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暖臍散敷臍對胃腸道手術后胃腸蠕動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17-10-23 04:03
本文關鍵詞:加味暖臍散敷臍對胃腸道手術后胃腸蠕動的影響
更多相關文章: 中藥療法 加味暖臍散 敷臍 胃腸道手術后 腸功能恢復
【摘要】:[目的] 擬在暖臍散的臨床應用基礎上,加味用于術后敷臍,觀察對胃腸手術后腸功能恢復的影響。為開發(fā)新的胃腸動力藥及提供新的給藥途徑作臨床研究。 [方法] 文獻研究與臨床試驗相結合。 理論探討:通過查閱中醫(yī)經典文獻和西醫(yī)的權威著作,了解術后腸功能障礙的病因病機和治療方法;檢索國內外期刊全面了解目前中醫(yī)和西醫(yī)在促進術后腸功能恢復方面的應用情況,充分評估本試驗的實際意義和臨床應用前景。 臨床試驗:在暖臍散(小茴香、肉桂、丁香、艾葉)既往組方用藥基礎上,加入吳茱萸,研末制成散劑,裝瓶密封備用。選擇胃腸手術后病人,設立試驗組與對照組,,分別于術后敷臍,以有腸鳴音出現(xiàn)及肛門排氣為胃腸功能恢復,記錄其時間段,并檢測患者術前、術后血中胃動素及胃泌素水平,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觀察加味暖臍散促進胃腸動力恢復的效果。 [結果] 文獻研究揭示,胃腸手術后應用促進腸蠕動的藥物,包括各種行氣活血的中藥及各種促進胃腸動力的西藥,可縮短術后腸鳴音及肛門排氣的時間,有效的防治術后出現(xiàn)的腹脹、腹痛、嘔吐甚至腸粘連、腸梗阻和由此而誘發(fā)的全身炎癥反應綜合癥(SIRS)和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等嚴重并發(fā)癥。但目前臨床上采用的外用中藥結合穴位透皮吸收治療術后腸功能障礙的報道尚較少,反映了本課題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 臨床試驗顯示,試驗組術后在腸鳴音恢復及肛門排氣時間上明顯早于對照組,兩組相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但兩組胃動素及胃泌素水平的檢測未顯示出統(tǒng)計學差異。說明加味暖臍散敷臍具有明顯的促進胃腸動力的作用,但對胃腸激素的影響不明顯。 [結論] 加味暖臍散敷臍具有明顯的促進胃腸動力的作用,就臨床觀察的病例,未見一例明顯的不良反應。該藥物及應用方法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使用方便,給藥途徑特殊,療效確切。但本法究竟是通過哪一途徑和方式起到作用尚待進一步研究。
【關鍵詞】:中藥療法 加味暖臍散 敷臍 胃腸道手術后 腸功能恢復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中醫(yī)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5
【分類號】:R244.9
【目錄】:
- 中文提要4-5
- 英文摘要5-7
- 前言7-8
- 第一部分 理論探討8-14
- 一、中醫(yī)對術后腸麻痹的認識和治療現(xiàn)狀8-11
- 二、西醫(yī)對術后腸麻痹的認識和治療現(xiàn)狀11-14
- 第二部分 臨床研究14-22
- 一、資料和方法14-16
- 二、結果16-22
- 第三部分 分析討論22-26
- 一、加味暖臍散的立方依據及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22-23
- 二、敷臍療法的作用機理23-24
- 三、試驗結果的分析24-25
- 四、臨床應用前景的展望及今后的研究重點及方向25-26
- 結語26-27
- 參考文獻27-29
- 致謝29-30
- 作者簡介3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7條
1 閔杰;嗎丁啉對膽囊切除術后的胃腸蠕動作用[J];重慶醫(yī)學;1998年05期
2 羅志勇;腹部手術前后電解質變化及早期補鉀對腸功能恢復的影響[J];大理醫(yī)學院學報;1998年03期
3 劉作智;大黃水低壓灌腸促進開腹術后腸功能恢復的療效觀察[J];貴陽中醫(yī)學院學報;1998年03期
4 黃智芬,謝展強,韋君年;木香導滯丸用于恢復消化道惡性腫瘤術后腸功能的療效觀察[J];河北中醫(yī);2000年07期
5 劉愛芬;中藥敷臍在腹部手術后對腸功能恢復的療效觀察[J];菏澤醫(yī)專學報;2001年01期
6 鄢水旺,萬梅蘭,許琴;甲氧氯普胺對剖宮產并發(fā)癥的療效[J];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1997年04期
7 張潤玲,晁冬梅,浩育盈;穴位封閉療法促進術后腸功能恢復的體會[J];現(xiàn)代中醫(yī)藥;2002年06期
本文編號:108147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hxiyjh/108147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