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yī)結合治療三踝骨折臨床觀察
本文關鍵詞: 三踝骨折 踝關節(jié) 中西醫(yī)結合 出處:《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17年10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目的:探討在三踝關節(jié)骨折的不同時期采用相應的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的療效。方法:收集醫(yī)院2013年3月—2016年6月期間實行三踝骨折手術治療的患者共68例進行回顧性的分析,按照治療方法分成兩組,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采取單純的西醫(yī)手術治療方法,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lián)合中醫(yī)治療方法,比較患者在手術后治療效果的指標。結果:兩組患者在性別(χ~2=0.061)、年齡(t=0.387)、骨折類型(χ~2=0.773)幾個方面均未出現(xiàn)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在對照組和觀察組的療效比較中,兩個組別的數(shù)據(jù)出現(xiàn)了統(tǒng)計學差異(Z=2.284,P0.05),在兩組患者的踝關節(jié)功能評分比較中,兩個組別的數(shù)據(jù)也出現(xiàn)了統(tǒng)計學差異(t=4.026,P0.05),容易看出,在以上項目的數(shù)據(jù)分析中,結合中醫(yī)方法的觀察組,其療效是明顯好于純西醫(yī)手術治療組的。結論:在三踝骨折的治療中,只要選擇合適的手術方法,利用中西醫(yī)結合的方法進行術后康復,就可以取得滿意的效果。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of trimalleolar fracture in different period. Methods: 68 patients who underwent trimalleolar fracture from March 2013 to June 2016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treatment method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by simple western medicine surgery,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Result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sex (蠂 ~ 2 + 0.061), age (n = 0.387), fracture type (蠂 ~ (2 / 2) 0.773). There was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the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he comparison of ankle function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re was also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t is easy to see that in the data analysis of the above items, 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trimalleolar fracture, the treatment of trimalleolar fracture should be carried out with the proper operation method and the method of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for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Satisfactory results can be achieved.
【作者單位】: 解放軍第252醫(yī)院手足外科;保定第一中心醫(yī)院東院心電圖室;
【分類號】:R687.3
【相似文獻】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北軍;王志力;;三踝骨折的手術治療[A];第七屆全國創(chuàng)傷學術會議暨2009海峽兩岸創(chuàng)傷醫(yī)學論壇論文匯編[C];2009年
2 胡國東;高家義;張亞奎;;三踝骨折的手術治療[A];第七屆全國創(chuàng)傷學術會議暨2009海峽兩岸創(chuàng)傷醫(yī)學論壇論文匯編[C];2009年
3 程浩;李光輝;王江;陳建鋒;;三踝骨折的手術治療[A];中華醫(yī)學會疼痛學分會第八屆年會暨CASP成立二十周年論文集[C];2009年
4 羅靜;;三踝骨折的手術治療[A];第六屆西部骨科論壇暨貴州省骨科年會論文匯編[C];2010年
5 王成;;三踝骨折手術治療24例體會[A];玉溪市第五屆骨科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1年
6 宋成;孫平;徐寶順;;三踝骨折治療的臨床研究[A];“加入WTO和科學技術與吉林經濟發(fā)展——機遇·挑戰(zhàn)·責任”吉林省第二屆科學技術學術年會論文集(下)[C];2002年
7 孫友良;楊景東;孫卓;;三踝骨折手術治療體會[A];第七屆全國創(chuàng)傷學術會議暨2009海峽兩岸創(chuàng)傷醫(yī)學論壇論文匯編[C];2009年
8 羅振東;張建明;葛新;周瑞康;陳強;;手術治療三踝骨折的療效分析[A];第十九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骨傷科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2年
9 楊通宇;覃家永;宋建輝;陸躍宇;程剛;胡鯤;甘龍飛;;三踝骨折手術治療的方法選擇[A];貴州省中西醫(yī)結合學會骨傷分會第二次學術交流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10 劉洪新;王文躍;朱海濤;王儉;;手術治療17例三踝骨折[A];2013中國工程院科技論壇暨浙江省骨科學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成永忠;手法與外固定器治療三踝骨折脫位研究[D];中國中醫(yī)研究院;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林杰;踝關節(jié)脫位法治療非下脛腓分離的包含復雜后踝骨折的脫位型三踝骨折的臨床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5年
2 侯汪洋;旋后—外旋型三踝骨折中“筋束骨”作用的生物力學基礎與X線分析[D];中國中醫(yī)科學院;2015年
3 王磊;三踝骨折的手術治療及術后康復鍛煉的臨床研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6年
4 艾尼江·吾甫爾;我院骨科近兩年來三踝骨折的分型及臨床治療分析的研究[D];南昌大學;2016年
5 管士偉;三踝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臨床觀察和治療體會[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6 滕玉剛;三踝骨折128例臨床分析[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1年
7 趙繼陽;新型外固定架分型治療三踝骨折基礎與臨床研究[D];中國中醫(yī)科學院;2012年
8 董遼;切開復位內固定配合中藥治療三踝骨折的臨床分析[D];湖北中醫(yī)藥大學;2013年
9 曾憲峰;正骨手法配合外固定器頂針固定治療三踝骨折療效觀察[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3年
10 相峰;三踝骨折手術復位內固定順序選擇的臨床研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5304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hxiyjh/1530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