伍晟;黃鶴;陳芳;郭柱力;;老年患者心臟起搏器植入術后生活質(zhì)量的隨訪研究[J];心血管康復醫(yī)學雜志;2011年03期
7 孟知穎;王曉紅;;吉非替尼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15例臨床觀察[J];疾病監(jiān)測與控制;2011年07期
8 顧向晨;徐震宇;陳敏;王怡;;二丁二仙湯與三金片治療再發(fā)性泌尿道感染的對照研究[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腎病雜志;2011年07期
9 王永蘭;葛桂香;李宜琴;;老年退行性心臟瓣膜病的護理體會[J];青海醫(yī)藥雜志;2011年05期
10 楊素花;胡麗萍;;老年患者的安全問題與護理措施[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1年2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朱芬芬;;生物反饋對功能性便秘患者心理狀態(tài)和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A];蘇州市自然科學優(yōu)秀學術論文匯編(2008-2009)[C];2010年
2 劉曉華;;老年患者的心理狀況分析和護理對策[A];第五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變態(tài)反應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3 張小靜;陳春利;;建設和諧社區(qū) 提高生活質(zhì)量[A];土木建筑學術文庫(第9卷)[C];2008年
4 費文芳;;綜合護理干預對肺結核患者負性情緒及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A];2011年中國防癆協(xié)會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5 肖霞;劉玉蘭;;康復護理干預對老年腦卒中偏癱患者的研究[A];創(chuàng)新·融合·共享——第五屆北京國際康復論壇論文匯編(下冊)[C];2010年
6 劉曉芳;余紹軍;龔劭工;章秋明;肖七祥;肖愛珍;蘇建寧;;影響慢性分裂癥患者生活質(zhì)量因素分析及康復對策[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殘疾人心理衛(wèi)生分會第八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0年
7 吳延升;張麗;岳愷;曹曉莉;張侖;王旭東;;179例全喉切除患者生活質(zhì)量分析[A];2011國際暨全國第十一屆頭頸腫瘤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11年
8 孫英;;淺談老年糖尿病患者護理[A];第五屆國際中醫(yī)糖尿病大會暨國家中醫(yī)藥糖尿病臨床研究聯(lián)盟成立大會論文集[C];2011年
9 宮巧俐;張穎;王紅梅;;阻力呼吸配合運動訓練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響(摘要)[A];第五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變態(tài)反應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10 陸登輝;;118例老年患者醫(yī)院感染前瞻性調(diào)查[A];中華醫(yī)院管理學會醫(yī)院感染管理專業(yè)委員會第九屆醫(yī)院感染管理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李穎;特羅凱對中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效果佳[N];科技日報;2007年
2 上海交通大學胸科醫(yī)院教授 陸舜;肺癌中位生存期從兩個月到一年的戰(zhàn)斗[N];健康報;2008年
3 徐述湘;靶向抗肺癌藥厄洛替尼在我國上市[N];中國醫(yī)藥報;2007年
4 張福亮;多烯紫杉醇與長春瑞濱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老年患者中對照的Ⅲ期臨床試驗[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6年
5 劉先琴;生活質(zhì)量取決于自我感受[N];中華讀書報;2005年
6 李穎;特羅凱幫助全球18.2萬名肺癌患者延長生命[N];科技日報;2007年
7 本報記者 韓璐;老年患者的“綠色家園”[N];健康報;2010年
8 本報記者 衣曉峰 通訊員 李小蓮;中醫(yī)藥療法讓患者免除開腹之苦[N];中國中醫(yī)藥報;2010年
9 卜聰;農(nóng)民生活質(zhì)量不斷提高[N];吉林日報;2011年
10 張國清 謝娟;分子靶向藥物使用有講究[N];健康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羅興偉;慢性乙肝患者和配偶的疾病認知干預對患者生活質(zhì)量及病情的影響[D];中南大學;2010年
2 侯麗;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圍化療期中藥參與治療回顧性臨床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4年
3 錢希明;主動脈瓣不匹配對老年病人術后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D];南方醫(yī)科大學;2009年
4 李淑霞;老年前列腺增生癥患者自我照顧及主觀幸福模式的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1年
5 姜苗;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療效分析回顧性臨床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4年
6 劉晶;城市居家老人生活質(zhì)量評價指標體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7 謝高強;中國一般人群生活質(zhì)量量表的編制及呼吸功能對遠期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5年
8 盧笑暉;黃連解毒膠囊治療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的臨床及作用機理研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05年
9 黎氏清雁;升清泄?jié)釡委熉阅I功能衰竭的臨床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5年
10 呂明怡;活血化瘀并益氣養(yǎng)陰治療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臨床及實驗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志明;中醫(yī)藥全程治療老年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6年
2 熊新軍;清肺止咳口服液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風邪化熱壅肺型咳嗽)的臨床研究[D];湖北中醫(yī)學院;2007年
3 劉青;肝脂康對非酒精性脂肪肝氧化應激影響的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8年
4 趙易平;克肝脂膠囊治療脂肪肝的臨床觀察[D];湖北中醫(yī)學院;2006年
5 吳樹鐸;涼血化瘀通下法聯(lián)合人工肝治療重型肝炎的臨床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7年
6 岑明;辨證分型治療頸源性眩暈的臨床療效觀察[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7年
7 柯千山;溫陽祛濕通絡法對糖尿病周圍神經(jīng)病變多元醇代謝通路的影響[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8年
8 李菲;丹參川芎嗪注射液并物理療法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jīng)病變的臨床研究[D];湖北中醫(yī)學院;2008年
9 張鈿鈿;千金止咳膠囊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外感風寒,痰熱內(nèi)蘊證)的臨床研究[D];湖北中醫(yī)學院;2009年
10 楊殿福;強心復脈合劑治療病態(tài)竇房結綜合征臨床研究[D];中國中醫(yī)研究院;2005年
,本文編號:173298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hxiyjh/1732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