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兒童咳嗽變異性哮喘40例療效觀察
本文選題:咳嗽變異性哮喘 切入點:中西醫(yī)結合療法 出處:《新中醫(yī)》2008年11期
【摘要】:目的:觀察中西醫(yī)結合療法治療兒童咳嗽變異性哮喘(CVA)的療效。方法:將120例CVA患兒隨機分為3組各40例,治療組采用綜合療法,發(fā)作期應用舒喘寧、酮替酚、普米克令舒治療,緩解期口服中藥;對照A組發(fā)作期用舒喘寧、酮替酚、普米克令舒治療,緩解期不做治療;對照B組發(fā)作期用舒喘寧、酮替酚治療,緩解期不做治療,3組均可應用祛痰藥物。結果:治療6天后治療組、對照A組、對照B組對改善咳嗽癥狀兩兩比較,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0.05)。治療3月,除治療組治愈率優(yōu)于對照B組(P0.05)外,治療組、對照A組、對照B組組間治愈率、總有效率兩兩比較,差異均無顯著性意義(P0.05)。隨訪1年,治療組復發(fā)率與對照A組、對照B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而對照A組與對照B組比較,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0.05)。結論:中西醫(yī)結合療法治療兒童CVA療效確切,復發(fā)率低,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combin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on cough variant asthma (CVA) in children.Methods: one hundred and twenty children with CV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3 groups,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mprehensive therapy,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albutamol, ketotifen, and Pulmicort,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albutamol and ketotifen during the attack,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albutamol and ketotifen during the attack.The control group B was treated with salbutamol and ketotifen during the attack, and the other three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expectorant.Results: after 6 days of treatmen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reatment group, control group A and control group B in improving cough symptoms (P 0.05).After 3 months of treatment, the cur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B (P 0.05), the cur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A and the control group B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5).The recurrence rate of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A and control group B,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control group A and control group B.Conclusion: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CVA is effective, low recurrence rate,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作者單位】: 深圳市寶安區(qū)中醫(yī)院;深圳市寶安區(qū)人民醫(yī)院;
【分類號】:R725.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郟容增,李懷臣;咳嗽變異性哮喘21例誤診分析[J];新醫(yī)學;2000年06期
2 ;兒童哮喘防治常規(guī)(試行)[J];中華兒科雜志;1998年12期
3 蔣文麗;;普米克令舒霧化吸入治療咳嗽變異性哮喘患兒的臨床分析[J];中國優(yōu)生與遺傳雜志;2007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錦;;順喘湯聯(lián)合西藥治療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療效觀察[J];中醫(yī)藥臨床雜志;2008年04期
2 計明紅,管曉燕,許敏蘭,李蘭霞,倪陳;必酮碟吸入防治兒童哮喘的療效分析[J];安徽醫(yī)學;2001年01期
3 李紅芹;兒童哮喘40例噴霧療法的護理體會[J];安徽醫(yī)學;2001年04期
4 顧安麗,錢慶燕,孫禮賓,馬勇,朱儒嫻;硫酸鎂微泵給藥治療兒童喘息性肺部疾病[J];安徽醫(yī)學;2005年04期
5 蔡青;劉善洪;閆麗云;王新剛;李崔平;;布地奈德聯(lián)合特布他林霧化吸入治療兒童哮喘急性發(fā)作[J];安徽醫(yī)學;2008年01期
6 吳阿娟;陳玲;;基層醫(yī)院護理干預對哮喘患兒治療效果的影響[J];安徽醫(yī)學;2008年01期
7 祖慶,計明虹,陶松雪;普米克-令舒吸入治療兒童急性喘息性疾病的療效觀察[J];安徽醫(yī)藥;2002年03期
8 鮑云霞;120例哮喘兒童變應原皮膚點刺試驗結果分析及護理指導[J];安徽醫(yī)藥;2004年01期
9 李紹修,項秀雯,安維哨,陳紹奉;基層醫(yī)院咳嗽變異性哮喘常用診斷方法的比較[J];安徽醫(yī)藥;2004年02期
10 余艷;霧化吸入普米克令舒治療哮喘性支氣管炎療效觀察[J];安徽醫(yī)藥;2004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馬超穎;;驗方麻杏平喘湯治療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60例臨床觀察[A];第四次全國民間傳統(tǒng)診療技術與驗方整理研究學術會論文集[C];2011年
2 徐紅;;孟魯斯特治療咳嗽變異性哮喘的臨床研究[A];2011年浙江省醫(yī)學會兒科學分會學術年會暨兒內科疾病診治新進展國家級學習班論文匯編[C];2011年
3 顏惠萍;;穴位貼敷、冬病夏治治療慢性咳喘40例小結[A];甘肅省中醫(yī)藥學會第五次會員代表大會、甘肅省針灸學會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6年
4 肖俊;;霧化吸入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與異丙托溴銨治療兒童哮喘急性發(fā)作64例[A];《醫(yī)藥導報》第八屆編委會成立大會暨2009年度全國醫(yī)藥學術交流會和臨床藥學與藥學服務研究進展培訓班論文集[C];2009年
5 李惠群;;補氣祛風法治療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A];第25屆全國中醫(yī)兒科學術研討會暨中醫(yī)藥高等教育兒科教學研究會會議學術論文集[C];2008年
6 李靜;許繼增;;小兒哮咳喘膠囊治療嬰幼兒哮喘的臨床觀察[A];全國第26屆中醫(yī)兒科學術會暨王烈教授學術思想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7 曹敏玲;;小兒哮喘證治源流考——從體質學說到五臟相關學說[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第八屆中醫(yī)體質研討會暨中醫(yī)健康狀態(tài)認知與體質辨識研究論壇論文集[C];2010年
8 吳慧芬;洪佳璇;孫東海;王肖原;;順爾寧治療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療效觀察[A];全國中醫(yī)兒科呼吸系統(tǒng)疾病繼續(xù)教育學習班、浙江省中西醫(yī)結合學會兒科專業(yè)委員會第九次學術年會資料匯編[C];2005年
9 王中甫;;金匱腎氣丸治療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55例療效觀察[A];六味地黃類中成藥與方劑——臨床應用研究論文集[C];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田金娜;活血定喘湯對哮喘小鼠氣道重塑的實驗研究[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2 農光民;哮喘患兒誘導痰液、支氣管肺泡灌洗液炎細胞、炎因子及嗜酸性粒細胞凋亡的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02年
3 朱曉萍;IL-13和CD86在哮喘發(fā)病機理中的作用[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3年
4 蔣東波;樹突狀細胞在小兒哮喘免疫發(fā)病機制中的作用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彩霞;防哮沖劑治療小兒慢性咳嗽(氣陰兩虛型)的臨床研究[D];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2 沈小春;梅州市支氣管哮喘兒童吸入糖皮質激素治療依從性的調查[D];暨南大學;2010年
3 萬小莘;益肺化飲顆粒治療兒童咳嗽變異性哮喘的臨床研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4 趙巖;消喘膏穴位貼敷對支氣管哮喘非急性發(fā)作期及預防冬季發(fā)作的療效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5 黎燕珊;5歲以下兒童哮喘緩解期“治未病”方案的依從性及療效分析[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6 馮滿;上海市飛散致敏花粉的飄散規(guī)律及生物活性研究[D];上海大學;2011年
7 曹繼蘭;哮喘控制中的主要問題和應對策略[D];泰山醫(yī)學院;2011年
8 湯正珍;哮喘兒童吸入糖皮質激素治療的回顧性研究[D];遵義醫(yī)學院;2011年
9 葛靜靜;支氣管哮喘患兒血清中白介素-16的測定及臨床意義[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1年
10 朱曉華;白介素-4基因啟動子多態(tài)性與兒童哮喘關系的研究[D];江西醫(yī)學院;200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肖貞良;慢性咳嗽的診治進展[J];國外醫(yī)學.呼吸系統(tǒng)分冊;1997年01期
2 朱琦,顏澤敏,石昭泉,葉曜芩;咳嗽變異型哮喘患者的肺功能及氣道反應性特征[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1998年04期
3 謝燦茂;吞咽疾病與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系統(tǒng)疾病(4)[J];新醫(yī)學;1997年11期
4 辛建保,向敏,陶曉南,彭毅,傅薇,李元桂;慢性干咳伴有氣道高反應性即是咳嗽變異性哮喘嗎?[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1998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祚菊;;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咳嗽變異性哮喘[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半月刊);2009年22期
2 李子恒,李美艷,李艷紅;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25例療效觀察[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3年22期
3 羅仕德;;宣肺止咳湯聯(lián)合西藥治療咳嗽變異性哮喘臨床觀察[J];湖南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1年01期
4 黃雅菊;朱啟勇;;加味止嗽湯配合西藥治療咳嗽變異性哮喘60例臨床觀察[J];河北中醫(yī);2005年12期
5 韓建東;王正椋;王珍紅;;自擬宣肺止咳飲治療咳嗽變異性哮喘30例[J];實用中醫(yī)內科雜志;2007年10期
6 林玉珍;劉茵;黃振炎;;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咳嗽變異性哮喘32例臨床觀察[J];國醫(yī)論壇;2006年03期
7 郭險峰;;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咳嗽變異性哮喘56例[J];新中醫(yī);2009年07期
8 李英姿;劉斌;;桑杏抗敏平喘湯配合西藥治療咳嗽變異性哮喘50例[J];江西中醫(yī)藥;2010年10期
9 李德瑞;;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咳嗽變異性哮喘44例臨床觀察[J];山東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年02期
10 林敏;仇中葉;張桂才;;中西藥聯(lián)合治療咳嗽變異性哮喘臨床觀察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09年2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吳和木;熊紅萍;陳琳;;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膽汁返流性胃炎240例臨床療效觀察[A];第二十一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消化系統(tǒng)疾病學術會議暨國家級中西醫(yī)結合消化系統(tǒng)疾病新進展學習班論文匯編[C];2009年
2 石慧君;張銘連;龐朝善;常永業(yè);解世鵬;毛愛玲;;Behcet病性葡萄膜炎26例療效觀察[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第七次眼科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2008年
3 戰(zhàn)美玲;楊藝飛;萬麗艷;;加味四妙散配合西藥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jié)炎32例臨床觀察[A];甘肅省中醫(yī)藥學會2009年學術研討會論文專輯[C];2009年
4 梁晶;;中西醫(yī)結合療法配合溫熱理療床治療強直性脊柱炎60例臨床觀察[A];第三屆中西醫(yī)結合脊柱及相關疾病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5 龐榮;張彬;;中西醫(yī)治療后天性麻痹性斜視的概況[A];第十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眼科學術會議暨第五屆海峽眼科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2011年
6 黃小娜;;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急性前葡萄膜炎3例臨床報告[A];全國中醫(yī)藥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研討會專輯[C];2005年
7 邊莉;;消癜湯治療過敏性紫癜25例[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皮膚科分會第五次學術年會;全國中醫(yī)、中西醫(yī)結合皮膚病診療新進展高級研修班論文集[C];2008年
8 洪淥;;養(yǎng)陰清熱法在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治療中的應用[A];2009中國中西醫(yī)結合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研究學術會議資料匯編[C];2009年
9 暨利軍;;難治性腎病綜合征的中西結合治療[A];第六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腎臟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0年
10 楊柏川;;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泌尿系結石100例[A];2002全國土家族苗族醫(yī)藥學術會議論文專輯[C];200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湖北省武昌醫(yī)院南湖分院 陳繼英 副主任醫(yī)師;謹防咳嗽變異性哮喘[N];上海中醫(yī)藥報;2010年
2 記者 楊維漢;中西醫(yī)結合療法是治療非典安全途徑[N];新華每日電訊;2003年
3 伍聰;咳嗽變異性哮喘的治療體會[N];農村醫(yī)藥報(漢);2009年
4 ;中西醫(yī)結合療法 效果顯著[N];大眾科技報;2006年
5 衣曉峰 陳德印;咳嗽變異性哮喘易誤診[N];健康報;2002年
6 金偉;咳嗽變異性哮喘:布地奈德+可待因聯(lián)手拿下[N];醫(yī)藥經濟報;2011年
7 劉景峰;讓醫(yī)學回歸愛的本身[N];醫(yī)藥經濟報;2007年
8 黃島中醫(yī)院 韓培海 高思山 楊琴;咳嗽變異性哮喘辨治體會[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8年
9 車義紅 邢冬梅;中西醫(yī)結合療法治心肌病有效率高[N];健康報;2005年
10 ;小青龍湯加味治療咳嗽變異性哮喘[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羅社文;疏風宣肺法治療咳嗽變異性哮喘的臨床和實驗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2年
2 陳怡宏;清毒片、養(yǎng)正片治療急性白血病的臨床及實驗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5年
3 李叢煌;中西醫(yī)結合療法提高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生存期的前瞻性隊列研究[D];中國中醫(yī)科學院;2011年
4 楊洪涌;清毒飲(片)和養(yǎng)正片聯(lián)合化療治療急性白血病療效及其分子機制的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6年
5 王海;咳嗽變異性哮喘兒童體格生長及補益肺腎法調節(jié)其免疫失衡的研究[D];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09年
6 李秀榮;平移合劑抗腫瘤術后轉移的臨床及實驗研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04年
7 周延峰;消瘤方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與實驗研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05年
8 黃蘭Z,
本文編號:16977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hxiyjh/1697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