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低周波與頭穴叢刺治療中風后肢體運動功能障礙的臨床療效比較

發(fā)布時間:2017-10-21 11:07

  本文關鍵詞:低周波與頭穴叢刺治療中風后肢體運動功能障礙的臨床療效比較


  更多相關文章: 中風 頭穴叢刺 康復訓練 低周波療法


【摘要】:目的:本研究通過比較低周波與頭穴叢刺治療中風后肢體運動功能障礙的臨床療效,為治療腦卒中(stroke)后患者恢復健康提供一個有效的、易被患者接受的新的康復治療方法,以改善腦卒中患者的運動功能。 方法:采用隨機表將符合標準的59例患者分為低周波組(30例)和頭穴叢刺組(29例)。低周波組選用溫熱式低周波治療儀結(jié)合康復訓練治療,頭穴叢刺組采用頭穴叢刺結(jié)合康復訓練治療。運用臨床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評分(CSS)、簡化Fugl-Meyer運動功能量表(FMA)及改良Barthel指數(shù)(MBI),對患者的運動功能、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DL)、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在治療前和治療后進行評定和臨床療效比較,以上均由同一名康復醫(yī)師評定。 結(jié)果 1.臨床觀察表明低周波組和頭穴叢刺組患者的CSS評分治療后與治療前相比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后頭穴叢刺組與低周波組相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FMA評分治療后與治療前相比兩組均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后頭穴叢刺組與低周波組相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MBI評分治療后與治療前相比兩組均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后頭穴叢刺組與低周波組相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 2.兩組患者運動功能均較治療前明顯改善,總有效率無顯著性差異(P0.05),低周波組與頭穴叢刺組療效相似。顯著有效率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頭穴叢刺組優(yōu)于低周波組。 結(jié)論: 低周波組與頭穴叢刺組治療中風后肢體運動功能障礙均有顯著的治療效果,且前者優(yōu)于后者。因低周波無創(chuàng)傷,容易被患者接受,有進一步研究探討的價值
【關鍵詞】:中風 頭穴叢刺 康復訓練 低周波療法
【學位授予單位】: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R246.1;R743.3
【目錄】:
  • 縮略語表4-5
  • 摘要5-7
  • Abstract7-9
  • 前言9-10
  • 文獻綜述10-29
  • 1. 祖國醫(yī)學對中風的認識10-19
  • 1.1 病因病機10-13
  • 1.2 中風的治療13-19
  • 2. 現(xiàn)代醫(yī)學對腦梗死的認識19-23
  • 2.1 腦梗死概述19
  • 2.2 腦梗死發(fā)病機制19-20
  • 2.3 腦梗死臨床癥狀20-21
  • 2.4 腦梗死治療方法21-23
  • 3. 低周波治療及應用研究進展23-29
  • 3.1 低周波療法概述23-24
  • 3.2 低周波治療及其發(fā)展24-29
  • 臨床研究29-35
  • 1. 臨床資料29-30
  • 1.1 病例來源29
  • 1.2 診斷標準29
  • 1.3 納入標準29-30
  • 1.4 排除標準30
  • 1.5 病例脫落標準30
  • 2. 研究方法30-32
  • 2.1 試驗方法及分組30
  • 2.2 治療方法30-31
  • 2.3 康復評定方法31-32
  • 3. 統(tǒng)計學分析32
  • 4. 研究結(jié)果32-35
  • 4.1 治療前兩組入選病例年齡及病程構(gòu)成情況比較32-33
  • 4.2 兩組患者臨床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比較33
  • 4.3 兩組患者簡式Fugl-Meyer評估運動功能評分法(FMA)運動功能比較33
  • 4.4 兩組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DL)比較33-34
  • 4.5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的比較34-35
  • 討論35-41
  • 1. 頭針與康復結(jié)合對中風患者運動功能恢復的影響35-38
  • 1.1 頭穴叢刺治療中風后運動障礙的理論基礎35-36
  • 1.2 頭針與康復綜合治療中風后運動障礙的機理36-38
  • 2. 低周波對中風患者運動功能恢復的影響38-40
  • 2.1 低周波治療的可能機制和選擇依據(jù)38-39
  • 2.2 低周波治療面臨的問題39-40
  • 3. 低周波康復治療與頭穴康復治療療效對比分析40-41
  • 結(jié)論41-42
  • 致謝42-43
  • 參考文獻43-48
  • 附錄48-53
  • 發(fā)表論文53-55
  • 個人簡歷5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彭冬青;針灸治療中風偏癱980例療效觀察[J];北京中醫(yī);2003年02期

2 袁永;張素紅;王廣;;30例腦梗死患者急性期及降纖治療后血漿D-二聚體的變化[J];重慶醫(yī)學;2006年14期

3 劉曉玲;;溫熱式低周波配合腰牽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療效觀察[J];東南國防醫(yī)藥;2005年06期

4 楊懿;朱立鳴;;朱丹溪從痰論治中風學術(shù)思想淺探[J];國醫(yī)論壇;2007年06期

5 李昌柳;李瑩;;低周波對偏癱肩關節(jié)疼痛的改善作用[J];廣西醫(yī)學;2007年08期

6 李唯;王燕;黃華勇;鄧昌樞;;低頻電刺激與康復訓練對小兒腦性癱瘓運動功能的影響[J];貴州醫(yī)藥;2008年02期

7 劉正新,李向紅;王清任中風理論中東垣學術(shù)思想探微[J];湖北中醫(yī)雜志;2000年09期

8 李保華;毛利忠;王克義;雷志鍇;牛國忠;;腦梗死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06年01期

9 羅賢娥;李軒;;干涉低周波治療肩周炎50例臨床觀察[J];中醫(yī)藥導報;2006年08期

10 李可法,王峰,朱磊;中風病因病機特點淺探(附1126例病歷分析)[J];河南中醫(yī)藥學刊;1999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紅星;周利;張?zhí)品?;頭針治療中風病的臨床研究[A];中國針灸學會臨床分會第三屆全國代表大會暨全國針灸臨床學術(shù)論壇論文集[C];2005年



本文編號:107298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hxiyjh/107298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486d4***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