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刺療法結合生物反饋放松療法治療老年慢性失眠的長期療效觀察
本文關鍵詞:針刺療法結合生物反饋放松療法治療老年慢性失眠的長期療效觀察
更多相關文章: 慢性失眠 針刺 生物反饋 非藥物療法 老年人
【摘要】:目的:探討針刺療法結合生物反饋放松療法治療老年慢性失眠的長期臨床療效。方法:150名老年慢性失眠癥患者,隨機分成3組,A組單純接受針刺加耳穴貼磁珠治療,B組單純接受生物反饋放松療法,C組接受上述兩種療法聯(lián)合治療。記錄3組患者在治療前、治療后8周末、隨訪6個月末的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漢密頓焦慮量表(HAMA)總分、漢密頓抑郁量表(HAMD-17)總分及副反應觀察。結果:治療結束后6個月末隨訪患者,C組的PSQI總分、HAMA總分及HAMD總分和治療前相比仍有改善(P0.01),但和8周末相關指標比較,PSQI總分無明顯差異,HAMA總分和HAMD總分均較8周末升高(P0.05)。組間比較,C組6個月末的PSQI總分、HAMA總分及HAMD總分均優(yōu)于其他兩組同期得分(P0.01)。結論:針刺療法結合生物反饋放松療法能顯著改善老年人慢性失眠的睡眠質量,并能保持一定的遠期療效,而單一療法改善睡眠質量的遠期療效均較差。在改善失眠患者焦慮、抑郁不良心理狀態(tài)方面無論單一療法或是聯(lián)合療法均未有穩(wěn)定的遠期療效,建議患者需要更長的療程才可能獲得較好的穩(wěn)定療效,否則容易復發(fā)。
【作者單位】: 廣東省醫(yī)學科學院;廣東省人民醫(yī)院;廣東省老年醫(yī)學研究所;
【基金】:廣東省中醫(yī)藥局建設中醫(yī)藥強省科研課題(No.2007179)~~
【分類號】:R246.1;R740
【正文快照】: 本課題組近年來已初步探討了針刺療法結合生物反饋放松療法治療老年慢性失眠的短期臨床效果,發(fā)現該聯(lián)合療法治療4周和8周后,均能顯著改善老年慢性失眠癥患者的睡眠質量,并能改善與失眠相關的焦慮和抑郁不良心理狀態(tài)[1]。本研究旨在進一步采用隨機對照、單盲法探討采用聯(lián)合針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張麗萍;夏猛;;失眠癥的治療現狀分析及思考[J];環(huán)球中醫(yī)藥;2011年01期
2 熊嘉瑋;;針藥并用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臨床觀察[J];新中醫(yī);2011年04期
3 貢聯(lián)兵;王國權;;抗抑郁藥物臨床合理應用[J];人民軍醫(yī);2009年03期
4 韓怡菊;;耳穴貼壓治療失眠癥196例[J];上海針灸雜志;2009年04期
5 阮經文;胡躍華;饒忠東;溫明;曾小香;;失眠患者焦慮抑郁程度與針灸療效的關系[J];中國針灸;2006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麗;李偉紅;;針刺治療抑郁癥的臨床研究進展[J];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8年04期
2 馮潤;唐翠霞;;骨科手術患者睡眠障礙的產生及防治對策[J];西部中醫(yī)藥;2011年11期
3 張麗萍;夏猛;;失眠癥的治療現狀分析及思考[J];環(huán)球中醫(yī)藥;2011年01期
4 滕麗花,董碧蓉;失眠癥的治療[J];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2005年04期
5 李東岳;梅榮;李紹旦;羅海鷗;黎發(fā)根;楊明會;;和胃安神方治療原發(fā)性失眠的臨床研究[J];環(huán)球中醫(yī)藥;2012年08期
6 黎發(fā)根;李紹旦;楊明會;周建平;曹科;劉毅;;和胃安神方對失眠模型大鼠血漿及下丘腦膽囊收縮素8的影響[J];環(huán)球中醫(yī)藥;2012年09期
7 張曉蒙;申鵬飛;陳德友;;耳穴治療失眠癥的臨床研究進展[J];江西中醫(yī)藥;2012年09期
8 劉罕雋;蘭光華;;失眠癥的治療研究進展[J];精神醫(yī)學雜志;2008年06期
9 惠恒龍;張月;左石;;抗抑郁藥物的臨床應用及其不良反應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1年21期
10 趙力群;趙憶文;;耳穴貼壓治療失眠概況[J];實用中醫(yī)內科雜志;2011年1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Shapour Badiee Aval Baghyahi;常規(guī)中藥和針灸作為艾司唑侖替代治療手段失眠的隨機對照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2 何婷;失眠相關因素研究系統(tǒng)性文獻評價和針刺臨床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吳咚咚;八脈交會穴配合耳穴治療肝郁脾虛型慢性疲勞綜合征的臨床研究[D];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2 李偉南;中醫(yī)心腎相關理論源流梳理及其臨床應用探討[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3 杜懷斌;針刺治療原發(fā)性失眠癥的系統(tǒng)評價[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4 荊秦;針灸治療不寐的古代文獻研究[D];遼寧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5 張晨靜;心理狀態(tài)與針刺結合麥粒灸治療慢性功能性便秘療效的相關性研究[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6 孟凡一;俞募配穴法針刺治療實證失眠的臨床研究[D];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7 徐春苗;刮痧療法改善胸痹患者睡眠質量的臨床研究[D];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8 姜敏;王琦教授辨體—辨病—辨證相結合學術思想與臨床經驗總結及治療慢性失眠的臨床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9 王紅磊;改善睡眠功能性飲料酒的開發(fā)[D];武漢工業(yè)學院;2011年
10 劉罕雋;失眠癥心理社會因素及認知行為治療相關研究[D];蘇州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吳世貴,徐成賀;辯證分型治療失眠40例[J];華南國防醫(yī)學雜志;2003年05期
2 陳澤奇,胡隨瑜,劉盛;肝氣郁結證患者焦慮、抑郁測量結果分析[J];湖南中醫(yī)學院學報;2000年01期
3 孫易娜;章程鵬;;老年失眠癥中醫(yī)證治規(guī)律淺探[J];河南中醫(yī);2008年04期
4 李永,黃秀;松弛訓練法配合艾灸涌泉穴治療失眠102例[J];江蘇中醫(yī)藥;2004年08期
5 貢聯(lián)兵;王國權;;抗抑郁藥物臨床合理應用[J];人民軍醫(yī);2009年03期
6 高虹,付乙,藍肇熙;運動性失眠的中醫(yī)辨證分型治療觀察[J];四川中醫(yī);2001年04期
7 李冬生;;按摩治療失眠57例[J];山東中醫(yī)雜志;1987年03期
8 王翹楚,徐建,施明,陳麗芬,余莉芳,許紅,馮蓓蕾,居躍君,許良,吳敏,徐瑛,劉毅,金賽飛;落花生枝葉制劑治療失眠癥療效觀察[J];上海中醫(yī)藥雜志;2001年05期
9 曹殿鳳,馬洪娟;藥物穴位按摩聯(lián)合治療失眠癥[J];中國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02年04期
10 賀弋,邵繼紅;酸棗仁合劑對中老年失眠癥的防治研究[J];陜西中醫(yī);2001年0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柳曉玲,李春梅;偏頭痛的非藥物治療[J];國外醫(yī)學.中醫(yī)中藥分冊;2002年06期
2 金洵;丁義江;王玲玲;丁曙晴;舒琳;蔣亞文;霍維宇;;針刺治療慢性功能性便秘療效觀察[J];中國針灸;2010年02期
3 Whitehead ,徐子漁;肛管直腸的生理學和病理生理學[J];國外醫(yī)學.消化系疾病分冊;1988年01期
4 崔艷杰!郵政編碼:125100,徐文忠!郵政編碼:125100,胡曉松!郵政編碼:125000;非藥物療法對Ⅱ期高血壓病病人的療效分析[J];中國療養(yǎng)醫(yī)學;2000年03期
5 趙文汝,Bernard S Brucker,王秀汝,劉金敬;肌電生物反饋在陳舊性頸脊髓損傷中的應用[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03年02期
6 吳萍陵;生物反饋放松訓練法治療神經癥的護理[J];護理學雜志;2004年15期
7 鐘繁 ,季萍;生物反饋療法在高血壓病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療養(yǎng)醫(yī)學;2004年02期
8 葉水泉;;花露療法[J];健康博覽;1995年07期
9 劉蓮芳;生物反饋放松訓練在護理中的應用[J];江西醫(yī)學院學報;2001年02期
10 周燮生;腦電圖生物反饋開放焦點訓練[J];中國冶金工業(yè)醫(yī)學雜志;1987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任宗曲;;睪丸炎針刺療法之點滴體會[A];中國針灸學會全國中青年針灸推拿學術經驗交流會論文匯編[C];1999年
2 蔣良英;;針刺配合功能訓練治療中風后遺癥70例[A];2006中國針灸學會臨床分會第十四屆全國針灸學術研討會針藥結合論壇[C];2006年
3 刁利紅;楊卓欣;于海波;羅文舒;楊福霞;;針刺四神聰為主治療失眠癥86例臨床療效報道[A];2006中國針灸學會臨床分會第十四屆全國針灸學術研討會針藥結合論壇[C];2006年
4 劉立國;;針刺療法治療腸易激綜合癥的療效觀察[A];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第十五次全國消化系統(tǒng)疾病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3年
5 莫曉楓;宣麗華;徐福;張海峰;;腹針療法治療肩關節(jié)周圍炎療效觀察[A];中國針灸學會2009學術年會論文集(下集)[C];2009年
6 謝卓君;徐麗華;;穴位埋線配合針刺療法治療巧克力囊腫驗案2則[A];廣東省針灸學會第十一次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7 黎坤香;;針刺結合理療治療老年人腰椎間盤突出癥[A];2006中國針灸學會臨床分會第十四屆全國針灸學術研討會針藥結合論壇[C];2006年
8 郭宗錄;;針刺并微波治療臀上皮神經損傷46例[A];2008全國中醫(yī)藥“名院、名科、名醫(yī)、名店、名藥、名廠”品牌發(fā)展戰(zhàn)略暨“中醫(yī)中藥我為你驕傲”大型建言論壇活動論文集[C];2008年
9 張國橋;;單純針刺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100例[A];中國針灸學會2009學術年會論文集(下集)[C];2009年
10 朱榮英;李泳庭;;針刺得氣在痛癥中的應用[A];2006中國針灸學會臨床分會第十四屆全國針灸學術研討會針藥結合論壇[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胡獻國;便秘的非藥物療法[N];農村醫(yī)藥報(漢);2004年
2 河南省中醫(yī)院腦病科 常學輝 孟毅;中風病非藥物療法[N];中國中醫(yī)藥報;2010年
3 重慶市中醫(yī)骨科醫(yī)院 郭亮邋郭劍華;管窺《內經》非藥物療法[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8年
4 廣東茂名市人民醫(yī)院副主任醫(yī)師 林祖鑫;老年人便秘的非藥物療法[N];家庭醫(yī)生報;2003年
5 主任醫(yī)師 廖志云;非藥物療法降壓同樣有效[N];衛(wèi)生與生活報;2006年
6 ;高血壓的非藥物療法[N];醫(yī)藥養(yǎng)生保健報;2007年
7 陳訓忠;痔瘡的非藥物療法[N];中國醫(yī)藥報;2002年
8 杜桂香;高脂血癥的非藥物療法[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1年
9 李子中 苗燕芬;腦血管病的非藥物療法[N];中國民族報;2001年
10 王惟恒;癌性疼痛的非藥物療法[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龍蓮;生物反饋中腦電信號分析及其在癲癇治療中應用的研究[D];清華大學;2009年
2 關婷尹;針刺配合藥物治療抑郁癥的臨床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9年
3 程明;基于腦電信號的腦—計算機接口的研究[D];清華大學;2004年
4 錢國英;情緒記憶的特點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5 李永春;《內經》針刺治神理論與臨床應用研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06年
6 蔡樺;針刺治療骨質疏松性骨折的臨床與實驗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7年
7 任秀君;針刺對高血脂合并腦缺血大鼠神經干細胞和神經營養(yǎng)因子的影響[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7年
8 張力軍;腹式呼吸訓練治療尋常型銀屑病臨床及基礎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5年
9 劉立安;針刺配合語言訓練治療早期缺血性中風失語癥的臨床與機理研究[D];天津中醫(yī)學院;2005年
10 蔡祥碧;健身氣功·新編易筋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下腰痛的研究[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自萌;針刺治療血管性癡呆的臨床研究[D];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05年
2 徐鶯鶯;針刺背俞穴治療經前期綜合征的臨床研究[D];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06年
3 資慧英;針藥結合治療坐骨神經痛臨床觀察[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9年
4 薛斌;電針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的臨床隨機對照研究[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05年
5 張磊;針刺治療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的臨床療效觀察[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9年
6 江潔慈;少澤放血配合針刺治療乳腺小葉增生的臨床觀察[D];南方醫(yī)科大學;2008年
7 張海龍;針刺結合穴位注射治療失眠癥的臨床療效觀察[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9年
8 馬立新;經筋理論在臨床中的應用體會[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4年
9 韓根言;針刺加配合口服消渴丸治療糖尿病的臨床研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04年
10 曹雪梅;針刺治療慢性疼痛所致抑郁癥的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26673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hxiyjh/1266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